天天看點

皇帝死叫駕崩,和尚死叫圓寂,那麼仇人死應該叫什麼?

皇帝死了叫“駕崩”,和尚死了叫“圓寂”,道士死了叫“羽化”,仇人死了叫……叫歐耶!

人生的結局,總歸起來就一個字——“死”,隻不過随着文明的出現和發展,對不同人的死法有了一些書面的正式稱謂,以差別各人一生的不同。比如皇帝之死有如天崩地裂,是以叫“駕崩”,還有時候叫“晏駕”或者“登遐”,還有的叫“龍馭賓天”,總之就是不平凡的意思。

皇帝死叫駕崩,和尚死叫圓寂,那麼仇人死應該叫什麼?

和尚道士都是化外之人,自稱不在紅塵中,是以他們的死也顯得與衆不同,佛家講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是以僧尼之死都稱為“圓寂”,音譯就是“涅槃”。

皇帝死叫駕崩,和尚死叫圓寂,那麼仇人死應該叫什麼?

道家講求悅生惡死,追求長生成仙,是以道教徒不互相問生辰年齡,死了就認為去了仙界,是以道士死了稱為“羽化成仙”,聽着就有一種飄飄然之感。

皇帝死叫駕崩,和尚死叫圓寂,那麼仇人死應該叫什麼?

除去了皇帝和宗教人士以外,剩下的人分了兩撥,一撥是貴族士大夫,一撥是平頭老百姓,這兩撥人階級劃分明顯,是以對于“死”的叫法也大不相同。

“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禮記·曲禮下》

代指諸侯之死的“薨”有昆蟲飛走的意思,形容其化蟲飛走,意思是人雖已死,卻隻不過換了個形式仍存在世間。

代指大夫之死的“卒”有終結的意思,大夫的地位和财富是可以繼承的,這一世終結了,下一世還可以繼承。

代指士之死的“不祿”就是不再給開工資了,士相當于辦事員,生前的地位是自己奮鬥自己享受,死了就不能用了,就沒有這份花銷了,就叫不祿。

上面說的貴族士大夫之死的叫法都有各自的講究,在封建等級制社會是絕對不會有任何改變的。而庶人之死的叫法幾千年來也沒啥改變,都是一個“死”字。

随着社會發展,普通勞動人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為“死”賦予了豐富的稱為和内涵。

比如信佛的人死了叫“上西天”或“駕鶴西遊”,老而彌堅的人死了叫“壽終正寝”,小孩子一周以内死了叫“殇”,成年之前死了叫“夭折”等等。

回到題幹,仇人死了叫啥呢?其實我們對仇人之死沒有特别的叫法,都稱為“死”,但有一些詞語逐漸被引申為仇人之死,比如說“大快人心”,說的人解氣,聽的人生氣。不過天大的仇恨也随着人的死去而煙消雲散,對于死人來說,被叫成什麼也無所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