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其實是你的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論語》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語言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人如何說話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他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修煉自己說話的能力就是在為自己積攢運氣。

人是一種社會性物種,不可能脫離他人獨立存在,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通過與他人合作才能達成最終的結果,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是這個身體部位——嘴。

有能力不會說話的人很容易被排擠,沒能力還不會說話的人,多半沒出息。

第一規則是要學會沉默

心理學: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其實是你的嘴

真正厲害的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都懂得在應該閉嘴的時候閉嘴。或許你覺得你隻是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私下裡你完全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在多人存在的社交場合你随意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冒犯到别人。

朱柏廬說:“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有的人逮到機會就耍寶,不分場合的滔滔不絕,這類人通常對人對事沒有分寸感,以為自己是真性情,實際上這類在别人眼裡就是個“沒腦子的二百五”。

人是多面的,經曆亦各不相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哪一句話會刺痛到什麼人,而那個人又會在什麼時候會和你有利益往來。

心理學: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其實是你的嘴

退一步講,即便不存在利害關系,開口之前斟酌一下,又何嘗不是一種善意呢?從能量守恒定律的角度出發,你現在所行的每一件善,将來都會以另外的形式回報在你自己身上,與人善意也是為自己積攢運氣。

其次不吐抱怨之言

張德芬說:“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意舉動。”但生活中總會遇到喜歡抱怨的人,他們喪氣的話,或許會給自己造成肉眼可見的損失,可總歸讓人不舒服,甚至影響一天的心情。

情緒雖然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但情緒是流動的,我們很容易被身邊的人的情緒影響。

心理學: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其實是你的嘴

曾國藩曾說:“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人們更喜歡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不愛與喜歡抱怨的人深交幾乎是每一個成年人的自覺。

而一個人若熱衷于抱怨,他身邊自然難以有能互相扶持前進的朋友,

同時這類人的人生也注定難以有大作為,而且身體還容易出問題。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癌症性格”,即一個習慣性長期存有負面情緒的人,罹患癌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5倍。是以管好嘴管好心态理應是積極向上的成年人必備的技能。

當然凡事無絕對,三毛曾說:“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種情感的宣洩,也無不可。”

心理學: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其實是你的嘴

但若其形成了習慣就要警惕,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反作用于你的大腦,進而影響你真正的行為。

最後切勿背後說人

哈維麥凱曾說:“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最遠距離是六個人”。當你在背後說一個人的時候,你以為他不在場聽不到,但最終他一定會知道,我們說過的每一句貶低他人的話,都有可能傳到他耳朵裡。

然而背後說人卻是一種普遍現象,從人類行為出發了解,談論别人的八卦或壞事是建立社交關系的最快捷徑。

心理學家也認為“與分享積極的資訊相比,一起憎恨某人能夠鑄造更牢固的關系。”

心理學: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其實是你的嘴

原本不熟悉的兩個人一旦一起說了某個人的壞話,彼此就會感受到親近,他們的關系會有質的飛躍。

可這隻是表象,以背後所有人迅速建立起來的友誼相當脆弱,完全經不起考驗。

且一旦壞消息傳出去不僅會讓被談論的那個人厭惡你,同時你的社會聲譽也會受到影響,自此在人際交往中将沒有人會真正信任你,因為你已經被貼上了“虛僞”的标簽。

人一生要走很長的路,我們在出發以及前進的過程中要懂得為自己籌謀,人脈是我們在這個世界建功立業的有力支撐,而你說話的方式、能力決定了你能建構起多大範圍的人脈圈

心理學:真正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其實是你的嘴

席音曾說:“會說話的人,總能巧妙表達自己的想法,又讓人心生愉悅,在交際圈中受到歡迎,生活也總是常伴好運。”

人是有限的,雖然我們都知道有些話語或許不是發自内心,但生而為人誰不喜歡聽好聽的話,和讓人如沐春風的人相處呢?誰又願意每天對着出口粗魯的人呢?

是以,管理好自己的嘴巴,實際上就是在管理自己的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