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有很多聲名鵲起的曆史人物,比如戰神白起(

武安君

)和商神呂不韋(

文信侯

)等。我們後世之人在研究或了解這段曆史的時候,或許會有這樣一種發現,即同樣

都是有大功于國家

,但為何有的人是封君,有的人卻是封侯?難道說,這侯與君之間還存在着某種其他的身份等級嗎?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在正文開始前,筆者先簡單介紹一下,秦漢時期的二十等軍功爵制度(

商鞅建立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為了鼓勵耕戰打擊私鬥,便将原有的世襲爵位制度改為了以戰功升遷或降低的軍功爵制度。

而這種軍功爵制度共分為二十等,其中前十四等為普通士卒所能升遷的最高等級(

也有例外,但是少數

),中四等為普通貴族或豪門所能升遷的最高等級,而後兩等則為秦國的最高爵位,即侯爵(

二十等軍功爵裡,沒有君這個存在

)。

接下來為正文環節,是筆者個人對于君與侯之間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對還請指正。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其一,不能封侯隻能封君

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是屬于禮崩樂壞的紛争亂世,但說一千道一萬,各國之間還是有周王室這個存在。盡管當時的周王室已經衰落到無人願理的地步,但他依然是明面上的正統。而且周王室隻要存在一天,周王室的規矩,各諸侯就要在明面上遵守一天。根據周朝禮樂制度的規定,自王室以下共有五等爵位制度,分别是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而秦國其實在當時來說,隻是一個小小的侯爵國(

秦惠文王之前

)。如前文所說,秦國前面還有一個可有可無的周王室,而周王室隻要存在,秦國就得遵從周王室的規矩。那麼這裡事情其實就明了了,既然秦國是侯爵,那他自然就隻能分封侯爵以下的爵位,對于侯爵本身和侯爵以上的公爵等,他自然是沒有分封權力的,哪怕是他在本國設立了侯爵的晉升機制(

欺騙一下平民百姓

這裡筆者還需要提到,其實在

秦昭襄王

之前,秦國除了王室之外是沒有一位侯爵的。哪怕尊貴如秦孝公的商鞅,秦惠文王的張儀等,也都是君及君以下的爵位而已。

此外,雖然君爵這個爵位雖然沒有出現在周王室的五等爵位制度,以及秦國的二十等軍功爵制度當中,但是它依然為侯爵以下的最高爵位,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具體參考衛國的後四任國君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其二,侯爵之尊貴于君爵

前文提到,君爵是侯爵的次一級爵位,這就說明侯爵是大于君爵的。那麼問題就又來了,

雖然說侯大于君,那麼侯又是否尊貴于君呢?

其實這個問題是有兩個答案的,筆者在小标題中提到的隻是其中之一,但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看法。

依舊是秦昭襄王以前,在那個時代當中,因為沒有侯爵隻有君爵,是以君的權力便是僅次于一國之主。這裡或許會有朋友好奇,

為什麼老是要提到秦昭襄王,他憑什麼有資格分封侯爵呢?

其實是這樣的,秦昭襄王在位期間,曾直接将象征天下之主地位的,周王室九鼎給搬回了鹹陽,而九鼎入鹹陽則意味着秦國已經擁有了,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山東六國及周王室的實力。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而擁有了這樣的實力,豈不是說明秦國已經無需再看周王室的任何臉面和規矩。是以正是是以,秦昭襄王才有了封侯的資格。這裡筆者再回過頭來解答上面說到的兩個答案,第一個是侯爵确實尊貴于君爵,因為秦昭襄王期間有過兩位封侯(

範雎和魏冉

)四位封君(

白起和秦王的三個親戚

),而且從權力上看,侯爵擁有者是遠超于君爵擁有者(

單說尊貴程度,文信侯呂不韋遠超武安君白起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第二個,侯爵在尊貴程度是等于君爵的。這點主要是在秦昭襄王之前,也是隻針對秦孝公時期的商鞅。我們在翻閱秦國曆史的時候不難發現,秦孝公至秦武王(

秦昭襄王的哥哥

)時期的這三任國君當中,被封君封侯的隻有一人,即商君商鞅。而商鞅在秦孝公時期不僅擁有十五座城池的封邑,更是跟秦孝公出則同車入則同屋。從這點來看,商鞅這個君爵的尊貴程度是要遠超後世所有的侯爵。

商君、武安君、穰侯和文信侯等,戰國時期的君和侯有什麼差別呢?

文章到這裡也就要結束了,關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君與侯有何差別,比如文信侯呂不韋和武安君白起的這個問題,筆者個人的答案是:

其實這二者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如果非要分個高低,那隻能說是,君(爵位)略低于侯(爵位)。

原因在于,秦國曆史上凡是有資格封君的,全部都有資格封侯,而之是以沒有封,無非是為了保證國家政權的安穩,畢竟侯爵是可以擁有自己獨立封地的存在。

參考資料

:《史記》《春秋》《漢書》等。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