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科學家真了不起:拼刺刀拼死七個小鬼子,還和美軍血戰過上甘嶺!

通常我們說起知識分子,給人的感覺總是戴着眼鏡,說話斯文和氣,甚至有幾分柔弱,但今天要說的這位知識分子卻截然相反。他曾在抗戰中和鬼子拼過刺刀,在上甘嶺和美軍浴血搏殺,他就是我國兩彈一星元勳張鐮斧。

這個科學家真了不起:拼刺刀拼死七個小鬼子,還和美軍血戰過上甘嶺!

張鐮斧,原名張繼唐。1937年,年僅16歲的張繼唐參加八路軍後,将自己的名字改為張鐮斧,以突出革命性。剛參軍不到半年,就先後參加了闆山、張店、町塘等戰鬥,在一次戰鬥中他和鬼子拼起了刺刀,硬是用一根梭镖捅死了七個鬼子兵,讓團長徐海東刮目相看。後來他又參加了百團大戰、反掃蕩、開辟八分區等一系列重大行動。

解放戰争時期,張鐮斧參加了解放戰争第一仗——上黨戰役,接着又參加了平漢、峭河、隴海、定陶等大小數十次戰役,随後率部又解放湯陰,活捉了孫殿英。部隊千裡躍進大别山時,張鐮斧率部警衛劉鄧首長;1948年進攻襄陽,張鐮斧的左胳膊受傷還吊在脖子上,但他仍率先登上城牆與敵人肉搏,最後率部成功全殲襄陽守敵,活捉了大特務康澤。

這個科學家真了不起:拼刺刀拼死七個小鬼子,還和美軍血戰過上甘嶺!

【淮海戰役中,張鐮斧所在部隊圍殲黃維兵團,張鐮斧在戰鬥中負重傷】

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張鐮斧又随部隊赴朝參戰,此時他是志願軍第12軍35師參謀長。35師先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金城反擊戰,取得了優秀的戰果。在戰鬥中,他和全師一起創造性地運用了“坑道作業”的方法,使得志願軍的傷亡大大降低。1952年11月初,35師參加了上甘嶺戰役,在戰鬥中張鐮斧勇猛兇悍,再次身負重傷,成為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唯一一位身負重傷的師級幹部。在整個抗美援朝戰争期間,35師與美僞軍交戰近400次,殲敵2萬多人,張鐮斧全部參加了。

在革命戰争年代,張鐮斧參加了大小戰鬥數百次,先後十餘次負傷,其中重傷三次,半隻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如果隻看上面的履曆,所有人都會覺得張鐮斧是一位英勇頑強的戰士、以武報國的軍人,氣宇軒昂的猛男,絕不會有人想到他在此之後來了一個華麗的轉身,研究起了學問。

這個科學家真了不起:拼刺刀拼死七個小鬼子,還和美軍血戰過上甘嶺!

【剛到北韓的張鐮斧(左一),右二為師長李德生】

1960年4月,因為工作的需要,張鐮斧調入錢學森任院長的第五研究院工作,擔任一分院院長和飛彈總裝廠廠長。環境變了,任務變了,隊伍也變了,他的手下不再是沖鋒陷陣的戰士,而是成千上萬的科學家、技術員、大學生、勞工組成的隊伍。和他們相比,張鐮斧在飛彈專業上完全是外行,許多人都質疑,外行上司内行,行不行?

張鐮斧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他決定拿出軍人特有的“狠勁”,用打攻堅戰的方法,用最短的時間把自己變成專業人士。于是他下到工廠中的房間,給技術員、勞工師傅當起了學徒。面對晦澀的航空航天知識、工業技術,所有的一切張鐮斧都要從頭學起。技術活勞工幹什麼他學什麼,體力活勞工幹什麼他幹什麼。他和勞工師傅們吃住在一起,起初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廠長,隻當他是一個勤學好問的老學徒。

這個科學家真了不起:拼刺刀拼死七個小鬼子,還和美軍血戰過上甘嶺!

【上世紀八十年代,張鐮斧随中國宇航代表團在美國考察】

就這樣,張鐮斧以身作則,以點帶面,一邊上司一分院的工作,一邊堅持學習,很快他的航空航天知識和工業技術水準達到了專家的水準,大家對此無不啧啧稱奇。在他的帶領下,一分院先後完成了第一枚火箭東風一号的組裝和試射工作,緊接着又進行了東風二号、三号火箭的改型設計和獨立研制工作,并于1964年6月完成了東風二号中近火箭的試射工作。

兩年後,他又參與并確定了“兩彈結合”的試驗取得成功,在同一年完成了東風三号火箭的試射并取得了成功。随後的幾年,張鐮斧頂着巨大的壓力和沖擊,完成了東風四号中程火箭、東方紅一号衛星發射、東五遠端火箭發射、長征二号火箭發射等一系列科研項目,為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此,張鐮斧也屢獲殊榮,曾在1984年榮立航天部“在發展航天事業中貢獻突出”一等功獎,名列第一人。

這個科學家真了不起:拼刺刀拼死七個小鬼子,還和美軍血戰過上甘嶺!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張鐮斧】

從一個優秀的軍人,到一名優秀的科研工作者,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幹的領域,被張鐮斧成功的跨越了,這真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可馬上定乾坤。像張鐮斧這樣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的人才,在我國、我軍中還有很多很多,正是他們憑着堅定信念、頑強意志,忍辱負重、無私奉獻,才為今天的我們開辟出這樣一個廣闊的生存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