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長久以來,劉禅一直成了大家津津樂道的對象。有人說他昏庸無能,是個“

扶不起來的阿鬥

”。不過也有人說,劉禅聰明絕頂,堪稱“

千古一帝

”。

那麼,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就來給大家回答這兩個問題。

一、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持這個觀點的人,并不是說劉禅為中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深得人們的尊重。而是說劉禅在三國亂世中,活得最好、最輕松,最讓人羨慕、佩服。關于這一點,筆者主要論述如下。

第一,劉禅穩坐皇位四十年,活得舒适惬意。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章武元年(

公元223年

),劉備病逝于永安宮。臨死前,劉備召來了諸葛亮,對他說: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聽到劉備的話後,說他一定會竭盡全力地輔佐好後主,絕不敢有二心。然後劉備又下遺诏,對劉禅說:

“你對待丞相,要像對待父親那樣。”

劉禅登基後,完全遵從了劉備的遺命,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允許他開府治事。不久後,又讓諸葛亮領益州牧。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從此之後,蜀漢進入了諸葛亮時代。蜀漢全國上下所有的事務,都由諸葛亮一個人做決定。用《三國志》的說法,是“

政事無巨細,鹹決于亮

”;用劉禅自己的話說,是“

政則葛氏,祭則寡人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大家想一下,劉禅隻需要“

穩坐釣魚台

”,呆在皇宮裡,啥事都不需要做,他過得夠舒服吧?無論是治理政務還是平定叛亂,抑或是北伐曹魏建功立業,吃苦受累的人永遠都是諸葛亮。況且諸葛亮從無異心,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劉禅畢恭畢敬。建興十二年(

公元234年

),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接着繼任的蔣琬、費祎、姜維等人,對蜀漢也都是忠心耿耿。

反觀東吳,孫峻、諸葛恪等人專權擅政,架空了孫亮。曹魏方面,司馬懿發動“

高平陵之變

”,曹魏政權自此落入了司馬家族。

第二,劉禅識時務,有仁心,在關鍵時刻,投降了鄧艾。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景耀六年(

公元263年

),魏将鄧艾偷渡陽平關,在綿竹大破蜀将諸葛瞻。劉禅得知消息後,采納了光祿大夫谯周的建議,不戰而降。

不得不說,劉禅看得懂時局,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以蜀漢的實力,根本不是曹魏的對手。即使當時率兵抵抗,成功擊潰鄧艾大軍,蜀漢也遲早會被曹魏所滅。與其如此,不如趁早投降,不僅能保全自身,還能避免更大的傷亡。

第三,劉禅是個“影帝”,他成功騙過了司馬昭,安享晚年。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劉禅投降了,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因為司馬昭是不同輕易放過他的。但是出乎意外的是,劉禅還真就安度晚年。他成功地當了一回“

影帝

”,将自己的演技展現得淋漓盡緻。

有一次,司馬昭舉辦宴席時,故意讓人唱着蜀國的歌曲,旁邊的人無不悲怆感歎,劉禅卻談笑自若。又一次,司馬昭問劉禅:

“你想念蜀國嗎?”

劉禅回答:

“此間樂,不思蜀。”

這就是成語“

樂不思蜀

二、劉禅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筆者認為,劉禅作為一個君主,能夠穩坐皇位40餘年,将他手底下那些人管得服服帖帖,肯定是一定手腕和本領的。但是,劉禅絕對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厲害,否則他也不會将劉備留下的基業,拱手相送給曹魏了。

客觀地說,劉禅隻是平庸,但絕對不弱智,有幾個例子可以證明這點。

為什麼有人說劉禅是“千古一帝”?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第一個事例,劉備臨死前,曾對劉禅說:

“丞相說你度量甚大,如果真是這樣,我也就安心了。”

這句話記載在《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中,應該是比較可靠的。諸葛亮是實事求是的人,他從不會拍須溜馬,是以他說的那句話,即使有一定安慰的成分在,誇大了一些。但是就算再誇大,諸葛亮也絕不會罔顧事實,說劉禅“

度量甚大

”。是以,劉禅絕不可能弱智。第二個事例,諸葛亮逝世後,劉禅為了防止大權旁落,不再任命丞相。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劉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