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領域突然出現了一群“收購+營運”模式下的瘋狂淘金者。
據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這一賽道的企業已經籌集了超過 130 億美元資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頭部企業Thrasio的融資總額已經達到34億美元,融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也令不少資本和電商領域相關玩家争相追逐。
這些被稱為Amazon Aggregator的新玩家,緻力于收購亞馬遜平台具有潛力的電商品牌,之後通過整合營運進行品牌賦能,減少成本的同時提升銷量和品牌溢價,幫助被收購對象實作品牌增長。
12個月增長超200%,Thrasio的增長邏輯是什麼?
現象級的Thrasio模式深層次到底具備怎樣的魔力,為何投資人會如此瘋狂?究其根本,核心在于敏銳的資本嗅覺從中找到了可以被規模化的價值增量。即:電商行業中大規模的中小商家、品牌的價值增量。
縱觀當下的電商市場,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實質就是增長問題。
随着流量紅利的消失,精細化營運成為共識,粗放式增長已成為過去式。另一方面,全球經濟萎靡,消費一蹶不振,精打細算之下激發出了中小商家的增長空間。
而如何将這些價值增量挖掘出來?Thrasio給我們帶來了靈感:通過資本收購+品牌營運的創新模式,将增量價值變現,進而在存量的電商市場中獲得新的增長。

本質上來說,Thrasio的模式并不是品牌邏輯,而是店鋪與産品邏輯。關鍵在于通過更加專業的、精細化營運,去把隐藏的增長空間挖掘、變現。
據Thrasio以往收購品牌記錄顯示,大部分品牌被收購後12個月内營收增長可以超過200%,其中收購後品牌一年利潤增長超150%。多品牌整合,通過顆粒度更細的營運優化實作銷售增值是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立兩年後,Thrasio就已經實作了超1億美元的利潤。
後流量時代,中國版“Thrasio”的加速破局
有資料顯示,在亞馬遜的第三方賣家中,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數量占比從2016年的24%迅速增長至2020年的43%,得益于本土的供應鍊優勢,中國賣家在北美亞馬遜的市場佔有率甚至已經超越美國本土賣家登頂。
今年8月份Thrasio宣布進入中國市場,同時國内也湧現出大量的同賽道公司。目前該領域大多是初創型企業,也更受創投資本的關注,其中集奇在國内這一賽道中比較具有特色。
據悉,集奇是一家賦能中小商家增收并打造微品牌矩陣的商品服務商,利用獨有的智能算法專利技術以及奇物成功公式,為微品牌提供閉環式營運服務,幫助品牌商家重構品牌營運增長能力,進而實作增收增效。
如前文闡述,Thrasio之是以能夠成功,歸根結底是在後流量時代找到了增量,收購隻是實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是聚焦于供應鍊的營運賦能。
說白了,Thrasio模式本質上是在搭建一個以資料為底層的賣家、品牌營運能力中台,對于平台本身來說,這樣的中台能力,才是最核心的競争力。
我們注意到,賽道中的集奇反而不急于追求規模化并購,而更加聚焦供應鍊賦能、資料賦能的核心增長點。
聚焦賦能本身,更能夠打造自身的差異化競争力。
首先,作為國内的品牌,集奇對于國内供應鍊的了解足夠深。在這方面,得益于多年深入供應鍊一線的經驗,集奇更容易打通産業鍊的資源優勢,賦能到賣家和品牌。比如集奇打通從選品、内容、上架、推廣,到包裝、倉配、售後等一系列閉環的賦能服務【奇物集】,可以幫助商家實作更多的增值空間。
其次,集奇以自有的智能算法技術為支撐,可以完成新奇特商品與線上化商家的精準比對。這意味着集奇具有資料驅動下的供應鍊分發能力,這種能力帶來的結果就是更高的供應鍊競争力,進而進一步賦能商家,實作銷售增值。
當然,随着未來實力壯大,在聚焦供應鍊賦能的核心增長點之外,并不排除集奇收購品牌的可能。
在營銷層面,集奇也能以資料能力和算法能力,通過品牌賦能,進一步幫助商家拓展營銷管道,實作微品牌的聚合與增值,進而實作更多的溢價空間。
落地到執行層面,上述三點其實都需要團隊的支撐,團隊的組織能力往往也決定着企業的戰略能否持續有效落地。
一方面,賽道的火熱以及快速的增長需要有足夠經驗的創始團隊穩住快速成長的企業組織,另一方面,團體核心也是戰略的第一執行者,對快速發展中的行業要有足夠的判斷力。
事實上,集奇團隊有着豐富的連續創業者的經驗,以創始人兼CEO趙宏為例,其本人有15年以上的資料産品開發經驗,作為前阿裡大資料中心負責人,曾負責集團資料戰略、資料産品以及商業化,自身也是連續創業者。
此外,集奇的核心團隊成員均為消費零售、供應鍊、品牌營銷、網際網路等各個領域資深從業者,均有20年以上的行業經驗,對創業有很深的了解。風投領域,前期項目團隊的權重很高,因為高配團隊,一旦融資到位,可以快速且穩健的将項目規模化落地。
這意味着集奇不僅在技術上有較深的經驗積累,對商家的有效技術支撐,基于多年的零售行業經驗,集奇對潛力商家的精準關注和市場趨勢也能有準确判斷,而這些都可能會成為集奇的差異化競争力。
集奇的中國式道路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Thrasio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已經被驗證,其估值也達近100億美元,未來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對國内而言,像集奇這樣的中國版的“Thrasio”也在快速成長,并且不斷引起市場的關注。
長期來看,作為中國版的“Thrasio”,集奇未來的增長不僅在于上述的差異化競争力,也在于當下政策環境下的長期增長。
從近段時間網際網路行業的動向來看,微觀下的政策環境在變,網際網路商業的增長也需要更多長期性。從這個角度來看,集奇的模式可能更符合國内現狀下的長期增長。
事實上,對于中小商家和微品牌,集奇更重視合作賦能,不斷孵化有增長潛力的商家和品牌,本質上與品牌、商家和供應商是共創共享的利益共同體關系,而不是單純的收購與被收購。
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不同,中小賣家和品牌數量大,增長問題本身其實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背後是就業,居民收入。在互聯互通成為網際網路背景音之後,長期來看,集奇這樣開放式的賦能更符合國情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整體趨勢。
目前資本市場上,整個大電商賽道,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标的相對稀缺,這可能也意味着在未來的一、二級融資市場,像集奇這樣企業可能會有更多的成長價值。
對比“Thrasio”的表現來看,國内這一賽道剛剛興起,未來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兩年供應鍊賽道一直都在被市場關注,國内也湧現出一批創業企業。
從資本市場的動作上,對于優質的标的,行業資本之間的争奪也在加速。對于集奇等中國企業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作為當下美國最火的電商模式的代表之一,海外市場中的Thrasio已然成為了價值樣本。在國内,集奇作為這一領域的代表,未來的發展頗為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