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晉工匠|實作碳纖維技術“彎道超車”的楊晗

三晉工匠|實作碳纖維技術“彎道超車”的楊晗

照片由楊晗本人提供

淩晨1時,太原市去往陽曲縣的公路上,一輛汽車疾速駛過。車上,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生産工藝部負責人楊晗心急如焚。昏黃的路燈一個個快速掠過,照得車内忽明忽暗,就像他此時的心情。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每一次出現問題,楊晗就如接到軍令一般,随時趕往現場處理。站在“三晉工匠”年度人物領獎台上,楊晗腦中閃過一幕幕熟悉的場景。

對工作毫不懈怠

“爐子裝置電流持續下降,楊工,你趕快過來處理一下!”去往公司的路上,他的腦海裡回繞着剛才的電話。憑崗位人員給出的部分故障資訊,負責作業區技術研發工作的楊晗立刻把整個爐子裝置在腦中過了幾遍,并分析了可能出現的故障。

爐子裝置出現故障如果不能及時修複,極有可能造成整條生産線癱瘓,後果嚴重。到達作業區後,楊晗早已預設了幾套應對方案。看到楊晗到來,崗位人員急忙遞上裝置的技術資料。看到資料名額,楊晗的腳步更快了,他判斷,如果不是裝置漏電,那就極有可能是某個發熱體出了故障。

故障檢測結果出來,果然是發熱體故障。經過緊張維修,故障排除了。大家終于松口氣。楊晗像往常一樣留在了作業區加班。身體休息下來,他的大腦仍然在轉:“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技術問題?以後該如何避免再出現類似故障?”疑問不會馬上有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技術手冊裡又要增加新的内容了。

多少個深夜,楊晗就這樣急匆匆起身。問題解決後,即使偶爾能回家,也是悄悄睡在客廳沙發上,生怕打擾家人的休息。就這樣一點一滴的付出,換來的是公司生産工藝的快速進步和蒸蒸日上的發展。

破難題國内領先

碳纖維自行車架、碳纖維網球拍……作為一種高強度輕量化的新型工業材料,碳纖維在人們生活中出現的頻次越來越高。近年來,逐漸向汽車、高鐵制造領域邁進。碳纖維還是航天航空産業不可或缺的材料。成立于2012年的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是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高端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生産、研發、貿易為一體的新材料企業。

2011年碩士畢業後,楊晗在揚州碳纖維工程技術中心擔任技術員。兩年間,他勤奮好學,業務精進,在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産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2013年,他來到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這一更為廣闊的舞台,參與了碳化作業區的工程建設。他天天按照工藝圖紙,對照現場的每一根管道走向、每一個閥門、每一個裝置的安裝位置,為公司能夠早日實作投産勤懇工作。參與建設的同時,他積極了解裝置的基本參數、規格性能,在完成裝置單體調試、關聯冷調、關聯熱調一系列任務的同時,通過不斷發現、解決問題,為投産後裝置的維護、更新打基礎。

楊晗的表現赢得公司的信任,并将碳化線提速試驗重任交由他負責。在同僚的協助下,楊晗編寫了提速總方案,對碳化作業區部分裝置進行了改造,對關鍵工藝參數進行微調,最終使碳化速率翻一番,在同行業内達到國内領先水準。同時大幅擴大公司産能,降低了機關産品能耗。

率團隊屢創佳績

對于楊晗的工作勁頭,朝夕相處的同僚們都難以了解。常有人問他,“沒見你有累的時候,這麼幹不覺得辛苦嗎?”

楊晗往往報以一笑。“怎麼會不累?”但對他來說,每完成一項工作的成就感,會讓疲倦變成一種享受。正是這種精神,支援他始終以積極的态度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披星戴月絲毫不悔。

在太鋼集團公司工會的大力支援下,以楊晗命名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在2016年5月成立,楊晗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工作室在技術攻關中,從碳化工序的10個方面實施了400多組工藝攻關試驗,開展了20多項專題研究,解決了制約産品品質和合格率的多項關鍵技術問題,提高了國産高性能碳纖維制備技術,為公司産品拓寬市場奠定了基礎;先後完成技術攻關項目24個,累計産生經濟效益約3000萬元。工作室先後榮獲太鋼集團先進職工創新工作室、太原市優秀職工創新工作室、山西省勞工先鋒号、山西省省屬企業優秀創新小組等榮譽,去年順利晉級為山西省“勞模創新工作室”。

【來源:太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