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公元前326年趙肅侯去世,魏、楚、秦、燕、齊五國本來就對趙國不太和善,如今趙肅侯一死這五個國家紛紛以吊唁為名進軍趙國。當時剛繼位的趙武靈王才十四歲,趙國可謂岌岌可危眼看要被五個虎狼之國給瓜分掉了。但在趙國大臣肥義的幫助下,年輕的趙武靈王最終還是化腐朽為神奇,最終經受住了考驗。
趙武靈王即位之初,基本上是個國家都敢挑逗趙國一番。就是北方的少數民族也想從趙國得到些好處。在趙武靈王的勵精圖治下,趙國還是一步步走上了富強之路。趙武靈王也被後世認為是那個年代唯一可以阻擋秦軍統一之勢的人。

可是這樣一位勵精圖治的國君,兢兢業業把一個弱國帶向了富強,但最終的下場卻不盡人意。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被自己的兒子趙成帶兵圍困在了沙丘宮,活活的餓死在了那裡。那麼趙武靈王的兒子為什麼要将其圍困至死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趙武靈王的第一任王後是南韓國君的女兒,為其生下一個兒子趙章。起初趙章被立為太子。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去大陵遊玩時做了個夢,夢裡夢見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讓他醒來後甚是挂念難以忘卻。于是忍受不住思念之情,趙武靈王私下裡便跟臣下分享了這個夢。趙武靈王的一個臣子叫吳廣的,當時正有個年輕貌美的女兒。聽趙武靈王那麼一講,于是他對号入座還真就讓趙武靈王動了心。
後來按照趙武靈王的意思,這吳廣便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了自己的大老闆趙武靈王。吳廣的女兒相關史料中稱之為吳娃,這娃在古代有美麗的意思。吳娃來到趙王宮後,很受趙武靈王的寵愛。後來他給趙武靈王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趙何。在那個母以子貴的年代,但凡走進深宮大院的女人很少有不想着讓自己的兒子将來繼承大家族的掌門人之位的,這吳娃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當時趙武靈王已經立好了太子了,他已經公告天下了,他跟他的第一任王後南韓國君的女兒所生的兒子趙章将來就是趙國的合法繼承人。吳娃又不是正妻,他的兒子也不是嫡出,如果要想讓趙何頂替趙章還真得費一番功夫動幾分心思不可。
于是乎怎麼着呢?和中國曆史上許多宮廷内鬥差不多,當然是誣陷了。借着平時趙武靈王對吳娃的寵愛,于是這個趙王宮裡的後來者也背地裡說起了趙章和他母親的壞話來。曾經那麼明敏有能力的一個男人,在吳娃的流言蜚語下趙武靈王還真就相信了。後來真就廢了趙章和他的母親,改立吳娃做了王後,吳娃的兒子趙何做了太子。
但這吳娃似乎又是個有福沒命享的主,做了王後沒幾年便一命嗚呼下了黃泉。吳娃是死了,可是把趙武靈王悲痛壞了。後來或許出去對吳娃的懷念,吳娃活着的時候他就答應過将來一定讓趙何繼承王位。這吳娃一死趙武靈王也許哭昏了腦袋,竟然一激動把王位傳了下去。他自己還沒死呢,便把王位急匆匆傳給了趙何,他自己做太上王去了。
可是沒多久趙武靈王卻又後悔了,因為他看到自己的長子趙章即使被廢了好像也沒什麼怨言,還是一如既往的對自己那麼孝順。而且趙章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卻不得已要向自己的弟弟稱臣,趙武靈王也是個男人他一想就覺得對不起趙章。那怎麼辦呢,如今王位已經傳給趙何了,而且趙何還做的有聲有色的。
趙何在肥義的幫助下逐漸學會了如何執掌一個國家,也可以很好的處理國家事務了。可那時趙武靈王還不到五十歲呢。思慮再三,最後趙武靈王又想出了一個奇葩的點子。他先是把趙章封到了代地賜号安陽君,并讓大臣田不禮輔佐之,而後又打算立趙章做代王。趙武靈王一是想彌補自己對趙章的虧欠,二是想收回一些王權,想讓趙國二王并立他做太上王控制二王,可是卻遭到了肥義的反對。
這肥義前腳反對了趙武靈王,後腳就把這事兒告訴了趙何,并且二人還商議了一番對策。趙武靈王見在舊臣肥義這邊得不到支援,于是轉身便去找了趙章和田不禮,并告訴他們做好準備以防不測。并且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一些強硬的手段。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帶着兩個兒子趙何和趙章去沙丘宮遊玩。後來趙章和田不禮合謀,假借趙武靈王的名義召見趙何,欲殺之。但卻被肥義給攔住了,後來肥義便代替趙何前往在途中被殺。趙章一看所殺不是趙何,于是擔心事情有變便帶兵去攻打趙何。可是沒想到這大臣李兌與公子趙成早有防備,最終殺退了趙章。趙章兵敗不似後來逃到了趙武靈王那裡,想尋求父親的庇護。
可是最終趙武靈王也沒能保護得了長子趙章,趙章最後還是被趙成等殺害了。後來公子趙成等擔心日後趙武靈王追究他們的責任怪罪下來,是以便使出一計把趙武靈王一個人圍困在了沙丘宮内足足圍困了三個月之久。最後英明一世的趙武靈王,因為糊塗一時被活活的餓死宮中。一代英王就此殒滅,所謂一着不慎滿盤皆輸,若當初趙武靈王沒有碰見吳娃或許便也少了後來諸多的麻煩,也更不會有日後不堪的下場了。
但說起了這罪過也不能怪到吳娃一人頭上,最大的責任人還應該是趙武靈王自己。被圍困而活活餓死那也是他的命,是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