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戰敗後是怎樣快速恢複人口的?雖有一很簡單的政策,但卻令人不齒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當年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後,日本軍國主義者也徹底放棄了抵抗,乖乖的在投降書上簽字。戰敗後的日本滿目瘡痍,國計民生受到了很大影響,由于戰争後期幾乎将所有的青壯年拉上了戰場,國内剩下的都是些老弱婦孺。有些人認為日本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完全恢複過來的,然而日本就像一個打不死的小強,日本戰敗後是如何快速恢複人口的?有一很簡單的政策,卻令人不齒。

日本戰敗後是怎樣快速恢複人口的?雖有一很簡單的政策,但卻令人不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争,全世界的六十多個國家合計二十四億的人口都介入了戰争。戰争使各個國家的經濟都倒退了幾十年,也讓無數人都流離失所。中國和蘇聯為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二次大戰中一共有兩千八百萬的蘇聯人死亡,其中蘇聯紅軍的死亡人數高達一千四百萬。不過也有曆史學家說蘇聯紅軍的死亡人數其實是八百萬,其他的其實都是民兵。

日本戰敗後是怎樣快速恢複人口的?雖有一很簡單的政策,但卻令人不齒

人民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有人才有國,特别是在以前那種科學技術還不是非常發達的年代,那個時候打仗要靠人力,為打仗提供糧食的農業,和提供工具的工業都需要有足夠的人力支援,如果沒有充足的人口,那麼國家的發展就會遇到問題。日本政府曾經提出一個計劃,說讓日本人口突破一個億,為了很快實作這個目标,于是就把女孩子結婚的法定年齡提前到了13歲。

日本戰敗後是怎樣快速恢複人口的?雖有一很簡單的政策,但卻令人不齒

鼓勵女孩子達到年齡便結婚,而且一對夫婦必須要至少生育五個孩子。日本社會接近一個瘋狂的狀态,所有的女孩基本上就是個生育機器,有西方國家評論,完全就是把13歲身體還未發育完全的女孩當做生育機器,充當母雞的一個角色,不考慮本國女子的尊嚴,不可謂是一種蔑視人權的做法,讓世人不齒! 他們的這種行為是對人權的蔑視,讓世人不齒!

日本戰敗後是怎樣快速恢複人口的?雖有一很簡單的政策,但卻令人不齒

人口太多,國家不堪重負。而人口太少,國家更是缺少動力去發展。日本的這一做法,在短期内确實起到了作用。人口數量迅速恢複到了一億人,但這也給以後的社會埋下了隐患。比如,日本依然面臨人口老齡化。為了優化人口結構,我國也一直在實行計劃生育。倡導婚姻自由,提倡少生優生。但像日本那樣,為了提升人口數量不考慮人倫道德,确實為人所不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