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曾是長輩選購電器的首選,目前也正成為Z世代“剁手”買買買的寶地。
2022年1月1日,國美将滿35歲。國美的少年時期意氣風發,開疆拓土;青春期的國美守業、沉澱,蓄勢待發;進入中年,尤其在黃光裕回歸之後,國美革新的步伐也在加快。
2021年,随着“家·生活”戰略更新到第二階段,國美開啟了大規模的改弦更張。此前沉寂在消費者視野的國美各大業務闆塊,在這一年内仿佛受到了召喚,紛紛抖落身上的積雪,“六大闆塊成局成勢”,他們開始向中心聚合,開啟疊代之旅。
旅途上,“真快樂”這一平台作為“新人”,備受關注。在今年1月,國美線上平台被改名為“真快樂”之後,着實讓業内震動。
随後,真快樂革新定位,不再以“線上商城”的第一階段定位為目标,而是開始承擔起國美全平台戰略的“承載”。
真快樂孵化于全零售基因的國美内部,要做的是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全零售平台。“零售+網際網路”的基因奠定了真快樂的與衆不同。也是以,真快樂迎來了一位有豐富零售經驗的網際網路資深人士:曾在亞馬遜負責全部的進口業務,并在阿裡負責全部出口業務的丁薇。
作為真快樂執行副總裁,丁薇透露,“改名”是表象,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更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丁薇表示,在她眼裡,真快樂“底子很厚”:除了繼承國美集團疊代多次的零售基因,還像35歲的國美一樣,敢于開創與突破,“像創業公司一樣,拼出自己的天地。”

國美35歲:仍是當打之年
在這次國美35周年的大會上,國美零售進階副總裁方巍用“開疆拓土行天下”、“數字技術促轉型”、“立體布局全零售”三個階段回顧了國美35年發展曆程。
1987年1月1日,國美首家門店在北京誕生。當年18歲的黃光裕憑借“薄利多銷”“勤進快銷”的思路,讓當時“小康家庭”才買得起的家用電器,開始覆寫更多家庭。這一思路也打開了國美的經營格局。
1993年,國美把北京的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電器連鎖門店也始于此。十年後,2003年,國美的全國門店數量突破100家,當年的銷售額為108.96億元。也是在這幾年間,國美建立了“買電器,到國美”的品牌形象。
作為線下王者,國美網際網路時代的一開始其實沒有吃到紅利,其網際網路之旅開啟的不算早。
2010年至2016年,被國美内部看作集團的第二階段。在這一時期,國美開始發展線上平台,國美開始推出網絡商城,并試水了“國美線上+庫巴網”的“雙品牌+雙模式”電商發展戰略,在艱難摸索之後,國美逐漸探索利用數字化電商平台和技術,幫助合作夥伴打通服務。但不容忽視的是,此時起身于網際網路時代的電商平台增長勢頭已經銳不可當。
方巍表示,曆經35年風雨征程的國美,深知創新與改變的重要,也洞悉自身成長和發展理念,更從未停止開拓奮進的腳步。
從北京珠市口大街一家不足百平米的小店鋪,到如今遍布全國逾4000家門店,國美要想打造全零售的願景,線上的環節必不可少:國美需要補上網際網路這一課。隻是平台經濟發展至今,已經暴露了一定的短闆。此時的國美,要如何取長補短後發制人呢?
“創業公司”真快樂
丁薇是國美的新人。到2022年的1月,她在真快樂工作滿6個月。在來國美之前,丁薇經驗豐富,先後在亞馬遜跨境電商服務、阿裡的海外部擔任一号位。
5個多月的工作,丁薇對國美最大的感受就是,強大的“零售基因”。“國美是一個非常有底蘊的零售集團。目前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零售與網際網路融合到一起,這裡面有很多的機會和挑戰,也有很多可做的事情。要發揮本身自己國美的優勢,同時再輸入更多網際網路的思維,才可以在今後真正把國美的優勢淋漓盡緻地發揮出來。”丁薇說。
在2021年開年,國美線上商城突然宣布改名“真快樂”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丁薇在面試時也問過黃光裕改名的意義。“董事長說,不是單純改名字的問題。背後是集團戰略疊代和更新。”丁薇回憶起她面試時黃光裕的解釋。
在2017年,國美開啟了“家·生活”戰略。2021年,家生活進入了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真快樂無疑就是家生活線上第一主戰場。如何關聯六大平台,是真快樂的使命。在這個狀态下,真快樂結合集團戰略修訂了自身目标。目前的真快樂以3大次元的業務目标為主:其一,圍繞與“家”相關的商品;第二,圍繞與“家”相關的服務;第三,圍繞與“家”相關的娛樂化内容。
這意味着,在商品上,真快樂對自己的定位不再是“線上電器平台”,而開啟了全品類戰略。
目前,真快樂15大商品類目裡,僅2個類目跟家電有關。同時,與電商平台形成明顯區隔的是,在服務上,真快樂也開始關聯線下國美門店,通過數字化建設協同一起服務消費者;此外,娛樂化也成了招徕年輕消費群體的一大抓手。
“真快樂本身的一、二、三環跟集團的家生活戰略遙相呼應。結合真選商品、嚴選商家做的‘真’,結合便利快捷服務做的‘快’,結合豐富的娛樂下做的‘樂’,改名為真快樂。”丁薇介紹。
丁薇曾公開表示,真快樂會成為國美的中堅力量和先鋒。對此她解釋道,作為線下起家的零售集團,國美給客戶的體驗是很多純線上平台給不了的。“線下四千家門店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如果用網際網路的思維,把線上客戶的體驗不斷的疊代和優化,真正能夠跟六大平台遙相呼應,則線上線下能夠達到1+1>2的效果。零售加網際網路發酵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丁薇說。
在之前的30多年,國美作為電器之王家喻戶曉,但此次,國美希望重新定義自己:全品類、娛樂化的真快樂平台将是國美成為全零售平台的重要支撐,更是國美的第二張名片。
目前的真快樂不到1歲,丁薇在此工作也不到一年。在這短短的幾個月中,丁薇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緊迫感。“在我的定義裡,真快樂現在就是一個創業公司。目前真快樂的産品、技術、體驗确實還較為稚嫩。是以要做的事情很多。我們會繼續打磨和細化,未來疊代速度會越來越快。”丁薇表示。
零售底色:中年國美不缺勇氣
當打之年的國美,在這一年間像一個少年,不缺變革的勇氣。也不缺守正創新的決心。
真快樂目前定位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但是内部人士描述,在起初,真快樂的定位并不是網際網路獨立平台。國美内部隻将真快樂看作國美零售的線上零售場景補充,這個線上平台,在一開始并沒有站上C位。
但黃光裕目光敏銳。他18歲開始做零售,對零售的了解深入表裡。在今年10月國美的媒體釋出會上,黃光裕向外界傳遞了一個堅定的定位:34歲的國美,要做的一直都是零售。
零售業的本質,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使用者思維”,而不是電商的“流量思維”。當國美全管道打通之後,真快樂、打扮家等線上平台就作為線上管道,友善使用者直接交易下單;線下的國美電器、國美家将成為體驗店,提供購買前的“樣闆房”的場景化空間。
35年的零售老兵要做全零售平台,将“真快樂”平台從原本的“國美線下平台的線上OTO場景”扭轉為“網際網路獨立平台”。在某種程度上,國美在放棄自己的舒适區,将自己作為新人,參與目前已經熱火朝天的線上零售競争。
但黃光裕對此非常堅定。在10月媒體采訪中,他表示,“這是全場景線下線上最好的融合辦法。”
薇也提到了真快樂“使用者思維”第一。她表示,真快樂未來第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體驗。并表示,2022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将使用者體驗提到日程。
“其次,我們将在‘樂’‘購’的子產品上繼續深耕。目前娛樂化還是雛形,我們希望盡快正式營運;第三,本地生活的服務也将盡快啟動,以滿足使用者對服務類商品的需求。第四,我們将啟動跨境商品,用豐富度、高品質吸引優質使用者。另外,我們可能還會做很多的頻道和聯合,結合線下的門店改造,把線上線下更好地将‘1+1>10’的效果做起來,這也是真快樂不能推卸的責任。”丁薇細數2022年真快樂的“日程”,她表示,壓力雖然存在,但動力十足。
丁薇坦誠,在将網際網路思維帶到零售領域來,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如何與零售人溝通網際網路的打法,如何招募既懂零售又懂網際網路的人才,如何磨合協同跑得更快。但是對于這些挑戰,她樂于接受。
“我對全零售閉環、線上線下打通充滿了好奇,也充滿了敬畏。一個集團的創始人要親自把這件事變成全零售的生态閉環,這樣的堅定讓我看到了希望,不來嘗試一下肯定會後悔。”她說。 文/都鵬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