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其兵馬隻有五六萬,為何能抵禦清朝二十一年?

鄭成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收複台灣的事情更是家喻戶曉。當時鄭成功收複台灣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因為清朝的确攻勢有點猛,鄭成功是正兒八經的忠明派,是以他一生都在反清複明,而台灣恰巧是一個合适的落腳點。其二則是台灣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的領土,就像鄭成功給荷蘭殖民頭目寫的勸降信裡面說的那樣:“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鄭成功哪怕跟清朝打的再厲害,那也是内戰,但荷蘭前來殖民台灣,那就屬于侵略了,是以鄭成功也是抱着一種國家思想來攻打台灣。

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其兵馬隻有五六萬,為何能抵禦清朝二十一年?

當時鄭成功登陸台灣後,全部兵力雖然沒有一個詳細的記載,但我們可以推測出來。他打荷蘭的時候是率領了兩萬五千的兵馬,已經是鄭成功兵力的大半了,畢竟之前經曆了北伐失敗,可謂傷亡慘重。也就是說,鄭成功的總兵力頂天了是五六萬,而清朝單單沿海附近可動用的兵馬就數十萬,那從1662年荷蘭戰敗鄭成功徹底收複台灣,到1683年其後代投降清朝,鄭成功以及鄭氏家族是如何在台灣抵禦了清朝二十一年的呢?

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其兵馬隻有五六萬,為何能抵禦清朝二十一年?

首先,便是清朝内亂問題,清朝那會的皇帝大家都很熟悉,便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康熙是公元1661年登基的,也就是說鄭成功收複台灣那會他才九歲,完全是個小屁孩,是以大權在鳌拜手中。等到康熙長大後降服鳌拜了,這又是五年過去了,而且降服鳌拜後的康熙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整頓,還有三藩等事情,這些事都夠康熙煩的了,是以一時半會沒有功夫去管鄭成功他們,畢竟鄭成功遠在台灣,北京跟台灣的距離在現在可能是一張機票,但在古代卻是數個月。

再者,滿清大軍多半是騎兵,草原上的民族,騎兵最厲害的便是平原作戰,一番沖殺可以說在面對步兵時以一敵三絕對不誇張。但台灣卻不是平原,想要到台灣還要坐船,而論起坐船,卻難住這些滿族騎兵了,騎馬他們是能手,但很多人壓根沒坐過船,甚至會暈的要死,喪失戰鬥力。

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其兵馬隻有五六萬,為何能抵禦清朝二十一年?

而鄭成功這邊卻不一樣,他們都是常年在海邊作戰的人,水性十分的好。台灣這個地方,又有些易守難攻,是以清軍想攻下台灣,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點可惜的是鄭成功死的有點太早了,攻打下台灣後沒幾個月鄭成功就死了,死的時候才三十多歲,絕對算是壯年。若是鄭成功能一直活下去,清廷想在1683年就攻打下台灣,怕是做不到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