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小米鉚足了勁要沖擊高端市場,欲與高端智能手機一哥蘋果一較高下。
12月28日晚,小米舉行新品釋出會,推出小米數字旗艦系列新品,帶來了小米12 X、小米12、小米12 Pro三款機型,一同釋出的還有MIUI13、小米Watch S1等多款新品。此外,雷軍還在釋出會上提出,未來5年研發投入将從原來的500億提高至1000億元,翻了一番。
在這次釋出會上,雷軍再一次充分展露了沖擊蘋果的野心。他提出,正式對标蘋果,向蘋果學習!那麼,小米要對标蘋果,二者的距離有多遠?小米超越蘋果機會幾何,需要多長時間?
小米12沖擊中高端,靠譜嗎?
據介紹,小米12是小米的年度之作,其功能曆經多年打磨。此次新品首次搭載全新一代骁龍8 Gen 1旗艦處理器,在4nm旗艦工藝制程、全新CPU Armv9架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更新。其次,6.28英寸的AMOLED螢幕、寬度69.9毫米“一手掌握的黃金尺寸”、5000萬極速影像、CyberFocus萬物追焦等方面,都是此次推出小米12的核心賣點。

在小米12之後,雷軍重磅釋出了小米12 Pro。外觀設計和前者相似,小米12 Pro螢幕和機身尺寸略大一些,同樣搭載骁龍8 Gen 1旗艦處理器和支援CyberFocus萬物追焦技術。值得一提的是,小米12 Pro還采用了索尼 IMX707 鏡頭,支援2K分辨率,首次搭載了小米自研的充電晶片澎湃P1,可實作 120W 單電芯充電方案。
對于這款新品,雷軍表示,小米12不是簡單拼參數堆配置,而是基于手感、基于體驗。釋出會上,雷軍介紹,為了做好小尺寸旗艦機,小米有非常多關鍵技術的突破,比如極速影像、萬物追焦等,涵蓋了小米多年技術的沉澱和積累。
價格上,小米12起售價3699元,比小米11起售價低了300元,最高價4399元;小米12Pro 的起售價為4699元,最高價5399元。相比蘋果而言,小米12的定價更為親民,小米12 Pro也在向上沖擊5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
對此,盤古智庫進階研究員江瀚對記者表示,從此次小米釋出的新品來看,包括此次采用的澎湃晶片P1、120W單電芯技術的突破,以及大電池、百瓦以上快充的同時相容,都比較令人期待。他表示,“從個人的角度而言,還是挺看好的小米的”。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将認為,從定價來看,小米12系列展現了小米一貫的誠意,也同時展現了小米沖擊高端的決心。但是小米這款手機能不能成功,更重要還是取決于産品本身,有賴于市場的檢驗。他進一步指出,小米手機要往中高端轉型發展,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合,比如品牌文化、營銷方式,如何向全球一流的高端手機品牌看齊,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雷軍提出正式對标蘋果,超越蘋果機會幾何?
小米12的背後,是雷軍沖擊高端、進而超越蘋果的野心。
這一野心更早可以往前追溯5個月,小米二季度的全球手機銷量首次超越蘋果,跻身全球第二,雷軍淩晨發文慶祝“這個夢幻般的成就”,繼而在小米MIX4的新機釋出會上,提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
彼時這一口号與蘋果交鋒的意味還略顯隐晦。而在三季度全球手機銷量再次被蘋果反超後,此次釋出會上,雷軍正式向大衆提出,決定在産品和體驗上旗幟鮮明地提出對标蘋果,向蘋果學習,要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一步一步超越蘋果。
“正式提出對标蘋果後,我覺得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目标,但是我還是看到評論區裡很多人冷嘲熱諷,其實我覺得國産手機應該有這樣的勇氣,為什麼不比一下?”雷軍表示。
借此契機,雷軍還在釋出會上宣布,未來五年,研發投入從原有的500億提高到1000億元,比原計劃翻了一番,死磕硬核科技,“我覺得小米還有更大的夢想。”
這個夢想可以實作嗎?小米與蘋果還有多大的距離?不妨觀察一下财報資料。
被視為對标對象的蘋果,2021年二季度實作淨營收814.34億美元,獲得217.44億美元淨收入,産品上實作36.0%的毛利率。其中,大中華區淨營收為147.62億美元,同比增幅達58%。手機方面,iPhone營收同比增長49.78%至395.7億美元。
小米2021年三季度财報顯示,實作營收780.6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8.2%;經調整淨利潤為52億元,同比增長25.4%。智能手機業務方面,小米本季度收入478億元,毛利率12.8%,同比增長4.4%。
顯然小米和蘋果在業績上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從研發投入上看,有專家表示了樂觀态度。江瀚認為,伴随着整個行業的發展,研發已經成為了科技産業長時間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投入越高往往意味着發展的潛力越大,而小米大規模的研發投入也代表了它的底氣。江瀚指出,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小米和蘋果是有差距的,但是差距并不大,在小米整個産業鍊和生态體系比較完善的背景下,想要達到與蘋果相近的水準,時間上是值得期待的。
丁少将也認為,1000億規模的研發投入展現了小米向全球一流科技公司轉變的信心和決心。但目前來看,小米手機和蘋果手機的差距,主要還是“微笑曲線”的兩端——一端是品牌、一端是技術的差距。從銷量來看,小米超越蘋果應該是大機率的事件,但是在品牌和技術層面超越蘋果,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他指出,“階段性的超越并不是真正的超越,這不僅是小米的問題,也是中國所有智能手機企業面臨的問題”。
未來小米多久會超越蘋果,時間上仍是一個未知數。而小米對标蘋果的戰鼓,才剛剛擂響。
奧一新聞記者 馮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