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省軍閥一貫儲存實力,此番竟主動出動精銳,反攻西北第一大城市

兩省軍閥一貫儲存實力,此番竟主動出動精銳,反攻西北第一大城市

編輯搜圖

▲關于西安解放的報道

兩省軍閥一貫儲存實力,此番竟主動出動精銳,反攻西北第一大城市

▲蔣介石與胡宗南

1949年5月20日,西北第一大城市、陝西省會西安解放,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眼看大勢已去、軍心動搖,遂率領麾下20餘萬部隊沿渭河北岸向西撤退,準備先撤至寶雞,如果仍無法阻擋解放軍前進,就直接沿着川陝公路經漢中撤入四川,負隅頑抗。胡宗南集團的南撤,不僅讓我軍順利奪取關中地區,也為下步大舉西進,奪取甘肅、青海、甯夏等省打開了通道。

兩省軍閥一貫儲存實力,此番竟主動出動精銳,反攻西北第一大城市

▲青海馬步芳

青甯二馬主動出兵反攻

青海省主席馬步芳、甯夏省主席馬鴻逵此時剛被任命西北軍長長官公署長官、甘肅省主席,得以聯手入主蘭州,掌控甘肅省,但眼看解放軍兵臨隴東地區,深感唇亡齒寒,認為:“必須奪回西安,甯、甘、青諸省始能安全。”但為了避免孤軍作戰,他們決定拖住胡宗南,并急電蔣介石,提出隻要胡不撤退,他們兩家就出兵“協同反攻,并保證願出全力”,奪回西安,確定西北全境安全。

馬步芳、馬鴻逵從清朝末年開始就是盤踞西北的軍閥,後來在亂世中不斷發展,獲得了青海、甯夏等省的軍政大權,但與川軍、桂軍等軍閥屢屢出省作戰不同,他們即使在全面抗戰時期也不願大舉出兵,始終守在自己的地盤上;後來的解放戰争時期,在蔣介石再三嚴令下也曾參與出兵圍攻延安、救援榆林,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應付差事,每次都索要大批軍饷裝備,稍一接戰就向後退卻。

兩省軍閥一貫儲存實力,此番竟主動出動精銳,反攻西北第一大城市

▲甯夏馬鴻逵

國民黨軍集中20餘萬部隊

此番,這兩個儲存實力的家夥願意出血本對抗解放軍,蔣介石自然求之不得,立即給胡宗南發電報,讓他與二馬協商出擊,收複西安。此時,胡宗南因為屢戰屢敗,已經打定主意向四川撤退,并将麾下比較精銳的第1軍、第38軍、第65軍、第90軍等部編為18兵團;将陝西省地方保安部隊也組成幾個新編軍,組成第5兵團,準備全部調入四川,再不行幹脆退到雲南,在滇緬邊境建立反共根據地,等待國際局勢變化。

雖然對反攻的信心嚴重不足,但胡宗南不敢違抗蔣介石的指令,同時他對當初跑得太快,輕易放棄西安感到後悔,盤算如果二馬真能出兵關中,或許真的可以扭轉西北敗局,最起碼也可以讓他們當炮灰,暫時拖住解放軍主力,讓自己可以從容入川,補充兵力,構築防禦體系。于是,他派人趕赴蘭州與二馬見面協商,決定甯夏方面出動第11軍、第128軍4萬人馬組成“援陝兵團”,青海方面出動其主力第81軍、第82軍、第119軍等部5萬人馬組成“隴南軍團”,配合胡宗南第18兵團共同反攻西安。

兩省軍閥一貫儲存實力,此番竟主動出動精銳,反攻西北第一大城市

▲青甯二馬曾剿殺紅軍西路軍

進攻西安遭到解放軍迎頭痛擊

6月初,三路敵人集中30多個師20萬人,分别從長武、邠縣、靈台、汧陽等地反撲,企圖重新奪回西安。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共中央已經從平津地區調華北野戰軍第18、第19兵團支援西北作戰,這兩個兵團剛剛打完平津戰役,繳獲了大批美械裝備,火力大大加強。得知敵人大舉反攻西安後,兩兵團星夜兼程西進增援,先頭部隊第61軍連續11天急行軍,終于在6月7日抵達西安,重創敵前鋒第82軍和騎8旅,斃傷第82軍248師師長韓有祿以下2000餘人,為兵團主力集結赢得了時間。

6月下旬,第18、19兵團各部陸續到來,使得解放軍在西北地區總兵力由原來的15萬人增至40萬人,徹底改變了西北戰場長期以來敵衆我寡的局面;胡宗南等人眼看解放軍大軍雲集,再戰不利,遂全線後撤,聯手反撲西安的行動就此以失敗告終。

兩省軍閥一貫儲存實力,此番竟主動出動精銳,反攻西北第一大城市

▲西北野戰軍司令兼政委彭德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