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宇宙,馬斯克的克星?

元宇宙,馬斯克的克星?

馬斯克

文|風馬牛 (微信公衆号:馮侖風馬牛)

01

「雙馬」交鋒

媒體記者們就是「壞」。他們采訪一個名人時,總喜歡問他/她對另一個名人的看法,這樣才有文章可做,即便他們心裡早猜到答案。

馬斯克最近被記者問,怎麼看馬克·紮克伯格的元宇宙?

鋼鐵俠耿直地說,把虛拟現實頭盔(進入元宇宙所需的裝置)戴在臉上會讓人不舒服,沒看到有人整天把這塊螢幕綁在臉上。他還搬出古老的智慧為證:就像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看電視時不要坐太近,它會毀了你的視力。

元宇宙,馬斯克的克星?

2014年,facebook收購VR頭戴裝置制造商Oculus

對于元宇宙的前景,馬斯克也表示不看好:我認為人們不會想永遠離開現實世界,這種事情也不會發生。

「君子報仇,半年不晚。」馬斯克的話算是對紮克伯格的反擊。今年3月,媒體采訪小紮,也要他評價馬斯克旗下公司Neuralink的腦機接口技術。小紮同樣沒給老馬留面子:我不認為人們會為了使用VR/AR而願意把頭鑽開。

如今,馬斯克回敬了一個相似的理由,連句式都是相似的。

向來以先鋒、出格著稱的馬斯克,對元宇宙這個概念一點都不感冒,還真是讓人有點困惑。你當然可以說他慧眼如炬,一早看穿這是泡沫,是「營銷出來的概念」,不屑與之為伍。但同樣是他,為什麼又對數字貨币熱情高漲,扛起币圈大旗,還樂此不疲為流通于虛拟空間的NFT站台?更何況,去年馬斯克自己的腦機接口實驗也引起過極大争議。

在吃瓜群衆看來,這些東西比元宇宙像樣不到哪去。

為了跟元宇宙劃清界限,馬斯克甚至甘願以技術保守派自居。他在采訪裡聲稱,「我的年紀很大了,我喜歡那些在90年代對網際網路不屑一顧的人,不在意一些時尚或永遠不會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東西,我們更喜歡打電話、寫信等方式,去和别人溝通、交流。」馬斯克可能真的年紀大了,患上了間歇性失憶症,突然忘記自己是推特重度使用者這件事。

排除「雙馬」向來不睦這個因素,仔細想想馬斯克為何對元宇宙表現得如此嫌棄,或許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

我們把一個大膽的假設放在前面:紮克伯格的元宇宙設想,可能會動搖馬斯克理想世界的根基。

為什麼這麼說?

自從10月底facebook更名為meta以來,紮克伯格就成了世界人民嘲笑的對象,「隻要meta不要face」。實際上抛開這個語焉不詳的概念,更名前後,紮克伯格對公司的終極目标和底層邏輯從來沒變過:就像那部名稱直白的電影《社交網絡》一樣,一直都是社交,紮克伯格從始至終都希望,人們在他創造的平台上獲得更高效、更愉悅的社交體驗。

隻不過現在,他給公司披上了「元宇宙」的外衣,但核心一以貫之。今年上半年的那次采訪中,紮克伯格說得很明白了。我們摘出他的幾個核心觀點:

對我來說,之是以做AR/VR,是因為希望有一天人們能夠四處移動。

将來,人們的談話不應該通過電話或Zoom(一個線上會議平台)進行,應該是(通過AR裝置)把你們傳送到我的沙發上,或者把我傳送到你們那裡,面對面坐在一起。

人們可以通過VR裝置把自己上載到一個共同的虛拟空間,在不同地方的人可以聚會和開會,減少飛機、汽車的使用,大大省掉了交通成本,免于被很多通勤和瑣碎雜事拖累。

遠端工作是個持續發展的趨勢,我認為這是個非常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現在很多人覺得他們需要搬到城市才能獲得好的經濟機會和工作,很多城市在管理方面做得不好,生活費用已經失控。未來,如果你有這樣的動力,你可以住在任何你想住的地方,基本上可以瞬間移動到任何其他地方工作,我認為這将是意義深遠的。

元宇宙,馬斯克的克星?

電影《頭号玩家》打造了一個名為「綠洲」的虛拟現實世界

總結紮克伯格關于未來設想的關鍵詞:移動、交通、城市管理……這不也是屬于馬斯克的關鍵詞嗎?

02

馬斯克的通行版圖

看看馬斯克的事業版圖,不難發現,這位矽谷鋼鐵俠無法容忍的事很多都跟低效、不合理的出行有關。

人們最熟悉的兩家公司:特斯拉,用于短途日常出行,環保标簽加持,跟馬斯克2016年收購的SolarCity最相配;SpaceX,受命出征太空,是未來人們移民火星的交通工具,服務于「超長途」出行。

在短途和超長途運輸的兩個極端之間,還有兩個中間選項。

2013年,馬斯克公布了一項「超級高鐵」計劃(Hyperloop),這是一種管道運輸方式,采用真空、低壓、磁懸浮等技術,用來完成城際之間的交通運輸,比一般高鐵速度更快,造價更低。

2016年的一次堵車經曆,又激發了馬斯克成立一家「隧道公司」的想法。他為這家公司命名為「The Boring Company」(人們戲稱為無聊公司),試圖編織一張獨立于地鐵之外的城市地下交通網絡,讓私家車行駛其中,治療大城市的擁堵病。

元宇宙,馬斯克的克星?

在上天與遁地之間,馬斯克選擇了後者。也有一些公司在研發飛行汽車,但馬斯克認為,人們不會喜歡頭頂上嗡嗡作響的威脅,還是地下比較安全。

從特斯拉到火箭,從短途到城際再到外太空,以上四家公司,承載着馬斯克在交通事業上的野心,上天入地,無所不包。用一句話來形容他:一個提供一條龍出行方案的男人。盡管有些尚未實作,有些并非首創,但因為他是馬斯克,忠誠的信徒大有人在。

然而,紮克伯格元宇宙的出現,可能會動搖馬斯克事業的根基,至少不再像他設想得那麼重要了。對元宇宙持樂觀态度的人預測,未來「非必要的出行」會減少直至消失。在人類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之中,虛拟世界真正可以替代的也隻有「行」這一項。

例如,馬斯克的boring公司是由堵車激發的靈感,多層次利用城市空間,這個點子确實不錯,但紮克伯格直接從根子上提出解決方案:有了元宇宙,人們可以置身虛拟辦公室中,實作遠端辦公,通勤都省了。

車都不用了,你看還堵不堵車?在虛拟世界裡,人們隻需輸入目的地坐标,就可以完成瞬間移動。在元宇宙裡活動,比任何交通工具都要節能環保,還能解決現實世界的交通擁堵問題,減少交通事故。為什麼不呢?

那時候,馬斯克也不必擔心人們對充電樁不足、入冬秒變「電動爹」的種種抱怨了。新能源汽車将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沒錯,你的特斯拉很酷,我的瞬間移動術是不是更酷?

再例如,馬斯克「超級高鐵」的出發點是,幫助人們實作在一個州居住、在另一個州工作的夢想——例如從北京抵達上海隻要一小時——還能友善商務出行需求。

小紮又拆了他的台:有了元宇宙,你可以住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同時選擇在任何地方工作,徹底突破空間限制。讓世界真正成為一個地球村吧。

馬斯克也有自己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但跟元宇宙無關,而是出于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恐懼。馬斯克擔心AI遲早會超越人類,是以必須讓人腦變得更強大,腦機接口就是實作人機融合、大腦增強的關鍵,就像在人腦中植入一個威力十足的晶片。未來,人類就能與AI共處,不會被AI毀滅。Neuralink的第二大應用場景,則是臨床醫療。馬斯克才不關心虛拟世界,他要打敗虛拟世界。

但有了元宇宙,誰還關心真宇宙?這大概是最讓馬斯克憂心的。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馬斯克和紮克伯格遵循的是兩套邏輯。

馬斯克大學主修實體,他推崇實體學第一性原理,立足現實,從本質上思考問題,突破外界環境限制的方式還是實體性的,就像傳統發明家們遵循的那種路徑——看見鳥兒會飛,就希望為人類插上一雙翅膀,于是有了飛機。

紮克伯格則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他們采取的方法是科幻小說家式的:取道虛拟世界,幹脆建造一片新大陸,施行一套新規則。

03

外太空和元宇宙,你選哪個?

如果說巨頭們的元宇宙野心跟我們「打勞工」有什麼關系,那麼解決遠端辦公以及通勤問題,可以算一大福音,值得期待一下。再往深處想,或許将形成一種新的雇傭關系,改變社會組織形态和生産方式。

紮克伯格的設想得到了他的哈佛學長、比爾·蓋茨的肯定。蓋茨最看好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同樣服務于「打勞工」。

本月,蓋茨在一封年終信裡提到,新冠大流行已經徹底改變了工作場所,這些變化在未來幾年隻會加劇,遠端辦公會把更多的人拉進元宇宙,一個有「虛拟形象」的3D空間。人們在虛拟空間裡參加會議,在其中與同僚的虛拟化身互動,營造一種在真實房間中的感覺。蓋茨也宣布,已經與meta公司達成合作。雙方都将把這項技術應用到自己公司開發的協同辦公App中。

10月底,就在小紮宣布facebook更名的前一天,蓋茨在土耳其海岸的一個度假村裡度過了自己的66歲生日。為迎接貴賓,他出動了私人飛機和遊艇,将客人們接到會場,大費周章。

如果未來元宇宙真能發展到各大公司PPT裡描述的那個階段,蓋茨不妨把自己的某場生日宴會放在元宇宙裡舉辦。世界各路名流以數字分身赴宴,他們身着各大品牌的數字華服——實際上,不少奢侈品牌早已推出了虛拟世界的行頭,搶占坑位——在虛拟空間裡為蓋茨舉杯。就像科技屆的奧斯卡,給我們打個樣先。

如果實作,這場盛會将成為元宇宙的最佳廣告。

元宇宙,馬斯克的克星?

哥倫比亞大學在《我的大學》(一款沙盒遊戲)中搭建了校園,舉辦畢業典禮

在這裡打住吧。以上關于元宇宙的種種設想,目前仍然停留在藍圖上。

數字世界的基礎是算力,空間越大、内容越多,所需要的算力就越高。要建構環境高度仿真且能同時容納上萬人的數字世界,對算力要求極高,以處理海量資料和圖像渲染等計算需求。這對晶片設計與制造、伺服器系統、通信系統、資料中心建設提出巨大的挑戰。在這些基礎設施完備之前,元宇宙很難成氣候。

如今的紮克伯格,就像當年被全世界嘲諷的馬斯克;如今的馬斯克功成名就,站在了當年自己的對立面,去反對一項看起來更加虛無缥缈、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的技術。

是以,紮克伯格的元宇宙和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哪個更不可想象,哪個會更早成為現實呢?他們要跟時間賽跑,同時也跟人們的耐心賽跑。馬斯克還有好幾塊擋箭牌輪流防身,但聲稱All in元宇宙的小紮,如果三年五載還是沒能拿出革命性的産品,恐怕股東們不會答應,年輕的使用者也會棄他而去。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心懷美好期待是可以的,巨頭們的表演很精彩,但還是要捂好自己的錢包。

參考資料:

[1]《紮克伯格45分鐘深度采訪:透露下個十年VR和腦機接口野心》 翻譯:智東西

[2] 《馬斯克自稱老了,對"元宇宙"喜歡不起來,腦機接口與之無關》 翻譯:智東西

[3]《元宇宙》 中信出版社

[4]《元宇宙又對會議下手了》 來源:虎嗅

[5]《比爾蓋茨:未來兩到三年内 大多數虛拟會議将轉向元宇宙》 來源:财聯社

—END—

作者:風馬牛

來源:馮侖風馬牛(fengluntalk)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