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雖說唐朝是我國古代封建曆史上最為強大的一段時期,被稱為“盛唐”,但唐朝的“盛”主要展現在經濟文化方面,軍事力量上其實挺一般。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唐朝時吐蕃那塊就很強,别看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和親時,雙方顯得其樂融融,其實大部分時間吐蕃跟唐朝都是處于一種對立狀态。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唐朝跟吐蕃的鬥争還把周邊國家給牽扯了進來,說起來安史之亂之是以那麼容易就得勢,還不是因為公元752年以及公元754年的那兩場天寶之戰傷了唐朝根本,20多萬唐軍“流血成川,積屍壅水”、“棄之死地,隻輪不返”。

但唐朝當時面臨的威脅不僅在于西南地區,還有北方。雖說到了唐朝,匈奴已經分化融入各少數民族,突厥跟柔然也被打的沒多少了,但“北方少數民族千千萬,一個不行咱就換”,這不,薛延陀又起來了。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薛延陀屬于鐵勒諸部之一,風格跟突厥差不多,曾被柔然跟突厥控制。後來這些部落式微,薛延陀就趁着隋唐交替站了起來。到了唐朝貞觀年間,也就是李世民當政之時,他向削弱突厥力量,但礙于唐朝剛經曆大戰尚未恢複,就利用正在崛起的薛延陀,封當時薛延陀的首領孫夷男為可汗,讓他與唐朝大軍一起夾攻東突厥。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孫夷男大喜,在公元627年成立薛延陀國,封大唐為宗主國,成為了唐朝的藩國。但俗話說得好“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随着東突厥投降,薛延陀勢力無人遏制迅速擴張。擁有二十萬精兵的孫夷男膨脹了起來,開始“磨刀霍霍向大唐”。

李世民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就發現了孫夷男的不臣之心,《舊唐書》記載,“太宗亦以其強盛,恐為後患。”于是先是立孫夷男的兩個兒子為小可汗,分了他的地盤;又跑去扶植突厥,讓突厥監視薛延陀動态。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孫夷男也不是傻的,很快就發現了大唐做出的這些動作,他決定先下手為強,趁着李世民跑去泰山封禅的時機,跑去打唐朝封的突厥可汗。結果唐朝大将李績正好在那塊,順勢将薛延陀揍了一頓。孫夷男惶恐,向唐朝賠了駿馬3000,并想讨一位和親公主過去。

李世民聽聞後大怒,臣子們卻給他獻上一計,讓李世民先假意答應孫夷男,提出索要4樣動物的要求;再利用小事悔婚,這樣孫夷男受到侮辱,很快就會被氣死。李世民同意了,答應将新興公主嫁給孫夷男,并要求“獻馬五萬匹,牛、橐駝(駱駝)萬頭,羊十萬口。”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李世民這一計非常狠,這個索要動物的數量,剛好卡在能讓薛延陀元氣大傷,但是又不至于為此跟唐朝拼命的界線上。而孫夷男答應後才知道這個要求有多難,從薛延陀的地盤到唐朝不僅路途較為久遠,而且一路上條件艱苦,需要穿過很多沙漠地區,根本沒有水源跟草場讓牛羊等動物進食。“調斂諸部,往返萬裡,道涉沙碛,無水草。”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等到孫夷男好不容易帶着“聘禮”來到約定的地點時,稍微遲了些許時間,且牛羊損失過半。唐朝立刻以此為借口,斥責孫夷男不是誠心求娶公主,直接悔婚了。這一下真将孫夷男氣得死去活來,之後一直沒事就找一下大唐跟突厥的麻煩,卻因為薛延陀損失慘重,且大唐悔婚使得他在部落内聲譽大跌,越打輸越多。

國王向李世民求娶公主,李世民索要4種動物,十幾年後該國滅亡

公元645年,也就是貞觀十九年,孫夷男病逝;次年,薛延陀被大唐所滅。李世民憑借一個根本不準備嫁出去的公主,搞定薛延陀二十萬精兵,簡直可怕。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