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主劉禅放棄抵抗,投降曹魏,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

劉備白帝城托孤,讓諸葛亮和李嚴一起輔佐後主劉禅登基為王,并告給諸葛亮如果劉禅有統領國家的才能便讓他做一個體恤百姓,勤政愛民的明君。

如果他沒有這個才能那麼諸葛亮可取而代之,這也給了諸葛亮莫大的權利。但是諸葛亮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取而代之。這主要來源于諸葛亮是一個忠君愛國之人。

後主劉禅放棄抵抗,投降曹魏,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

可是在小編看來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劉禅當得起一個明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劉禅身邊雖然有小人,但是他把最重要的權力放在了費祎,董允等忠臣的身上,并沒有遠離賢臣。

國家更疊興衰,哪個上司人身邊沒有小人,但是能夠把小人哄住不叛亂,還能親近賢臣的上司人真的很少。包括劉備都沒有這樣的能力。

劉備一直告誡劉禅要聽從諸葛亮的安排,雖然諸葛亮的行軍計劃有些頻繁,導緻六次出岐山都沒勝利,但是劉禅依然能夠支援他,不僅僅兩個人的關系沒鬧僵,而且更加緊密,諸葛亮去世後劉禅親自出山迎接,這樣的智慧,這樣的胸懷不是一個傻子能辦到的。

後主劉禅放棄抵抗,投降曹魏,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

在劉備去世後劉禅總共統治蜀中四十一年,而其中的二十九年是在沒有諸葛亮的情況下統治的,那個時候,政局穩定,少戰亂,人們安居樂業。

如果真的如人們所說,後主是一個窩囊,扶不起的阿鬥,愚蠢。而且一個愚蠢的皇帝不會在諸葛亮去世後将丞相的位置廢除,設立大司馬,尚書,大将軍并且三職位互相制衡。

再後來蜀國被滅,劉禅投降,并且司馬昭自己的疑心病重,為了确定劉禅是否真正願意臣服于他,于是便設宴做蜀國酒菜,跳蜀國舞蹈,彈奏蜀國琴曲。

所有蜀國将士在宴會上流下了眼淚,隻有劉禅笑得沒心沒肺,在司馬昭問劉禅是否想念蜀國時,他回答,這挺好,不想念蜀國,這便是樂不思蜀的真正含義。

然而小編并不覺得劉禅這樣是忘記國仇家恨,而是跟随劉禅的将領,臣子以及百姓太多了,劉禅的态度決定他們以後的道路甚至于生命,而劉禅的裝傻充愣,沒心沒肺拯救了跟随他的所有人,讓這些人可以安居樂業,這并不是傻,而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愛。

後主劉禅放棄抵抗,投降曹魏,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

俗話說得好,裝傻裝得好,讓别人信以為真也是靠能力的,真正愚蠢的人是做不出這些事的。是以小編認為劉禅絕對不是小說裡說的那種窩囊,愚蠢,昏庸低能的人,他是一個真正的擁有大智慧的人,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不知道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