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匈奴入主中原後會怎麼幹?北魏: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強悍,非常的強悍,他們是馬背上的嬌子,逐水草而居,以遊牧為生,與中原的農耕文化屢有沖突,沖突什麼呢?

匈奴入主中原後會怎麼幹?北魏: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一:匈奴入主中原

中原是塊好地方,中原人想要,匈奴也想要,也想要怎麼辦?好好商量必然是不給的,不給就沒辦法了嗎?戰争就這麼來了。

自有信史以來,匈奴與中原的沖突就沒停止過,商朝有,周朝有,春秋戰國時期尤其為甚,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為了抵禦匈奴,保護農耕,派蒙恬統軍,修築長城,奪回雙方沖突的前沿地區河套,并設郡縣固守,當時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由于秦始皇忽略了對河套地區經濟文化方面的改造,緻使蒙恬用十年時間營造的良好局面并沒有維持多久。

秦末發生戰亂,匈奴乘隙南下,又将河套奪了回去,長城防禦系統少了一個環節,從此,雙方又開始不間斷的鬥争,直到漢武帝時期,局面才有所改觀。

漢武帝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等,依托長城出兵,發動軍事手段奪回河套;另一方面,在河套地區實施移民、屯田,興修水利,大力推廣農耕,使用軍事、經濟兩手,将水草豐美,可耕可牧的河套變成徹徹底底的農耕區。

河套地區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又有強大的漢朝作保障,匈奴無計可施,約數十年後,主力南北分家,北匈奴一路向西,南匈奴前51年,在呼韓邪單于的帶領下歸順漢庭,被漢宣帝安置在長城南北周邊地區。

匈奴入主中原後會怎麼幹?北魏: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至此,匈奴主力向北的向北,向南的向南,中間的草原地帶怎麼辦?主力之下的一個小部族乘勢崛起,屢經曲折之後一統草原,後人将之稱為鮮卑。

鮮卑自崛起後,與中原屢有沖突,但都不成規模,直至西晉時期,發生“八王之亂”,天下動蕩不安,南遷匈奴之後劉淵乘勢起兵,割據并州,終成尾大不掉之勢,混亂之際,北方草原上的鮮卑也看到機會,遂在拓跋部的帶領下打了過來,其後又是屢經反複,公元385年,道武帝拓跋珪立國,次年改國号為“魏”,北魏即由此而來,到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一統北方,匈奴數千年來,一直想入主中原的願望終于實作了,實作之後他們會怎麼幹呢?

二:鼓勵A錢和子貴母死

匈奴早期是以行國為主的,即沒有固定的地方,部落或部落聯盟一起行動,帳篷紮在哪裡,哪裡就是一國,春秋戰國時匈奴之患尤其為甚,就是這個原因,然而,與中原接觸日久之後,他們逐漸接受了中原地區城邦制國家的理念,秦昭襄王時期,秦國一舉攻占義渠四十餘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匈奴入主中原後會怎麼幹?北魏: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由此可知,中原對匈奴的影響還是很深的,如今匈奴,具體來講,鮮卑實作了先祖數千年來入主中原的夢想,跟中原人一樣,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朝,已經取得天下,那麼,之後又該如何永久的鞏固勝利果實,将天下傳至千秋萬世呢。

沒有一個王朝希望自己二世而亡,北魏自然也不例外,不想例外怎麼辦?必須保證王朝的長治久安,然而,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個很複雜的技術活。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自立國以後,就很為這四個字頭疼,好在他是個英明的,并且很有見識的君主,不久之後,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共兩個,即鼓勵A錢和子貴母死,分别解決國家富強,以及江山有序傳承,這兩個曆代王朝都要面臨的,基本的問題,那麼,這兩個方法是怎麼來的呢?

鼓勵A錢:說白了,還是文化上的沖突,鮮卑在草原上生活,是以遊牧為主的,到入主中原以後,卻要一下子執掌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大國的基礎是農耕,是土地,所有财富都是土地上來的。

匈奴入主中原後會怎麼幹?北魏: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可鮮卑呢,偏偏不熟悉土地,不熟悉農耕,不熟悉怎麼辦,入主中原以後,還保持遊牧的傳統,任由諸多土地長草,荒廢,這樣一來,王朝失去了财富來源,收不上稅,朝廷沒錢,沒錢怎麼辦?

皇帝還好,或者他可以貌痩天下肥,跟着皇帝幹活的官員呢?他們也要吃飯,還要體面的生活,這一切都離不開錢,一方面很多人需要錢,一方面朝廷又沒有錢,沒有錢發放官員的俸祿,官員還肯踏踏實實的為他服務?

不要指望所有官員都能當清廉的包拯,事實上,偶爾到宋朝穿越一回,就會驚訝的發現,包拯其實并不窮,他的俸祿很高,包拯都如此,其他不如包拯,沒有包拯覺悟的官員,沒錢更活不下去了。

立國之初,道武帝拓跋珪就面臨着這樣的問題,也很為這個問題揪心,想來想去,沒有别的辦法,索性官員的俸祿一律停發,反正也沒錢,停發之後呢,就允許,甚至是鼓勵官員利用職權去搶劫,去A錢,甚至皇帝還親自表率,将搶來的、貪來的錢,按官員功勞大小,品級高下發放,以作為他們的獎勵,如此一來,沒錢的問題終于解決,王朝的腰杆也挺直了幾分,然而,這是好辦法嗎?

子貴母死:這件事還是道武帝拓跋珪開端的,他實在是一個能幹的強人啊。鮮卑出自匈奴,出自草原,文化比較落後,還保持着一些母系社會的傳統,母系在部族裡非常尊貴,拓跋珪當年落難的時候,就是在他的祖母族慕容部、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的幫助下起家的,從這個層面也可以看出,母系一支得有多麼的強大。

匈奴入主中原後會怎麼幹?北魏: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母系強大,可依照中原王朝的傳統,江山必須傳給兒子,但如果傳給兒子後,母系把持朝政,或者犯上作亂怎麼辦?

後宮幹政,可是曆代王朝大忌,也是曆代王朝禍亂的根源,這個問題不妥善解決,拓跋氏的江山一定是坐不了多久的,于是呢,道武帝拓跋珪又為此事開始犯愁,并虛心向曆代中原王朝學習,不久之後,又讓他找到了方法,什麼方法?

漢武帝晚年,立年幼的劉弗陵當了太子,又生恐劉弗陵登基之後,年輕的鈎弋夫人後宮幹政,擔心怎麼辦?将鈎弋夫人賜死。這件事的基礎在于“子幼母壯”,漢朝也隻有漢武帝這麼幹過,以後也沒人模仿,原因無他,太殘忍了。

可道武帝拓跋珪呢,卻不這麼認為,覺得漢武帝的做法英明的很,值得他去學習,解決北魏即将面臨的問題,于是,先殺掉太子拓跋嗣的母親,拓跋嗣為人十分孝順,聽到這個消息後日夜嚎哭,拓跋珪聽到後很生氣,當即傳拓跋嗣進宮,準備給他講講道理,拓跋嗣呢,再也不想見到這個父親,撒丫子跑了。

拓跋嗣一走,拓跋珪隻能把太子之位傳給老二拓跋紹,按例,應該将拓跋紹的母親賀蘭氏殺掉,但因為實在寵愛賀蘭氏的緣故,不忍心下手,遂将賀蘭氏囚禁起來,賀蘭氏能甘心等死嗎,找個機會,向兒子求救,拓跋紹被逼的沒辦法,隻好深夜闖宮,将英明了一輩子的拓跋珪殺了。

拓跋珪剛推出子貴母死就是這麼個結局,繼任者改了嗎?

三: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奇怪的是,道武帝拓跋珪首創的鼓勵官員A錢以及子貴母死,雖然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卻被繼任者莫名其妙的繼承下來。

匈奴入主中原後會怎麼幹?北魏:立國百年後才明白,方法有點荒唐

鼓勵官員A錢的方法,一直到一百餘年後的孝文帝拓跋宏時期,創造性的推行“均田制”,找到了土地上收錢的方法之後,才被正式廢除,一百餘年後才糾正過來,北魏才存在多久,一百四十八年而已。

那麼,殘忍的子貴母死呢?看看下面的例子:

道武宣穆皇後劉氏,後生明元……後以舊法薨;明元密皇後杜氏,……生太武……泰常五年薨;太武敬哀皇後賀氏,……生景穆,神麚元年薨;景穆恭皇後郁久闾氏,……生文成皇帝而薨;文成元皇後李氏,生獻文,……依故事……薨;;獻文思皇後李氏,……生孝文帝,皇興三年薨;孝文貞皇後林氏,生皇子恂……後依舊制薨;孝文文昭皇後高氏,後生宣武……暴薨。

北魏存在一百四十八年,就有八位皇後“以舊法薨”,史書上是說的十分隐晦,但其中包含多少血淚啊。

那麼,實施子貴母死之後,所謂:“女主颛恣亂國家”的事情徹底制止了嗎?

特别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子貴母死之後,不少年幼的太子都會保母來撫養,太子即位後,因念其呵護養育之恩,便将保母尊為保太後,并加封他們的子侄為官,甚至封公封王,保太後是以成了北魏的專有名詞,既然掌了權,自然也會幹預朝政,可怕的是,她們跟皇帝沒有半毛錢的血緣關系,是以幹預起朝政來,比皇帝的生母還要厲害。

事情就能有這麼尴尬,這一道武帝拓跋珪開創的制度,也是到了一百餘年後的孝文帝拓跋宏時期,才覺得有點荒唐,荒唐怎麼辦?

跟那個鼓勵官員A錢一樣,孝文帝拓跋宏将之廢除,但這時候距北魏滅亡,也就隻有三十多年了。大家經常喜歡說兩種文化沖突,具體來講,兩種文化的沖突就這麼慘烈,然而,這不就是曆史進步付出的代價嗎。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魏書》、《匈奴曆史年表》、《大國憲制》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