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匈奴入主中原后会怎么干?北魏: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强悍,非常的强悍,他们是马背上的娇子,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生,与中原的农耕文化屡有冲突,冲突什么呢?

匈奴入主中原后会怎么干?北魏: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一:匈奴入主中原

中原是块好地方,中原人想要,匈奴也想要,也想要怎么办?好好商量必然是不给的,不给就没办法了吗?战争就这么来了。

自有信史以来,匈奴与中原的冲突就没停止过,商朝有,周朝有,春秋战国时期尤其为甚,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为了抵御匈奴,保护农耕,派蒙恬统军,修筑长城,夺回双方冲突的前沿地区河套,并设郡县固守,当时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由于秦始皇忽略了对河套地区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造,致使蒙恬用十年时间营造的良好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秦末发生战乱,匈奴乘隙南下,又将河套夺了回去,长城防御系统少了一个环节,从此,双方又开始不间断的斗争,直到汉武帝时期,局面才有所改观。

汉武帝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依托长城出兵,发动军事手段夺回河套;另一方面,在河套地区实施移民、屯田,兴修水利,大力推广农耕,使用军事、经济两手,将水草丰美,可耕可牧的河套变成彻彻底底的农耕区。

河套地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又有强大的汉朝作保障,匈奴无计可施,约数十年后,主力南北分家,北匈奴一路向西,南匈奴前51年,在呼韩邪单于的带领下归顺汉庭,被汉宣帝安置在长城南北周边地区。

匈奴入主中原后会怎么干?北魏: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至此,匈奴主力向北的向北,向南的向南,中间的草原地带怎么办?主力之下的一个小部族乘势崛起,屡经曲折之后一统草原,后人将之称为鲜卑。

鲜卑自崛起后,与中原屡有冲突,但都不成规模,直至西晋时期,发生“八王之乱”,天下动荡不安,南迁匈奴之后刘渊乘势起兵,割据并州,终成尾大不掉之势,混乱之际,北方草原上的鲜卑也看到机会,遂在拓跋部的带领下打了过来,其后又是屡经反复,公元385年,道武帝拓跋珪立国,次年改国号为“魏”,北魏即由此而来,到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匈奴数千年来,一直想入主中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实现之后他们会怎么干呢?

二:鼓励贪污和子贵母死

匈奴早期是以行国为主的,即没有固定的地方,部落或部落联盟一起行动,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一国,春秋战国时匈奴之患尤其为甚,就是这个原因,然而,与中原接触日久之后,他们逐渐接受了中原地区城邦制国家的理念,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一举攻占义渠四十余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匈奴入主中原后会怎么干?北魏: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由此可知,中原对匈奴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如今匈奴,具体来讲,鲜卑实现了先祖数千年来入主中原的梦想,跟中原人一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已经取得天下,那么,之后又该如何永久的巩固胜利果实,将天下传至千秋万世呢。

没有一个王朝希望自己二世而亡,北魏自然也不例外,不想例外怎么办?必须保证王朝的长治久安,然而,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个很复杂的技术活。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自立国以后,就很为这四个字头疼,好在他是个英明的,并且很有见识的君主,不久之后,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共两个,即鼓励贪污和子贵母死,分别解决国家富强,以及江山有序传承,这两个历代王朝都要面临的,基本的问题,那么,这两个方法是怎么来的呢?

鼓励贪污:说白了,还是文化上的冲突,鲜卑在草原上生活,是以游牧为主的,到入主中原以后,却要一下子执掌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大国的基础是农耕,是土地,所有财富都是土地上来的。

匈奴入主中原后会怎么干?北魏: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可鲜卑呢,偏偏不熟悉土地,不熟悉农耕,不熟悉怎么办,入主中原以后,还保持游牧的传统,任由诸多土地长草,荒废,这样一来,王朝失去了财富来源,收不上税,朝廷没钱,没钱怎么办?

皇帝还好,或者他可以貌痩天下肥,跟着皇帝干活的官员呢?他们也要吃饭,还要体面的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钱,一方面很多人需要钱,一方面朝廷又没有钱,没有钱发放官员的俸禄,官员还肯踏踏实实的为他服务?

不要指望所有官员都能当清廉的包拯,事实上,偶尔到宋朝穿越一回,就会惊讶的发现,包拯其实并不穷,他的俸禄很高,包拯都如此,其他不如包拯,没有包拯觉悟的官员,没钱更活不下去了。

立国之初,道武帝拓跋珪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也很为这个问题揪心,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索性官员的俸禄一律停发,反正也没钱,停发之后呢,就允许,甚至是鼓励官员利用职权去抢劫,去贪污,甚至皇帝还亲自表率,将抢来的、贪来的钱,按官员功劳大小,品级高下发放,以作为他们的奖励,如此一来,没钱的问题终于解决,王朝的腰杆也挺直了几分,然而,这是好办法吗?

子贵母死:这件事还是道武帝拓跋珪开端的,他实在是一个能干的强人啊。鲜卑出自匈奴,出自草原,文化比较落后,还保持着一些母系社会的传统,母系在部族里非常尊贵,拓跋珪当年落难的时候,就是在他的祖母族慕容部、母族贺兰部、妻族独孤部的帮助下起家的,从这个层面也可以看出,母系一支得有多么的强大。

匈奴入主中原后会怎么干?北魏: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母系强大,可依照中原王朝的传统,江山必须传给儿子,但如果传给儿子后,母系把持朝政,或者犯上作乱怎么办?

后宫干政,可是历代王朝大忌,也是历代王朝祸乱的根源,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拓跋氏的江山一定是坐不了多久的,于是呢,道武帝拓跋珪又为此事开始犯愁,并虚心向历代中原王朝学习,不久之后,又让他找到了方法,什么方法?

汉武帝晚年,立年幼的刘弗陵当了太子,又生恐刘弗陵登基之后,年轻的钩弋夫人后宫干政,担心怎么办?将钩弋夫人赐死。这件事的基础在于“子幼母壮”,汉朝也只有汉武帝这么干过,以后也没人模仿,原因无他,太残忍了。

可道武帝拓跋珪呢,却不这么认为,觉得汉武帝的做法英明的很,值得他去学习,解决北魏即将面临的问题,于是,先杀掉太子拓跋嗣的母亲,拓跋嗣为人十分孝顺,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嚎哭,拓跋珪听到后很生气,当即传拓跋嗣进宫,准备给他讲讲道理,拓跋嗣呢,再也不想见到这个父亲,撒丫子跑了。

拓跋嗣一走,拓跋珪只能把太子之位传给老二拓跋绍,按例,应该将拓跋绍的母亲贺兰氏杀掉,但因为实在宠爱贺兰氏的缘故,不忍心下手,遂将贺兰氏囚禁起来,贺兰氏能甘心等死吗,找个机会,向儿子求救,拓跋绍被逼的没办法,只好深夜闯宫,将英明了一辈子的拓跋珪杀了。

拓跋珪刚推出子贵母死就是这么个结局,继任者改了吗?

三: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奇怪的是,道武帝拓跋珪首创的鼓励官员贪污以及子贵母死,虽然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却被继任者莫名其妙的继承下来。

匈奴入主中原后会怎么干?北魏:立国百年后才明白,方法有点荒唐

鼓励官员贪污的方法,一直到一百余年后的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创造性的推行“均田制”,找到了土地上收钱的方法之后,才被正式废除,一百余年后才纠正过来,北魏才存在多久,一百四十八年而已。

那么,残忍的子贵母死呢?看看下面的例子: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后生明元……后以旧法薨;明元密皇后杜氏,……生太武……泰常五年薨;太武敬哀皇后贺氏,……生景穆,神麚元年薨;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生文成皇帝而薨;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献文,……依故事……薨;;献文思皇后李氏,……生孝文帝,皇兴三年薨;孝文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后依旧制薨;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后生宣武……暴薨。

北魏存在一百四十八年,就有八位皇后“以旧法薨”,史书上是说的十分隐晦,但其中包含多少血泪啊。

那么,实施子贵母死之后,所谓:“女主颛恣乱国家”的事情彻底制止了吗?

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子贵母死之后,不少年幼的太子都会保母来抚养,太子即位后,因念其呵护养育之恩,便将保母尊为保太后,并加封他们的子侄为官,甚至封公封王,保太后因此成了北魏的专有名词,既然掌了权,自然也会干预朝政,可怕的是,她们跟皇帝没有半毛钱的血缘关系,所以干预起朝政来,比皇帝的生母还要厉害。

事情就能有这么尴尬,这一道武帝拓跋珪开创的制度,也是到了一百余年后的孝文帝拓跋宏时期,才觉得有点荒唐,荒唐怎么办?

跟那个鼓励官员贪污一样,孝文帝拓跋宏将之废除,但这时候距北魏灭亡,也就只有三十多年了。大家经常喜欢说两种文化冲突,具体来讲,两种文化的冲突就这么惨烈,然而,这不就是历史进步付出的代价吗。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魏书》、《匈奴历史年表》、《大国宪制》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