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提燈向前行
編輯|提燈向前行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裡
參合陂之戰可謂是北魏的成名之戰,同時在這場戰争中,北魏的勝利為以後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但讓人疑惑的是,參合陂之戰是以少勝多的戰役,後燕的兵力高達8萬,而北魏隻有2萬,為何後燕是戰敗國呢?
戰争起因
自從晉武帝将多年來形成的三國統一以後,建立了西晉,雖然晉武帝開創了太康之治,但毫無疑問這也是前期和中期。
但等到了後期,西晉的局勢就發生變化,晉武帝開始帶頭享樂,窮奢極欲,使得西晉風氣一團糟,在此情況下,官官相護,外戚專權。
再加上後代統治者年幼昏庸,使得外戚很快抓住機會開始專權,這就造就了八王之亂的局面,在此情況下,周邊的少數民族紛紛開始進軍北方互相稱王。
各地方人都開始起義,其中以匈奴人劉淵為首用蜀漢的名号開始攻打西晉王朝,316年在劉淵的兒子劉聰接替職位後,就對西晉發動全面進攻。
沒過多久,劉聰就攻打到長安,西晉覆滅,不過在下一年,司馬睿就建立了東晉,雖然東晉盛行起來,但一緻主張的是偏安。
雖然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将領都進行北伐,但毫無疑問都是無功而返,再加上東晉内部财閥争權奪勢,使得東晉一度衰弱。
這使得各國之間的競争更加激烈,最為明顯的就是後燕和北魏。
而後燕的創始人是慕容垂,起初慕容垂還在前燕,對于前燕而言,慕容垂的功勞很大,多次立下戰果。
但這一切都被慕容評看在眼裡,他作為被前燕皇帝封為的輔政大臣,在權力是非常渴望的,尤其是眼裡容不下一點沙子,更何況慕容垂有過多戰功,是以開始對其不滿。
之後,慕容評就開始籌劃除掉慕容垂,但慕容垂長期在朝中,非常明白慕容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以,在得知慕容評要害自己後,認為前燕是待不下去了。
二話不說就去投奔了讓自己打敗的前秦,苻堅看到慕容垂到來,知道他是個人才,于是就讓他擔任了官職。
然而,慕容垂明白自己待在前秦是無奈之舉,再加上淝水之戰,前秦的實力一度衰弱,于是就找機會離開了前秦,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384年,慕容垂和苻堅反目後,用自己多年來積攢的兵力成功攻占了前燕的土地才有一席之地,成立了後燕。
但不曾想,就在慕容垂剛建立後燕沒多久,拓跋珪就建立了北魏,事實上,對于北魏的初次建立,根基顯然沒有後燕牢固,這也使得慕容垂開始将目光看向了北魏。
百度百科
慕容垂認為自己國土面積狹小,一旦周邊國家發動戰争,很容易陷入被動局面,為了避免這這種情況發生,慕容垂就決定率兵攻打北魏。
戰争過程
公元395年,慕容垂派出慕容寶等人率領8萬大軍氣勢洶洶向北魏進軍,而慕容寶作為慕容垂指認的太子,當時的他還非常年輕,可以說毫無作戰經驗。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慕容垂卻将所有的兵權都交給了慕容寶,這讓朝中有些大臣覺得不合适,是以在攻打北魏之前,高湖就上書建議慕容垂不要輕易出兵。
事實上,高湖之是以不讓慕容垂攻打北魏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慕容和拓跋處于聯姻狀态,在高湖看來,去攻打和好的國家,顯然不是一個明智選擇。
倘若不能成功,不僅使得國家國力受損,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敵對國,這對于後燕以後的發展極為不利。
另一方面就是慕容寶太過年輕,毫無作戰經驗,隻會意氣用事,兵法上說:“驕兵必敗”,在慕容寶眼中,北魏實力弱小,很容易被打敗,在這種情況下,慕容寶肯定會大敗而歸。
就因為這兩點,讓散騎常侍高湖一度對慕容垂勸說,但慕容垂心意已決,豈能改變,再加上進軍出現不吉利的話,就将高湖給罷免了官職。
而遠在北魏的拓跋珪得知這件事後有些恐慌,畢竟對方後燕将家底都搬了出來,可見消滅北魏的決心。
不過,拓跋珪身邊一個叫張衮的人卻很淡定,他不慌不忙給拓跋珪解釋局勢,張衮表示雖然北魏兵力強盛,但比較驕傲是可以打敗的。
是以在張衮的建議下,拓跋珪開始一邊撤退,一邊布置抵禦措施,并想要聯合後秦軍隊。
之後,拓跋珪在黃河南岸排兵布陣的等待後燕進攻,而拓跋珪很好利用地形和環境優勢,一度将後燕給打敗。
此時慕容寶非常生氣,于是就率軍越過黃河想要攻打拓跋珪,但拓跋珪将黃河堅守的很牢固,後燕軍隊無法攻入。
再加上慕容垂患病的緣故,拓跋珪就利用這一點,派人在慕容寶陣營當中散布謠言,以此來引起燕軍的慌亂。
正因為如此,使得慕容麟和慕容寶開始互相猜忌争奪皇位,這使得的慕容寶産生一個想法,想要帶兵撤退。
最終結果
在他看來,陣營中因為過多的猜忌,依然沒有進攻北魏的好時機,隻能率軍撤退。
就在這個時候,拓跋珪得知慕容寶沒有進攻的決心和率軍撤退的消息後,二話不說就率領2萬軍隊去追擊。
因為拓跋珪明白這是将後燕打敗的很好時機,不容錯過,當時的慕容寶并不知道拓跋珪會越過黃河前來追擊。
曾雯雯,參合陂之戰後燕失敗的原因,2021年
這使得後燕大軍一度被拓跋珪包圍住,再加上拓跋珪利用後燕軍隊駐守之際,出其不意發動進攻,這原本駐守的後燕軍隊有些慌亂,他們絲毫想不到拓跋珪會來進攻。
結果紛紛都拿起武器進行抵擋,但很可惜的是,沒有充分的準備,還是被拓跋珪給打敗。
這場大戰過後,後燕并沒有放棄,公元396年,抓住北魏驕傲的時候,慕容垂親自率軍去征讨,一路上順暢無阻,拓跋珪不得不選擇後撤。
而在慕容垂到達參合陂後,看到前次戰争戰敗的結果後,再加上病情嚴重,兵士沒有作戰的意思,隻能率軍撤回。
作者觀點
參合陂之戰是北魏以少勝多的戰役,在這場戰争中,拓跋珪很好的利用後燕驕傲的态度,離間内部,進一步打敗了對方。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