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步步驚心》的小夥伴想必都對康熙寵愛胤礽的原因多多少少有點了解,康熙會對胤礽百般容忍,将他廢了立,立了廢,隻是因為一個女人,也就是康熙自己的嫡妻孝誠仁皇後赫舍裡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曆史上的赫舍裡氏:她12歲入宮,入宮就是皇後,生下清朝唯一太子,令康熙思念一生。

赫舍裡氏當初進宮的目的并不單純,康熙雖然8歲就登基了,但真正的權力并未到他手上,要想坐穩這個龍椅康熙就必須給自己找個得力的幫手。當時的背景下,四大輔政大臣各自拉幫結派,如果不動用特殊的手段,恐怕很難争得人心。
為了江山的社稷,康熙的奶奶孝莊親自出馬,孝莊看中了索尼,而與索尼結盟最後的手段就是結為姻親。赫舍裡氏因為是索尼的孫女,被選為了皇後候選人。鳌拜為此很是不滿,還揚言:「若将噶布喇之女立為皇後,必動刀槍。滿洲下人之女,豈有立皇後之理?」,即便如此,時年12歲的赫舍裡氏還是入主了中宮。因為是康熙的原配嫡妻,是以一入宮赫舍裡氏就成為了皇後。
赫舍裡氏性情溫和,頗有國母風範,二人大婚後感情甚和,很快赫舍裡氏就生下嫡長子。《清史稿》中記載「皇後所生承祜方四歲,天性聰慧,上甚愛之」,大意是說康熙對這個孩子特别偏愛,頗有愛屋及烏的意思,可惜這個孩子虛四歲就夭折了。
間隔了五年,赫舍裡氏才再次降下一子,康熙聽說後當即便為他取了一個小名為保成,意思是希望上天能夠保護此子健康成長。孩子是順利降生了,可赫舍裡氏卻遲遲沒有轉醒,最終力竭而亡,《皇朝文獻通考》中有寫到:“仁孝皇後崩,皇帝安梓宮于乾清宮,設幾筵、丹旐于乾清宮門外之右。”
一般情況下,後宮有人薨逝都會将其木棺置放在一個專門的停靈之所,康熙的三位皇後之中隻有赫舍裡氏一個人死後棺材被放在康熙日常休息辦公的乾清宮裡,可見康熙對這位發妻的感情是很特别的。
清朝有一條祖訓,那就是在皇帝還在世時不許公開立皇太子(以免皇子們手足相殘),康熙也是知道這條規矩的,但是在康熙十四年六月,他在征得孝莊的首肯後将胤礽封為了皇太子。這也是清史上唯一一個得到了正式受封的皇太子。
有趣的是,胤礽獲封的那一日正是其不幸夭折的親兄長承枯的出生日,從種種迹象來看,一開始康熙對胤礽确實是寄托了很高期望的,可惜胤礽辜負了他的期待,在廢掉太子時,康熙曾這樣說過:「胤礽乃皇後所生,朕煦妪愛惜,親加訓谕……」,對赫舍裡氏所生之子的呵護可以說是相當深厚了,也說明赫舍裡氏是一位令康熙思念一生的女子。
參考資料:
《清史稿後妃傳》、《皇朝文獻通考》、《清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