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老實書生被逼造反稱王,書生回家問老娘,老娘告訴他:驟貴不詳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随着大澤鄉的一場大雨,楚人陳勝起兵,天下亂了,短短幾十天的功夫,秦帝國在關東的統治已經分崩離析,各郡各縣,都刮起了一陣誅殺秦地方官員起兵響應陳勝的時尚風潮。在東海郡的東陽縣(今安徽天長市西北),一群“”暴民“也緊跟時代潮流,聚衆殺死了縣令舉旗造反,且聲勢日大,不久便聚集了兩萬義軍,俗話說蛇無頭不行,大家一商量,覺得縣政府的小吏陳嬰為人賢能又有威望,便共同推舉他出來當這個帶頭大哥,而且不僅要當帶頭大哥,還要當王,跟那個死鬼陳勝一樣稱陳王。

一老實書生被逼造反稱王,書生回家問老娘,老娘告訴他:驟貴不詳

陳嬰本是個老實人,一生的追求本就是老老實實的當個小公務員,給百姓點實惠,給自己點實惠,平安到老足矣。然而亂世之中容不得苟且之輩,如今大家非要秀才造反,還要稱王,這不是要人命麼?陳嬰說什麼也不肯當這個出頭椽子,可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大家死磨硬泡,非要陳嬰點頭,不點頭,就殺頭。

陳嬰吓壞了,趕忙拉老娘出來給他出主意,老娘說:“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祖之有貴者。今一日之間,驟得大名,乃不祥之兆也。不如擇主往事,事成可得封侯,事敗也易以亡匿,此正汝安身立命之策也。”

看來陳嬰的老娘頗有些明哲保身的見識,一句話就為中國古代文人造反樹了座指路明燈,那就是“甯做鳳尾,甚至雞屁股,也絕不做雞頭”,因為雞頭容易被砍,雞屁股卻相對安全多了。

一老實書生被逼造反稱王,書生回家問老娘,老娘告訴他:驟貴不詳

造反這種事情,說穿了那就是一場豪賭,想要賭赢就得不怕輸,越怕輸就越容易輸,而要做到不怕輸,又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是要有可以輸的本錢,第二是要有不怕輸的膽子,二者必備其一,才能上桌。縱觀中國曆史,造反成功的有兩類人:一類人是世族軍閥,他們有輸的本錢——而且有的是本錢;另一類人是無産小民,他們有不怕輸的膽子——本來什麼就沒有,輸了還是什麼都沒有,那為什麼不去賭?萬一赢了呢?

而像陳嬰這樣的中産階級文人身份就尴尬了,他們正好卡在中間:本錢不是沒有,但太少;膽子不是沒有,但太小;要是一點本錢都沒有那倒好了,偏偏又有那麼一點本錢,是以他們瞻前顧後,總是舍不得下注,于是膽子越變越小,最終成為一個死循環,怎麼也繞不出去。那麼怎麼辦呢?陳嬰的道路屬于經典案例,那就是投靠其他有本錢有膽子的賭徒,以自己的少量資金入股,赢了分紅,輸了卷款逃跑,或者幹脆把自己賣給最終的赢家去做奴才,把赢家伺候的舒服了,說不定最後還會賞他們一點殘羹冷炙——真是好聰明好機靈,好乖巧啊!

一老實書生被逼造反稱王,書生回家問老娘,老娘告訴他:驟貴不詳

圖:陳嬰

扯遠了,總之,陳嬰最後聽從了老娘的勸告,帶着自己從東陽憑空賺來的兩萬軍隊做為本錢入股了項梁的項家軍,開始了自己以小搏大包賺不賠的偉大造反生涯。他雖然能力有限,但好在為人老實,先在楚國擔任上柱國,封五縣,項梁死後又随項羽征戰,項羽死後劉邦也沒為難他,還讓他給自己弟弟楚王劉交做丞相,封堂邑侯。大概陳嬰長得比較帥,他的子孫後代也顔值不錯,故其後裔能三代四次與皇室聯姻,顯赫百年。陳嬰孫子陳午娶了漢文帝長女館陶公主,曾孫女陳阿嬌嫁給了漢武帝做皇後,曾孫陳蟜娶了漢武帝三姐隆慮公主,玄孫昭平君娶漢武帝之女夷安公主。

一老實書生被逼造反稱王,書生回家問老娘,老娘告訴他:驟貴不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