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佰》張柏亭曆史原型:身為88師參謀長,舉薦謝晉元為指揮官

《八佰》張柏亭曆史原型:身為88師參謀長,舉薦謝晉元為指揮官

文/無計讀史

“戰争背後全是政治,無論後人怎麼評說,曆史都不會忘記。” 這是電影《八佰》中張柏亭的飾演者說的一句台詞。四行倉庫保衛軍之是以會留守四行倉庫,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張柏亭的提議。而這也是張柏亭在反複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最優選擇。

《八佰》張柏亭曆史原型:身為88師參謀長,舉薦謝晉元為指揮官

1.

決策得當,極具謀略

在電影《八佰》中,由演員宋洋飾演張柏亭。這一人物雖然不是電影中主要刻畫的人物,但他對于後來整個四行倉庫戰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張柏亭于1910年出生于上海浦東,長大後被選送到日本留學,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

回國後的張柏亭不忘使命,主動參軍。由于自身極強的軍事戰鬥能力,他參與過多次戰役,并且一路晉升,後任國民革命軍孫元良88師參謀長。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戰況十分激烈,甚至一度陷入僵局。為打破僵局,具備出色戰鬥能力的張柏亭參與針對日軍的閃電戰,名為鐵拳計劃。雖然這個計劃沒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但也使得日軍遭受重創。後來中國軍隊雖然英勇抗戰,但由于兵力相差懸殊等一些原因,中國軍隊處在下風。面臨着被合圍的危險,中國軍隊不得不撤退。

蔣介石下令第88師死守上海。但張柏亭等人認為“兵力多是犧牲,兵力少也是犧牲,守多處據點是守,守一兩個據點也是守,意義完全相同。不如選拔一支精銳部隊,至多一團兵力,固守一兩個據點,就夠了。”他們不願整個師部都做無謂的犧牲,于是在仔細考慮後,張柏亭等人選擇了四行倉庫這一地方做最後的據點。

四行倉庫此地為原來交通銀行與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與鹽業銀行)于1931年建成的聯合倉庫,東臨西藏路,北倚國慶路,西靠滿洲路,南傍蘇州河,地理優勢明顯且建造的十分牢固,易守難攻。

而後,為最大化的發揮軍隊戰鬥能力,張柏亭舉薦謝晉元做四行倉庫保衛軍總指揮官。謝晉元此人有勇有謀,經驗豐富,屢獲戰功,由他擔任整個四行倉庫保衛軍指揮,非常合适。這些都說明,張柏亭此人善于謀略,且極具慧眼,有很好識人做事能力。

《八佰》張柏亭曆史原型:身為88師參謀長,舉薦謝晉元為指揮官

2.

深谙士兵心理,率衆抗敵

1937年10月26日,第88師撤退到蘇州河南岸。而謝晉元率領四行倉庫的戰士們留守四行倉庫,并負責掩護全師撤退的重任。四行倉庫是當時中國在上海的最後一片陣地,而四行倉庫守軍是堅守在最後一片陣地上的最後一支軍隊。他們都明白,留在這裡九死一生。是以,為了鼓舞士氣,振奮人心,張柏亭說出了“與謝團同在,固守‘四行’,和陣地共存亡。”的口号。

這句話,在言語上,給四行倉庫守軍的戰士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背後還有整個第88師的力量。這也充分的激起了士兵們的鬥志,讓他們在戰場上可以發揮出最好的狀态。而他也親自做出了表率,親自在四行倉庫的陣地上率領手下的戰士們與日軍決一死戰。面臨整個師的撤退,張柏亭也知道這對四行倉庫守軍是一個極大的心理挑戰,但他更相信他們是一群有血性的人,是以他說出了那句話。

對于戰士來說,信任與支援是最為重要的。而這樣的行為,也表現中張柏亭作為一個優秀的參謀長所具備的極強的心理能力。

《八佰》張柏亭曆史原型:身為88師參謀長,舉薦謝晉元為指揮官

3.

受人贊頌

四行倉庫保衛軍的英勇善戰讓上海市民們備受鼓舞。每當看到四行倉庫上面的那面國旗時,他們心裡就十分慰藉。而這也讓他老家的人們對他備加贊頌,紛紛說他是好樣的。1949年時,張柏亭跟随着蔣介石前去台灣,憑借着自身豐富的經驗,過人的智謀和軍事能力,他被任命為國民黨陸軍中将、台北陸軍司令。

1949年,張柏亭出面組織台北市浦東同鄉會,并被推為首任理事長。後來他離開台灣,旅居美國。1985年從美國回來後的張柏亭,在3月8日這天不幸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5歲。

張柏亭以其出色的軍事能力做出了讓四行倉庫保衛軍堅守四行倉庫陣地的抗戰佳話。這一戰鬥,讓中國震撼,也讓世界震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