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低調”的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發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後階段鐵原阻擊戰是衆所周知的,因為宣傳得非常多。其實與鐵原阻擊戰同時期進行的華川阻擊戰,不管是從戰略意義還是壯烈程度來說都不輸于前者。但是因為宣傳太少,一直少有人知。

“低調”的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華川阻擊戰的參戰部隊是九兵團的20軍58師,指揮者是師長黃朝天。他們本來是完成前線攻擊任務後奉命撤退休整的,但在華川一帶發現美軍已經楔入,而華川是東線志願軍的後勤中心,這裡屯有大量的作戰物資,還有不少醫院加傷員,如果被美軍攻破,後果極為嚴重。

另外,志願軍27軍、12軍、47軍和人民軍第2、第3、第5軍團正在麟蹄地區和美10軍激戰,華川是那十多萬志願軍的退路,一旦被切斷,他們就會被美軍圍殲,情況就和當年華野碾莊圍殲黃百韬兵團那樣,是以若華川有失,整個戰局徹底崩壞。

這個黃朝天所率的58師原是華野一縱一師,也是粟裕調教多年的新四軍一師,這支部隊是華野和三野的王牌軍,打惡仗有勇,打巧仗有謀。

“低調”的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黃朝天等師首長分析了華川的情況後,決定改變撤退指令,就地留在華川打一場阻擊戰。因為第五次戰役志願軍打得非常被動,戰場留下了很多漏洞,加之,美軍推進速度太快,就算發現漏洞也難以及時彌補。

在這樣的條件和情況下,幸虧有黃朝天的58師,他們嗅覺靈敏又極具靈活性,而且果敢,敢于打險仗,這些都是粟裕帶出的軍隊特點。

黃朝天率58師果敢堵住華川這一漏洞。雖然此時,情況不容樂觀,美軍一轉眼就占據了華川很多要隘,全師本來就是經過了苦戰的疲憊之師,不足萬人,口糧彈藥所剩無幾,先頭部隊172團和173團一部已經走過了華川,黃朝天指令他們立刻回頭向主力靠攏。

“低調”的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58師轄172、173、174三個團,此時隻有172團較為完整,173團縮編為5個步兵連,174團隻有6個步兵連(3營在搜尋殘敵尚未歸建),每個連都縮編為2個排,合計總兵力為9471人。

而美軍方面,在大禮裡、華川、城山、新浦裡、原川裡一線的是美軍第7師;在灘甘裡、新德裡一線的是美軍第24師21團;在九萬裡、榆村裡一線的是韓軍第6師團,共計2個師又1個團,合計兵力超過3.3萬人,是58師的4倍左右。

接下來怎麼打?黃朝天認為,如果完全采取守勢,等美軍等美軍圍攻,顯然不行。因為美軍炮火優勢太大,光坦克就有二百多輛,大口徑火炮幾百門,還有空軍支援。而58師武器彈藥明顯不足,人數也少,經不起持續消耗,是以,隻有以攻為守,趁着夜色,不斷通過陣地反擊來打擊和遲滞美軍。

“低調”的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阻擊過程中,58師把多年打仗積累的方法能用的全部用上了,如多囤少擺,挖反坦克陣地等等,死死扛住美軍,從5月27日開始,到6月3号,讓3萬多美軍8天隻推進了4公裡。範弗裡特氣得咬牙切齒,親自上前線督戰,58師陷入更艱難的境地,開始斷糧了!而餓着肚子的楊根思連竟然能以一個連殲滅了美軍一個連。可以看出58師絕境裡玩命般的戰鬥精神。

咬牙堅持到6月8日,終于,27軍、12軍、47軍和華川地區的傷病員都已經順利轉移,58師總算完成了阻擊任務。

按照《決戰北韓》這本書裡的統計,華川阻擊戰過程中,58師與敵軍血戰13個晝夜,死死扛住了敵軍10個團的輪番沖擊,最後共殲敵7400餘人,自身傷亡2700多人。

現在看來,如果沒有華川阻擊戰,前線那十幾萬志願軍将被美聯軍圍殲,就算能突圍,也将會傷筋斷骨,整個第五次損失那就不敢估量了。

君不見,有了鐵原阻擊戰加華川阻擊戰,第五次戰役都還打得那麼被動,損失那麼慘重。如果58師的華川阻擊戰,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低調”的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一将成名萬骨枯。

一戰成名也是這樣。

在上甘嶺戰役中,參戰的志願軍是12軍和15軍,合計4.3萬餘人,湧現出以黃繼光、邱少雲為代表的戰鬥英雄44人。

而華川阻擊戰中,58師一個不足編的師9471人卻湧現了11個戰鬥英雄(含178團1人),這個比例至少追平了上甘嶺,是以整個抗美援朝戰場上,隻有它可以和上甘嶺媲美。

那鐵原阻擊戰中的63軍呢?據統計資料,63軍犧牲特别大,傷亡超過兩萬,但隻有1人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号。是以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但要說知名度,鐵原阻擊戰遠遠超過了華川阻擊戰,不管是從相關書籍還是相關影視的宣傳力度來看,鐵原阻擊戰勝過華川阻擊戰的。華川阻擊戰真的很“低調”。

“低調”的華川阻擊戰:湧現的戰鬥英雄數量是鐵原阻擊戰的11倍

年初熱播的大型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裡宣傳了鐵原阻擊戰,但華川阻擊戰幾乎被忽略了!

當然,永宣并不是說鐵原阻擊戰不應該宣傳,而是認為華川阻擊戰也應該同樣宣傳,畢竟都是優秀的英雄兒女保家衛國,并且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來自三野的九兵團等部的志願軍将士非常悲壯。入朝第一戰就是長津湖戰役,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之下,忍凍受餓,沒有重武器,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但也是挑戰了自身的極限,傷筋斷骨,幾乎沒能參加第三和第四次戰役(26軍參戰),直到第五戰役才緩過氣來。

而20軍的58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再次打了一場惡仗。他們不愧是粟裕大将帶出來的精銳之師。當年的豫東戰役中,這支部隊就是圍殲完區壽年兵團,立刻又去圍殲黃百韬的整編25師,一場緊接着一場的惡戰,片刻不得休息,進而練就了一身連續作戰的精神勁和鐵骨頭。

美軍突然攻襲華川,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非常擔心,調兵遣将很是慌急,但當他得知58師不得指令就已經主動打響阻擊戰時,連連誇獎道:

“這支部隊能打硬仗、惡戰,能突擊又能顧全大局,是一支作風很硬的好部隊!”

而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将軍也連喊“好!好!好!”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