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輸在政治和人心的揣測上的鐘會

鐘會魏國元臣鐘繇的小兒子,鐘繇七十多歲時鐘會才降生,對于這個小兒子鐘繇非常疼愛,但是因為父子年齡懸殊,老成持重的鐘繇還沒來得及教育自己的幼子便去世了,這也導緻鐘會自幼缺乏父親的教導,以至于後來在政治上和人心的揣測上輸的一塌糊塗。

輸在政治和人心的揣測上的鐘會

景元年間,姜維因得罪宦官黃浩前往沓中屯田避禍,司馬昭認為姜維久戰無功,蜀國的人力物力早已經消耗殆盡,趁他病,要他命,命鐘會為鎮西将軍,前往伐蜀。

鐘會與鄧艾分兩路進兵伐蜀,鄧艾偷渡陰平,率軍攻破綿竹,擊殺諸葛瞻父子。姜維等聽說諸葛瞻已被打敗,率部下向東去往巴郡方向。鐘會即率大軍到達涪縣,同時派遣胡烈、田續、龐會等追趕姜維。鄧艾率兵逼向成都,劉禅率衆投降,蜀漢正式滅亡。

輸在政治和人心的揣測上的鐘會

鄧艾成功滅蜀後,開始洋洋得意,自行封賞蜀國投降人士,鐘會和鄧艾兩人有嫌隙,于是趁機密報晉公司馬昭。說鄧艾有反心,而鄧艾的手下也覺得鄧艾的做法有不臣之心,于是司馬昭命鐘會将鄧艾父子抓起來送回都城審問。

鐘會在除去競争對手鄧艾後滅蜀的功勞都歸于他一人,是以他也開始變得自負,他認為如今大半兵力在自己手中,而且蜀國已經被滅,自己還可坐擁天險,司馬式可以掌管曹魏的天下,自己為什麼不能取而代之呢,于是準備發兵反叛。但是短短的幾天政變就失敗了。最後鐘會和姜維死于兵變。關于鐘會兵變的失敗,司馬昭早就預料到了。

輸在政治和人心的揣測上的鐘會

在鐘會剛剛率領大軍伐蜀的時候,就有大臣對司馬昭說,鐘會滅蜀後擁兵自重,而且他志大心高,恐怕會謀反。司馬昭卻說,“鐘會即使謀反也不會成功,蜀國被鐘會滅掉後,蜀國人就會因為亡國而肝膽俱裂,正所謂敗軍之将不足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鐘會即使謀反,蜀國人也不願意相助于他,并且我軍得勝後,人心思歸,更不會追随鐘會謀反。如此,鐘會怎麼能成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