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巧克力的傳奇誕生(源自俄羅斯網站)

作者:elsw
巧克力的傳奇誕生(源自俄羅斯網站)

一、

大約在13世紀,墨西哥的瑪雅人被阿茲特克人取代,可可豆成為該國貨币的等價物。

當時的價格,幾顆豆子就可以買到一隻肥碩的兔子,100顆可可豆可以買到一個強壯的奴隸。

當時的人們,認為可可豆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食用了以後,會産生神奇的幻覺,是以,都想找機會,品嘗一次,很難找到一個人,沒有嘗過可可豆的。

當時的可可豆飲品,沒有今天精緻的制作,沒有誘人的香味和濃郁口感、沒有明亮的外表、精美的包裝,更沒有大衆都能接受的甜美味道。

然而,可可豆加工的産品,配上辣椒或者芥末之類的配料,具備特殊的誘惑力,具備神秘的儀式感。

是以,巧克力誕生的故事看上去像是一部激動人心的冒險小說,充滿了驚心動魄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情節曲折。

巧克力的傳奇誕生(源自俄羅斯網站)

二、

巧克力起源最常見的經典版本:

“巧克力”一詞來源于阿茲特克語“xocolātl”,字面意思是“苦澀的水”(nawatl xocolli“苦味”,ātl“水”)。

或者來自詞語čikola:-tl,意思是“泡沫飲料”。

然而,在同時期的任何文本中,都找不到原語xocolātl,也沒有曆史具體文獻記錄佐證,它的存在是某位語言學家的假設。

巧克力的發揚壯大,源于歐洲資本的注入和工業技術的推進。

可可飲料從15世紀20年代就為人所知,并逐漸擴大流行範圍。

到了17世紀,這種飲料在歐洲從冰冷變成了熱飲,并且加入糖類調味劑。

甜的熱飲,更柔和、更适口,盡管很受歡迎,但昂貴的原材料限制了巧克力飲料的普及率,當時,隻有少數富有的人才能享用。

巧克力的傳奇誕生(源自俄羅斯網站)

19世紀20年代,是一個質的飛躍,荷蘭巧克力學家康拉德·約翰内斯·範豪滕(Conrad Johannes van Hauten)發明了從磨碎的可可中提取可可油脂的廉價操作方法。

可可脂容易凝固成塊,由此人們發現創造了硬的固體巧克力,它更友善攜帶,友善使用,價格也有優勢,是以,逐漸取代了歐洲的液态巧克力。

固體巧克力出現時間,英國人認為,第一塊塊狀“瓷磚”巧克力是1842年英國的布裡斯托爾地區生産的。

法國人認為,一年前,就是1841年,法國糖果制造商讓·皮埃特雷(Jean Pietre)已經發明了硬快巧克力。

1875年,瑞士人丹尼爾·彼得經過多次失敗的實驗,終于成功地在巧克力成分中加入了奶粉,得到了第一塊牛奶巧克力。

巧克力的傳奇誕生(源自俄羅斯網站)

不久之後,他的合夥人亨利·内斯特(Henry Nestle)開始生産這種産品。

四年後,另一位瑞士人魯道夫·林特(Rudolf Lindt)第一次掌握了巧克力品質控制方法。

這些食品專家的成就,使瑞士糖果商長期成為巧克力生産主力軍,時尚産品的倡導者,各種規則的制定者。

三、

有關巧克力的小知識:

——74克巧克力的平均脂肪含量為18g(約占總熱量的55%),60克牛奶巧克力約含280千卡。

巧克力的傳奇誕生(源自俄羅斯網站)

——越是昂貴的品種,含有的可可脂越高。

——可可制品中主要生物堿就是可可堿,由于巧克力在人體中的快速代謝,可可堿對人體的影響極小,是以,人們在吃巧克力,中毒的幾率幾乎為零。

——同時,可可堿是一種強毒素,它對許多其他動物可能造成緻命的危害。

——可可堿對貓和狗的平均緻死劑量,按照體重比例,是200至400毫克/千克體重。

——馬和鹦鹉對可可堿也很敏感。

——巧克力的口味為苦味、乳制品味道、甜味和鹹味。——巧克力的顔色分為黑色、褐色、白色、紅寶石色和綠色。

巧克力的傳奇誕生(源自俄羅斯網站)

(部分資料來自格林.阿格羅公司грин-агр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