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阿樹樹

“如果非要選一個吃,是選巧克力味的水泥,還是水泥味道的巧克力?”這是之前網絡流行的一個問題。記不清了,大概說的是“水泥”吧。

大緻可以形容,《749局》是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從主海報上可以看出,本片主角是怪鳥。因為這個宣傳政策,頭幾天票房成績還不錯。

巧克力的部分,可以看到《749局》有挺好的商業大片基礎:大部分場景代表着國内一線制作的優秀水準,攝影、美術、後期的每個環節都是成熟的工業化産物;片中出現的大量演員,無論是最年輕的王俊凱和任敏,或是鄭恺、苗苗、辛柏青、李晨這些稍年長的,都是數一數二的大腕;同時影片最終呈現畫面,你可以看到很多廣泛運用于歐美商業片的炫目跑酷,類似《進擊的巨人》這種飛來飛去的殺怪場面,甚至還有相近于3A遊戲動畫的、與《降臨》差不多的神秘外星人形象。

你可以褒貶這些元素混在一起是不是合理而和諧的,但首先我們得承認,這肯定不是按斤賣的散裝巧克力,是情人節禮盒包裝。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影片花絮說“王俊凱和任敏的19歲都留在了劇組”。确實,年輕演員嫩得出水。

打開盒子,你會發現裡面是水泥。很硬。

這不僅展現在影片作為科幻片,出現了大量與現實軍營相關的美術設計,比如牆壁上的大字宣傳語,更展現在陸川導演對老式軍旅片的一種迷戀上。你可以看到當科學家選擇單身赴死為隊友覺醒争取多五分鐘時,他喊的口号明顯就是緻敬《英雄兒女》的台詞。是以你明白了陸川導演曾有過9年的軍旅生涯,這不是說說而已,顯然這段成長史對他的藝術風格有強烈的塑造。而《749局》選擇在國慶檔期上映,肯定也有一種内在自豪感:“不拒犧牲的749局戰士們,消滅了零号怪獸,最終保衛了人民和家園”。這就是影片的故事核心。

于是你明白了上一部《九層妖塔》(2015),陸川導演的興趣從來不在探墓挖寶,他就是要“保家衛國消滅怪物”。而多年前當《749局》開始宣傳時,你可能還曾期待,這會是一個從國家層面上探索重大神秘現象,或走向太空與三體人激戰,或跨越時空改變國運,或解開了始皇帝遺留下的千古謎題,這樣一類的科幻片。但都不是的,核心仍然是“消滅怪物”。當然上次是地上跑的怪狼,這次是天上飛的怪鳥。按這個邏輯,之後再拍續集就可以去打怪魚——哥斯拉就是一種怪魚——我們的優勢是相比近鄰日本,我們有航空母艦這種更為強大的力量。

總之就是很軍事,很硬朗。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怪魚是可以有的。其實影片的細節中已經出現過了。

動用現實中的軍事力量去打擊想象中的怪獸,這種科幻片也有不少。好萊塢拍過《獨立日》、《超級戰艦》,把現實的飛機大炮一起拉去打外星人,都還算熱鬧。但《749局》的一大問題是,影片中的軍事基地是高度參考現實的,研究人員的談吐和作風也都有某種軍旅風格,但他們研究群組織手段卻是極為糟糕的。

為什麼這麼龐大的機構,花了30年建成了“地下工事”,“挖空了整座山”,但隻外派了一個進階科學家,以單人卧底的身份帶着最有潛力的異能武器,靠近怪物巢穴偷偷搞研究?他連個正規的科研助手都沒有,每天還要兼營開酒吧?一個坐輪椅的,忙得過來嗎?

為什麼擁有那麼多研究人員的高危軍事機構,隻配備一個戰鬥機關,連百人的連隊都不到,而他們大部分都是徒手白刃戰?即便已經知道怪物可能會出動襲擊人類,也沒有提前請求更多支援,而局長又擅自脫離指揮鍊,自己開着飛機去突突突?之前孔武有力的訓導教員“刀疤”為什麼看不見人先撤了,隻留一批文弱的研究員與怪物作戰?

最糟糕的是,749局研究了那麼多年,最後真正能投入作戰的特異人員隻有王俊凱和苗苗兩個,其他人都隻是普通士兵?而苗苗能力的最大特點是會意念移動水杯,那麼其實749隻發掘了王俊凱一個人嗎?就這樣局長還能放任他在外面飄着,最關鍵的作戰前夕還讓他“把檔案袋拿走想去哪兒去哪”?至少這個唯一的研究成果必須給轉移保護起來吧!

雖然電影情節不必都符合現實,但現在這些連正常邏輯都無法滿足。考慮到影片整體高度參考現實的外部環境和人員面貌,這些内部組織構架的細節肯定無法自圓其說。于是就變成了幼稚園看完軍事電影玩打仗遊戲——你把演員的台詞學得再像也還是小朋友過家家。

打開精美的包裝,表面是水泥,核心是空洞的。一戳就破,讓人頭痛。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環境中的大字,帶有典型的軍事機關特征,是為了強化對戰士的培養。可惜影片中的749局住着不錯的房子,管理能力卻形同兒戲。

如果完全忽視打怪物的背景,軍事機構的組織和作戰能力雲雲,《749局》又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那隻能說是王俊凱這個少年異能覺醒的故事了。大緻可以參考《X戰警》系列,比如金剛狼。一個典型的異能人員。他有對超能力的疑惑,内心痛苦的掙紮,還有外部頑敵不斷刺激他,最後他戰勝了敵人和自己,終于找到信念,變成了強力的戰鬥機器。隻是這一部分對于王俊凱飾演的角色來說,仍然是很迷惑的。

他的特異能力是生出翅膀飛來飛去嗎?那麼這部分跟他能召喚出外星飛船又有什麼聯系?而外星飛船一拼完,不用發射雷射波什麼的,直接就把怪獸秒掉了嗎?

那麼阻礙主人公召喚飛船,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是卧底科學家一直在給他喝的抑制劑?還是有一群小朋友嘲笑他像母雞,導緻他自卑不願開發自己的超能力?

這個角色真正的瓶頸似乎是對科學家群組織的不信任。他認為自己是被人利用的,是以就自暴自棄了,放任了養父科學家去死。但後來他才想起來,原來養父曾為了救自己,還弄癱瘓了。這說明大家都是愛自己的,于是能力就覺醒了。那麼說到底,主人公最大的問題是思想覺悟太差,外加還帶些青春期任性,硬要和家長老師搞對抗,總覺得别人都欠自己的。最後他想通了原來我并不缺愛啊,這個角色就成長了。

劇情不是不可以這麼編,但真這麼編,導演,咱們也太任性了吧?

《749局》:巧克力包裝的水泥

面對任性的青春期熊孩子,可能所有家長老師都是這種心情——生無可戀。

影片最後,應該是陸川導演的想法,放出了連串制作花絮,記述了影片從2018年投入拍攝,到2024年9月24日制作完成。這部投資号稱2億的影片,中間遇到過很多困難。導演斷斷續續有幾年,必須通過拍廣告籌資,以延續影片的制作。甚至獲過奧斯卡獎的攝影師,最後不拿片酬了,也要繼續幫助完成影片。大緻是這個時間和這些内容。

關于這部分,我們看到了一部影片制作的不易。也看到了陸川導演,對自己的不易十分感慨。我們無法想象他的難處和壓力有多大,也就很難評價他對于這些工作的總結,到底是過分自戀了還是尚屬自謙。

但毫無疑問,這部影片導演和編劇都是他。現在影片的種種不足,主要是他的藝術選擇。想到花的巨額經費,有那麼多大牌演員,還有專業的制作人員在環節中助力,利用這些資源拍出這樣的影片,肯定是需要自我檢讨的。

即使最不激烈地批評,那麼也必須說,這麼任性地創作,然後回過頭說“我太難了”,這是不行的。

本期編輯 邢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