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140 篇文章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在超市的貨架上,我們經常能看見琳琅滿目的食品,大多披着一層靓麗的“外衣”(包裝十分精美、有質感),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這些“外衣”款式不同,但目的相同,就是會影響我們對産品營養價值的認知。确切地說,是食品生産商和供應商不惜重金打造的營銷文案。你可能會說,一個好端端的食品怎麼變成了口中的營銷術語,太離譜了吧?

不如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下那些美麗的“外衣”?今天,我們暫且不談“零卡”、“低脂”、亦或是“無糖”這些曾經風靡市場的标簽。那“天然果味”、“額外添加維生素”、“100%天然”、“有機”。。。。。。是否有印象呢?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圖檔來源于網絡)

有時,我們所認為的含義可能并非是它實際上的含義——“外衣”的誘惑産生了作用。食品包裝上通常有描述産品營養價值的資訊(比如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這些描述不能違反規定。食品也不能宣傳有任何療效或減肥效果,但沒說不能暗示對健康的益處。是以,精明的商家會選擇在包裝上突出“鈣能促進骨骼健康”之類的術語,會讓消費者相信這些食品更健康,自然也忽視了營養成分表上的資訊,營銷的效果可謂水到渠成。

接下來,我們看下幾款特殊“外衣”

外衣一:天然果味

尤其是飲品,我們以為是含有新鮮果汁,低熱量。但實際上,用的是添加了糖的濃縮果汁。

外衣二:100%天然

我們以為是完全(因為包裝上寫了100%)由天然成分制成,無添加劑。實際上,并不意味着沒有添加劑或處理過。許多産品标注“天然”,但仍可能含有加工成分,鎖定配料表是關鍵。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圖檔來源于網絡)

外衣三:有機

有機僅僅是指生産方式,就是在生産過程中沒有使用合成化肥和農藥。不能與營養價值混淆概念。與此同時,在食品包裝上商家也會用傳統、農場、新鮮食材等這些大自然的畫面,大大激發消費者對于小而精的生産方式一種想象,賦予健康生命力。但實際上,少不了一些添加劑或是高度精緻的原材料摻入。

外衣四:額外添加維生素或膳食纖維

我們以為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每天對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需求。美國防癌協會強調了膳食纖維的重要性,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入30—40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居民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量應為25—35g。實際上,單靠食品中添加的膳食纖維或維生素根本無法取代均衡飲食,而且一件食品中添加的量可能滿足不了日常需求。故建議優先選擇全谷物、果蔬、豆類等天然食物,以確定攝入的纖維、維生素類型多樣。

外衣五:無麸質

對于需要避免麸質的人來說,這很重要,但無麸質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很多無麸質産品可能含有高糖或高脂肪成分。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圖檔來源于網絡)

營銷術語的真相,現在你看懂了嗎?是以,當我們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外衣”時,保持批判性思維、仔細閱讀成分表及營養标簽,這樣才能做到健康飲食。

作者:上海市長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長甯區衛生健康監督所)

魔法姐姐 莉莉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部分圖檔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食品包裝上的“外衣”,你看懂了嗎?——營銷術語的真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