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信部答每經問:“十四五”将大力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 在汽車、智能家居等領域開發推廣新産品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準的重要标志。

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五部門釋出《“十四五”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同日,工信部就《規劃》有關情況舉行新聞釋出會。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內建應用新高地。機器人産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作翻番。

圍繞這一主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釋出會上提問:“‘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加強礦山深部開采與重大災害防治等領域先進技術裝備創新應用,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此次《規劃》提出‘機器人+’應用行動,工信部将如何部署?”

對此,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進行了詳細解答。

工信部答每經問:“十四五”将大力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 在汽車、智能家居等領域開發推廣新産品

圖檔來源:工信部供圖

汪宏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伴随我國制造業轉型更新步伐的加快,工業機器人需求激增,應用範圍持續拓展,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由2015年的51台/萬人大幅增長到2020年的246台/萬人,達到全球平均水準的近2倍。

同時,掃地機器人、導購機器人、無人機、手術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也走進我們的生活,在家居、娛樂、醫療等領域實作了商業化應用。

“但與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國機器人應用仍顯不足,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汪宏說。

他表示,“十四五”期間,将面向産業轉型和消費更新需求,大力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重點從以下三方面發力。

首先是深耕行業應用。在已形成較大規模應用的領域,比如汽車、電子、機械、倉儲物流、智能家居等,着力開發和推廣機器人新産品,開拓高端應用市場,深入推進智能制造、智慧生活。

第二是拓展新興應用。在初步應用和潛在需求比較旺盛的領域,比如礦山、農業、電力、應急救援、醫療康複等,結合具體場景,開發機器人産品和解決方案,開展試點示範,拓展應用空間。

三是做強特色應用。在特定細分場景、環節及領域,比如衛浴、陶瓷、五金、家具等細分領域,噴釉、抛光、打磨、碼垛等關鍵環節,形成專業化、定制化解決方案并複制推廣,打造特色服務品牌,形成競争新優勢。

工信部答每經問:“十四五”将大力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 在汽車、智能家居等領域開發推廣新産品

圖檔來源: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目前,人們對更智能、更便民的機器人産品充滿期待。未來推動機器人産品創新,在哪些領域大有可為?

對此,中國機器人産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表示,機器人是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一方面,作為現代産業的關鍵裝備,機器人能夠引領産業數字化發展、智能化更新;另一方面,作為重要的生活工具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得力助手,機器人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十四五’時期,面對制造業、采礦業、建築業、農業等行業發展,以及家庭服務、公共服務、醫療健康、養老助殘、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需求,我們将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重點産品的創新及應用,推動産品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宋曉剛說。

在工業機器人方面,重點研制面向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機器人,面向半導體行業的自動搬運、智能移動與存儲等真空(潔淨)機器人,具備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産機器人,AGV、無人叉車,分揀、包裝等物流機器人,面向3C、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大負載、輕型、柔性、雙臂、移動等協作機器人,可在工作區域内任意位置移動、姿态可達、有靈活操作能力的移動操作機器人。

在服務機器人方面,重點研制果園除草、精準植保、采摘收獲、畜禽喂料、淤泥清理等農業機器人,采掘、支護、鑽孔、巡檢、重載輔助運輸等礦業機器人,建築部品部件智能化生産、混凝土澆築、裝飾裝修、構部件安裝等建築機器人,手術、護理、檢查等醫療康複機器人,助行、助浴、情感陪護等養老助殘機器人,家務、教育、娛樂等家用服務機器人,講解導引、餐飲、配送等公共服務機器人。

“在特種機器人方面,重點研制水下探測、作業、深海礦産資源開發等水下機器人,安保巡邏、反恐防暴、交通管理、邊防管理等安防機器人,消防、應急救援、安全巡檢、核工業操作等危險環境作業機器人,檢驗采樣、消毒清潔、輔助巡診查房、重症護理輔助操作等衛生防疫機器人。”宋曉剛介紹。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