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信達異動,螞蟻變局開啟?

2021年倒數第四個交易日。

聖誕節後的港股剛一開市,股價沉寂了半年的中國信達(01359)早盤突然大幅拉升,最大升幅達20%,甚至比中“當紅明星”中國中藥還要耀眼,一枝獨秀領跑港股通。

異動的原因,來源于一條公告。

12月24日,中國信達披露,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螞蟻消金”)拟增發注冊資本220億元,增資完成後注冊資本将由80億元增加至300億元,而中國信達将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時間倒回至2020年11月,螞蟻集團登陸科創闆前夕突然宣布暫緩上市。新監管檔案對其盈利結構産生重要影響,螞蟻集團将何去何從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重要議題。

時隔一年後,螞蟻集團旗下重要子公司螞蟻消金完成增資。随着央企金融企業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這是否意味着“國家隊”正式入駐螞蟻集團?“最大獨角獸”的上市之路是否已逐漸撥開迷霧?

1 國資背景機構持股比例升至27.93%

在增資以前,螞蟻消金股東也是非常豪華。

螞蟻集團持股50%,為第一大股東。南洋商業銀行是第二大股東,持股15%;第三大股東國泰世華銀行(中國)持股10%;第四大股東甯德時代持股8%;千方科技是第五大股東;中國華融和魚躍醫療各自持股4.99%。

中國信達異動,螞蟻變局開啟?

根據公告資訊,參與螞蟻消費金融本次增資擴股的企業共有6家。

螞蟻集團出資110億元,合計出資150億元,持股比例為50%,穩固其第一大股東地位。

而中國信達對螞蟻消金增資60億元,以現金方式認購20%的股份,成為螞蟻消費金融第二大股東。增資完成後,中國信達及附屬公司南洋商業銀行将合計持有24.003%的股份權益。

重慶國資委旗下渝富資本出資7.8億元,持股比例為2.6%。

“中”字頭背景的信達、南洋商行和華融,合計持股25.33%;至此,央資加上地方國資,所有國資背景機構持股比例共計27.93%。

中國信達異動,螞蟻變局開啟?

産業資本方面,大型民營企業舜宇光學出資18億元,認購6%公司股權,成為第三大股東。舜宇光學市值超過2000億港元,一直在積極探索其視覺感覺在AIoT領域的應用場景,包括人臉識别、手勢識别、眼球追蹤等,可用于刷臉支付等場景,積極與螞蟻集團在AIoT領域開展合作。

此外,網易旗下博冠科技出資13.22億元,持股比例為4.407%。網易創始人丁磊,與阿裡馬雲、舜宇葉遼甯一樣,也是中國最傑出的浙商領袖人物之一。

原第五大股東千方科技放棄認購新增注冊資本,其持股比例從7%以上被稀釋不到1.9%。

表面上看,螞蟻集團和其他所有股東股權是對半開,但千方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是阿裡網絡,與螞蟻集團同屬一脈。是以螞蟻集團實際可影響的股比或仍然超過51%。

據媒體報道,螞蟻消金增資完成後,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其中,螞蟻集團提名2名董事,持股超過5%的信達、舜宇光學各自提名1名董事,提名及薪酬委員會提名2名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董事。

監事會由5名監事組成,職工代表監事3名,股東監事2名分别由國泰世華及千方科技提名。

有媒體評論稱,信達和華融因處理國有大行等不良資産成立,實際控制人是财政部。信達提名的董事,會對資産品質、風險控制非常熟悉,這對螞蟻消金規範發展、預防金融風險,有積極作用。另外,如果國資能夠再提名一名董事,則将會對螞蟻消金有更大影響力。

2 助貸模式如何重塑仍待觀察

天風證券認為,增資的核心原因在于承接“花呗”、“借呗”消費信貸需求,但注冊資本金不足形成制約。

螞蟻消金于今年6月3日開業,将作為螞蟻集團開展消費信貸業務的經營主體,承擔起業務整改的任務。根據整改方案,螞蟻消金須在開業6個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在開業1年内有序承接作為“花呗”、“借呗”營運主體的兩家小貸公司的消費信貸業務。11月,“花呗”、“借呗”已相繼啟動品牌隔離工作,成為螞蟻消金的專屬消費信貸産品,其他金融機構全額出資的消費信貸産品則分别更新為“信用購”、“信用貸”。

螞蟻消金逐漸承接業務後,聯合貸款需受《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通知》等檔案所要求的總量及杠杆率限制。

中信證券指出,增資雖然有助于螞蟻消金更好應對目前規模瓶頸,但存量業務仍須仰賴助貸模式來消化,助貸模式如何重塑仍待觀察。

中信證券表示,消費金融公司資本充足率要求為10%,若按照個人貸款風險權重75%計算,最高杠杆倍數為13倍。螞蟻消金資本金自80億元增至300億元,其最多可承接的自營餘額自約1000億元增加至約4000億元。而若全部用于聯合貸款,則最多可以承接的“信用貸”和“信用購”餘額自約3500億元增至1.3萬億元。

按2020年6月末螞蟻集團消費貸款1.7萬億元餘額計算,至少4000億元須依賴助貸模式。考慮到初期螞蟻消金更多從事自營業務,是以需以助貸模式消化餘額應高于這一測算。中信證券預計未來螞蟻集團微貸業務的增長也将更多來自于助貸模式。

3 有望成為消費金融行業龍頭

天風證券表示,增資能顯著增強螞蟻消金的業務能力,預計将成為消費金融行業龍頭。

截至12月25日,國内共有30家消費金融公司,頭部公司招聯消金、捷信消金、平安消金注冊資本金分别為100億元、70億元、50億元,螞蟻消金在增資完成後将躍居第一并大幅領先。

根據中國信達公告,截至9月30日,螞蟻消金開業3個月以來已實作營業收入2.91億元,總資産規模達601億元。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商業模式下流量平台具備核心優勢,預計市場将保持較高的行業集中度。

預計随着增資完成,螞蟻消金的資産規模和業績将顯著提升。投資者後續不妨關注中國信達等國資背景進入後,公司業務的相關調整。

4 螞蟻集團或迎來重要變局時機

今年10月20日,螞蟻集團去年IPO注冊的一年期限正式到期。這也意味着,螞蟻集團的首次IPO之路劃上了句點。若再想上市,則需要重新送出稽核。

央企的入駐對于螞蟻集團而言也不一定是壞事。市場人士指出,在保持規範發展的前提下,螞蟻集團此後有望重新開機自身上市程序。

中信證券對此也表示,長期看,嚴監管加速産業出清,逐漸具備阿爾法基礎。财富管理和境外投資正在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盡管公司重新開機IPO未有時間表,但其仍然是金融科技行業商業模式最好的公司。

全球第一“獨角獸”螞蟻集團,或迎來重要變局時機。

本文源自智通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