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劉秀是一個非常會打仗的開國皇帝,代表作昆陽之戰。那麼這個昆陽之戰,到底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呢?

千古以來,以少勝多的戰例并不少,但由于時代的不同,社會環境的變遷,拿那些時間跨度大的戰例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昆陽之戰往上推有項羽的巨鹿之戰、韓信的井陉之戰,往下推有曹操的官渡之戰。他們之間相去差不多都是二百年左右,不過韓信的井陉之戰與昆陽之戰有些相似之處,拿兩者進行比較更具說服力。

以少勝多,首先要讨論的自然是兵力對比。《史記》中記載,韓信打完魏、代之後,與張耳将兵數萬東下井陉擊趙。司馬遷沒有寫數萬到底是幾萬,《資治通鑒》倒是給安排了三萬人。

對面的趙國部隊有多少?趙王和成安君陳餘聚兵遣将,号稱二十萬。三萬杠二十萬,大約一比七的比例。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劉秀昆陽之戰的兵力有多少呢?當初綠林軍各部四處開花,大哥劉縯領着主力大軍攻打宛城。劉秀所在的小部隊在看到王莽軍後,吓得屁滾尿流,躲進昆陽小城,此時城中的兵力有八九千人。

後來劉秀帶着幾十人突圍而走,去定陵等地尋求支援,此刻大司空王旬的圍城部隊,《東觀漢記》記載為五六萬,《後漢書》記載為十萬。

那麼定陵、郾地來了多少救兵呢?《漢書》記載:會世祖悉發郾、定陵兵數千人來救昆陽。

數千也是個約數,但從其它資料分析,應該在七八千之數。是以劉秀組織上司的昆陽之戰,兵力估計是一萬五千人靠上一點。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那麼王莽大軍的人數有多少呢?大司徒王邑、大司空王旬征發各郡兵伍,号稱百萬,會于洛陽者四十二萬人。

但行兵布陳總需要個時間,各路大軍猶如百川彙海,四十二萬是總人數。二王打到昆陽城下時隻有五六萬人,等到劉秀搬來救兵,王莽大軍又聚集了多少部隊,這個沒有确切記載。

那麼就按照最低标準,《後漢書》記錄光武突圍時的十萬吧,也正好跟韓信的一比七統一一下。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兵力對比分析完,那麼再來說一說各自的謀略。成安君陳餘身邊有一位高明謀士李左車,他曾谏言韓信乘勝而來,鋒芒不可摧,應該按兵不動,待其士氣衰落,再派一支奇兵斷其糧道,則韓張二人反手可擒。

不過陳餘是個老實人,直言用兵行詭不是君子所為,況且咱二十萬人怕個鳥甚,幹就完了。

韓信作為名将,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他早在趙軍安插了細作,聽說陳餘不使套路,便快馬加鞭來到井陉口三十裡處下寨。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而昆陽城下的王旬也是實在人,有人向他谏言,昆陽雖小卻是個頑石,不如繞道宛城,打掉了綠林軍主力,這邊也就不攻自破。但王旬大言惶惶,說自己将百萬之衆,做不到一路平推,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後來昆陽城守将被打得實在頂不住,想要開門投降,王旬覺得這樣便顯示不出手段,竟不許投降,非要憑實力打破城池。

是以韓信和劉秀遇到的對手,都犯了緻命錯誤,那便是輕敵自大。不同之處是,一個獲得了敵方資訊,一個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那麼接下來該輪到韓信的謀略了,他先派遣一萬人背水而陳,引蛇出洞,再派出兩千輕騎繞道敵後,奪城易旗,直推敵方水晶。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至于劉秀則是選擇動搖敵方軍心,用弓箭将攻破宛城的假消息射入昆陽城,一方面提升了城内守軍士氣,另一方面又使得獲知假消息的王莽部隊軍心浮躁。

但謀略是一方面,戰役的勝負還得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場,才能見出分曉。隻是以少敵多,士氣便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韓信采取的手段是背水一戰,讓士卒無路可退,置之死地而後生。等到陳餘部隊啃不下硬骨頭,帶隊回家吃飯時,突然發現老家被偷,于是軍心浮動,潰亂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韓信便兩面夾擊,如擒豬拿羊一般,輕松搞定。

而劉秀沒有這樣的條件,他隻能身先士卒,帶頭沖鋒。選取三千敢死隊,直闖二王中軍,将大司徒王邑斬于馬下,然後昆陽城守軍與定陵援軍兩路夾擊,使得王莽大軍潰退,又恰逢暴雨大至,給劉秀添了助力,一戰打崩王氏軍團。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在《漢書》中,對于這次沖營的記載很有意思。大司空王旬意氣勃發,自己帶着一萬人耀武揚威,非要和劉秀的敢死隊硬剛,還指令其餘部隊無指令不得亂動。

誰知老劉威武,鸾鈴響處便将王邑斬首,而那些沒得到指令的部隊,便眼睜睜地看着王尋被人攆着跑。

但這些記載太過人性化,有些捧高貶低的嫌疑。最符合實際的還是王邑死于亂軍之後,本就士心浮躁的王莽軍,在綠林軍的兩面夾擊下崩潰了。

再加上天氣原因,十幾萬的部隊被踩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這才有了昆陽大捷。如果沒有天氣原因,王邑估計也不會敗得這麼慘。

劉秀的昆陽之戰,是個什麼水準的作品?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有何異同

是以,最後比較一下井陉之戰和昆陽大捷。韓信是遊刃有餘,行止之間都在自己;劉秀則是大軍來襲,不拼命就得死。兇險程度老劉的高一點,同時運氣也好一點,但如果都歸咎于運氣,那就冤枉劉秀了。史書中記載的流星墜地,不知真假,而狂風暴雨也隻是錦上添花。

從昆陽之戰可以看出,劉秀在把握人心,鼓噪士氣,戰略行陳方面,可是頂尖的。但如要和韓信分出個高低,那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