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我常常在村裡走夜路,晚上沒有路燈,漆黑一片。”姚元元談起在荔波縣朝陽鎮洪江村的日子,眼中帶着光,“是以我心想,洪江的夜晚總有一天要亮起來。要有人回來,還要有更多的外面的人來這裡。”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姚元元(左)與馬麗華(右)

緣起

姚元元,畢業于英國德比大學,學習旅遊管理,碩士學位。

有5年英國就業經曆,甚至在布裡斯托機場做過餐飲部經理。回國後,在通用,聯想,惠普等世界500強擔任了十年的資深項目經理。

姚元元說起這些帶着光環的履曆都隻是一筆帶過。

她講洪江的福馬蠱布、毛南族的刺繡剪紙、留守老人小孩延續的傳統生活方式和那些被深藏在大山中的美。

“我原來勤工儉學,假期裡帶老外下鄉走村竄寨。對于外來的人,這些村寨讓他們覺得驚豔。”姚元元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村寨裡的人們并不知道他們習以為常的一切對外來的人有多大的震撼。”

從英國回來,姚元元在惠普做了世界第一台盲人電腦,又出來做了社群聾人廚房項目并獲得2015年英國大使館社會企業獎。在這些社會項目中,她産生了想要回歸貴州的想法。

“我常想,每一個貴州人都有一張身份證,但是這張身份證後面是什麼?隻是一個代表戶口地區的數字?還是一份精神圖騰核心?”經曆過多種文化的姚元元有着這樣的思考:“現在我們的下一代被外來文化碎片不停地沖擊着,我們需要建構自己的精神家園,先保持自己,然後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來感受,體驗并認同。”

從2015年底回到貴州,姚元元已經走了貴州五六百個村寨。

她的第一站是平塘毛南族卡蒲鄉卡蒲村。毛南族的刺繡藝術需要品牌,需要打響人氣,姚元元便策劃用村裡小朋友的老虎帽為原型基礎,讓毛南族婦女完成了4.9米長,3.8米高的“世界上最大的老虎帽”,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認證。名氣打了出去,村寨的婦女們有了訂單,然後企業接受到了以老虎帽為配飾的系列産業線,做帽子、鞋子。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世界上最大的老虎帽”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當代貴州期刊集團主辦的一次小型論壇上,姚元元做了毛南族的案例分享。馬麗華,即将上任的黔南荔波朝陽鎮洪江村駐村第一書記,聽完後主動找到了姚元元,邀請她一起去洪江村。馬麗華上任洪江第三天,姚元元就一路跟了去。

村寨

根據2014年的資料,洪江村在冊精準貧困戶168戶651人,是國家級貧困縣荔波的一類貧困村(極貧村)。洪江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耕地面積少平均耕地不足一畝。村莊環境髒亂垃圾,村寨道路狹窄,沒有商店,沒有銀行,沒有郵局,甚至沒有小賣部,村中洪江國小裡隻有有30個小朋友。村委極小,在一個兩層小破樓裡面,沒有衛生間,剛開始的時候姚元元和馬麗華與她們的團隊甚至住在自帶的帳篷裡。姚元元學會了砍柴,每日裡在土坑中生起火堆,才能驅逐掉山中的濕氣入睡。忍受着現代都市無法想象的困苦,她們在洪江紮下了根。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洪江村舊貌

“如果你不去發掘,洪江就是一個普通的貧困村。”姚元元與馬麗華走過村裡每戶人家,摸過村裡的每一磚一瓦。

福馬是洪江村中老屋的亮點。每戶人家的堂屋裡,都有供奉祖先的地方,都貼有帶着“馬”的畫符。上書不盡相同,又有相似的三五個字,多次尋訪,得知算是這戶人家最簡單的族譜,共同點是暗含尊老愛幼。最多的自然是“福”字,家和萬事興,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信奉。這就是“福馬”文化的胚胎吧?

“我屬馬,馬姐(馬麗華)姓馬,雙馬福馬,福馬确實帶來了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藝術家們。”姚元元笑着說道。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福馬

蠱又名陽蟲,村中四歲以下的小朋友,身上都會戴一個小塑膠瓶,小瓶子裡面養着小黑蟲。傳說小孩陽氣不足或者胃疼的時候,吃三個黑色的小蟲子就立馬好了。陽蟲從家裡面一代代傳下來的,放在瓶子裡,喂食玉米,幹面條,包谷花,便可繁衍傳承。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洪江村的孩子左臂上挂着裝陽蟲的小塑膠瓶

布則是荔波花布,色澤以藍白為主,圖案以格子條塊為主,純天然的植物,純自然的手工制作。姚元元與她的團隊挨家挨戶走訪,采集布紋祥,記錄制作工藝,也記錄制布村民的故事。村中的婦女大都沿襲傳統,自己種一小塊棉花田,收成去籽,紡線織布,染色。在來到洪江前,姚元元的團隊已用兩年時間,在貴州少數民族村子采集到28種不同土布布樣,每一款産品的生産過程,從棉花到紡線,從染制到紡織,都有不同的參數記錄。經過采集和記錄後,洪江村僅憑個人記憶和智慧傳承的貴州少數民族布藝手工藝,有了身份證。也成了大資料貴州不可或缺的本地細節。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洪江村民與布

産業

“我們一定要發聲,要在世界級的舞台上發聲,要shout out,要讓人看到你的東西。當你的文化與精神被看到,你的東西會賣不出去嗎?為什麼你的布要賣到140元一匹?你要講你的故事,你要告訴别人這些布是怎樣來的,他們的紋飾背後有怎樣的傳承,每個針腳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怎樣的辛勞,怎樣厚重的曆史,你要讓别人相信你東西的價值,認同你的文化,才能認同你的産品,認同你的品牌。”姚元元說道。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參加英國國家布藝展

“好的品牌會講述他們所倡導的理念,人民選擇品牌是對品牌的價值觀與理念産生了共鳴。我們需要講好我們的故事,讓人對貴州的生活方式,物産,精神生活産生向往,留在對貴州的向往中,把公域的流量留在貴州的私域,這樣就算他們不來貴州,也會消費貴州的東西。”

2017年初,姚元元團隊将洪江布依族風情帶到英國,參加國際布藝節,獲得了海外最佳布藝展獎,為洪江赢得了第一份國際範圍的聲譽。為洪江村婦女帶來織布訂單的同時,姚元元進一步提出建立以福馬蠱布為布依族特色文化底蘊的國際營地,倡導進行美學體驗,農耕文化,藝術再更新的藝術家共創概念。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在規劃中,姚元元着重展現布依族溯源與福馬元素,以及布依族生活與建築之美。《華陽國志》中記載南盤江,北盤江,江水河流域都是布依族先民濮越人的發祥地,江河為藍,同時洪江村的布也為藍色,便決定洪江村的設計以藍色主基調。洪江村的美展現在細節,染布落地窗簾與架高的陽光屋頂形成了這裡的風景。布依族的生活習慣讓他們希望有晾曬稻谷和存儲稻谷的地方,姚元元便在布依族杆欄屋結構的頂上特别設計了擡高架空的陽光屋頂,白天的時候陽光可以進來,便于溫暖幹燥儲物同時兼顧經營場所需求。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改建中的洪江村房屋

“我的心願便是讓晚上的洪江村戶戶亮起來,将來回歸的打工的村民經營自己家民宿和農家接待的時候,他們可以在陽光房上面擺放餐桌,面對美麗的稻田。他們可以在陽光房的窗戶上貼上自家特色,賣豆腐豆漿的貼原種黃豆,然後賣酒的可以貼酒坊剪紙。”姚元元說道。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洪江村新貌

洪江村成了網紅村。著名藝術批評家賈方舟、當代藝術家李向明、中央美院藝術家崔國泰等來自國内外的藝術家,齊聚洪江進行藝術創作,村中先後舉辦“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之2020洪江論壇暨洪江當代藝術邀請展”“寫生中國走進洪江”“國際動漫走進洪江藝術展”等大型藝術活動,中央、省及州媒體平台已報道100餘次,先後吸引美國、法國、德.國、瑞典等國内外藝術家到訪,寶馬中國首席代表、瑞士人孔安德來了,每次臨走,會帶上一麻袋洪江花布。電影導演劉小甯來了。這位有貴州情節、拍過貴州題材電影的中青年人,一到洪江就欲罷不能。一下子認養了5棟宅子。打算分門别類打造成各類電影工作室。畫家來了,詩人來了,劇作家來了。

到2021年,吸引來洪江的藝術家有108人,改造建修複老房48棟,接待遊客7萬人次,旅遊年收入300萬元,旅遊帶動村民就業173人,基本建成15個藝術家工作室、六十四家民宿客棧,2020年已經全部全村脫貧。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不僅如此,洪江村還入選了世界旅遊聯盟聯合世界銀行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釋出的《2021世界旅遊聯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案例》,該書被列入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配套活動之一。在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中,計劃展出占地三百平米的“共美·共在·共命·共興”貴州洪江文化·美的教育主題推廣。

未來

姚元元希望能夠政府能夠開放更多的機會與平台出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隻要他們留時間在這裡,一百個,一千個團隊,總會作出東西來,而作出的東西就是植根于貴州的企業與品牌。”

她還想将洪江的模式推廣到更多的地方,更多的領域裡,比如酒,比如茶。“茶農的生活方式便是一筆巨大的文化财富,貴州應當诠釋出茶的相關文化産業。貴州很多東西很好,但沒有品牌,隻能作為基礎原材料供應商,品牌的溢價便留不在貴州。”

“文化先行,生态打底,産業融合。我希望将案例複制出去,在貴州鄉村振興的答卷中有自己的一份答案。同時将開發出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研學産業,并由此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談起之後的計劃時,姚元元說道,“研學是在地文化内容發掘整理後的輸出形式,是讓人認同在地文化的方式,也是建立精神家園的途徑。我希望推動整個貴州省的研學,讓更多的下一代人來到貴州,體會貴州,愛上貴州。貴州乃至全國的下一代人都能來這裡研學,來這裡獲得屬于他們的精神家園。”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點亮

《2021世界旅遊聯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案例》洪江村篇的摘要中這樣寫道:貴州荔波縣洪江村結合村落資源提煉出了“非遺洪江、藝術洪江、匠人洪江、生态洪江”的發展定位。圍繞廢舊房、閑置地.貧困戶做文章,實作了廢舊房變身文創房、閑置地變身生财地、貧困戶變身示範戶、從“空心村”向網紅村的蛻變。洪江村以鄉土文化為靈魂,以鄉村田園為圖景,以生态農業為基礎,以藝術扶貧為抓手,以旅遊富民為目标,以村民閑置老房和傳統村落遺存為媒介,探索出了一條藝術扶貧新路徑。

這是一份贊許,也是一份階段總結。姚元元來時,洪江的夜漆黑而寂靜。今日,洪江的夜裡燈火如繁星。

本網記者:龔國熹

一審:丁憐

二審:李蓓

三審:王幸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