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我常常在村里走夜路,晚上没有路灯,漆黑一片。”姚元元谈起在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的日子,眼中带着光,“所以我心想,洪江的夜晚总有一天要亮起来。要有人回来,还要有更多的外面的人来这里。”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姚元元(左)与马丽华(右)

缘起

姚元元,毕业于英国德比大学,学习旅游管理,硕士学位。

有5年英国就业经历,甚至在布里斯托机场做过餐饮部经理。回国后,在通用,联想,惠普等世界500强担任了十年的资深项目经理。

姚元元说起这些带着光环的履历都只是一笔带过。

她讲洪江的福马蛊布、毛南族的刺绣剪纸、留守老人小孩延续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那些被深藏在大山中的美。

“我原来勤工俭学,假期里带老外下乡走村窜寨。对于外来的人,这些村寨让他们觉得惊艳。”姚元元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村寨里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习以为常的一切对外来的人有多大的震撼。”

从英国回来,姚元元在惠普做了世界第一台盲人电脑,又出来做了社区聋人厨房项目并获得2015年英国大使馆社会企业奖。在这些社会项目中,她产生了想要回归贵州的想法。

“我常想,每一个贵州人都有一张身份证,但是这张身份证后面是什么?只是一个代表户口地区的数字?还是一份精神图腾内核?”经历过多种文化的姚元元有着这样的思考:“现在我们的下一代被外来文化碎片不停地冲击着,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先保持自己,然后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来感受,体验并认同。”

从2015年底回到贵州,姚元元已经走了贵州五六百个村寨。

她的第一站是平塘毛南族卡蒲乡卡蒲村。毛南族的刺绣艺术需要品牌,需要打响人气,姚元元便策划用村里小朋友的老虎帽为原型基础,让毛南族妇女完成了4.9米长,3.8米高的“世界上最大的老虎帽”,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认证。名气打了出去,村寨的妇女们有了订单,然后企业接受到了以老虎帽为配饰的系列产业线,做帽子、鞋子。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世界上最大的老虎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当代贵州期刊集团主办的一次小型论坛上,姚元元做了毛南族的案例分享。马丽华,即将上任的黔南荔波朝阳镇洪江村驻村第一书记,听完后主动找到了姚元元,邀请她一起去洪江村。马丽华上任洪江第三天,姚元元就一路跟了去。

村寨

根据2014年的数据,洪江村在册精准贫困户168户651人,是国家级贫困县荔波的一类贫困村(极贫村)。洪江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耕地面积少平均耕地不足一亩。村庄环境脏乱垃圾,村寨道路狭窄,没有商店,没有银行,没有邮局,甚至没有小卖部,村中洪江小学里只有有30个小朋友。村委极小,在一个两层小破楼里面,没有卫生间,刚开始的时候姚元元和马丽华与她们的团队甚至住在自带的帐篷里。姚元元学会了砍柴,每日里在土坑中生起火堆,才能驱逐掉山中的湿气入睡。忍受着现代都市无法想象的困苦,她们在洪江扎下了根。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洪江村旧貌

“如果你不去发掘,洪江就是一个普通的贫困村。”姚元元与马丽华走过村里每户人家,摸过村里的每一砖一瓦。

福马是洪江村中老屋的亮点。每户人家的堂屋里,都有供奉祖先的地方,都贴有带着“马”的画符。上书不尽相同,又有相似的三五个字,多次寻访,得知算是这户人家最简单的族谱,共同点是暗含尊老爱幼。最多的自然是“福”字,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奉。这就是“福马”文化的胚胎吧?

“我属马,马姐(马丽华)姓马,双马福马,福马确实带来了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们。”姚元元笑着说道。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福马

蛊又名阳虫,村中四岁以下的小朋友,身上都会戴一个小塑料瓶,小瓶子里面养着小黑虫。传说小孩阳气不足或者胃疼的时候,吃三个黑色的小虫子就立马好了。阳虫从家里面一代代传下来的,放在瓶子里,喂食玉米,干面条,包谷花,便可繁衍传承。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洪江村的孩子左臂上挂着装阳虫的小塑料瓶

布则是荔波花布,色泽以蓝白为主,图案以格子条块为主,纯天然的植物,纯自然的手工制作。姚元元与她的团队挨家挨户走访,采集布纹祥,记录制作工艺,也记录制布村民的故事。村中的妇女大都沿袭传统,自己种一小块棉花田,收成去籽,纺线织布,染色。在来到洪江前,姚元元的团队已用两年时间,在贵州少数民族村子采集到28种不同土布布样,每一款产品的生产过程,从棉花到纺线,从染制到纺织,都有不同的参数记录。经过采集和记录后,洪江村仅凭个人记忆和智慧传承的贵州少数民族布艺手工艺,有了身份证。也成了大数据贵州不可或缺的本地细节。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洪江村民与布

产业

“我们一定要发声,要在世界级的舞台上发声,要shout out,要让人看到你的东西。当你的文化与精神被看到,你的东西会卖不出去吗?为什么你的布要卖到140元一匹?你要讲你的故事,你要告诉别人这些布是怎样来的,他们的纹饰背后有怎样的传承,每个针脚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辛劳,怎样厚重的历史,你要让别人相信你东西的价值,认同你的文化,才能认同你的产品,认同你的品牌。”姚元元说道。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参加英国国家布艺展

“好的品牌会讲述他们所倡导的理念,人民选择品牌是对品牌的价值观与理念产生了共鸣。我们需要讲好我们的故事,让人对贵州的生活方式,物产,精神生活产生向往,留在对贵州的向往中,把公域的流量留在贵州的私域,这样就算他们不来贵州,也会消费贵州的东西。”

2017年初,姚元元团队将洪江布依族风情带到英国,参加国际布艺节,获得了海外最佳布艺展奖,为洪江赢得了第一份国际范围的声誉。为洪江村妇女带来织布订单的同时,姚元元进一步提出建立以福马蛊布为布依族特色文化底蕴的国际营地,倡导进行美学体验,农耕文化,艺术再升级的艺术家共创概念。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在规划中,姚元元着重体现布依族溯源与福马元素,以及布依族生活与建筑之美。《华阳国志》中记载南盘江,北盘江,江水河流域都是布依族先民濮越人的发祥地,江河为蓝,同时洪江村的布也为蓝色,便决定洪江村的设计以蓝色主基调。洪江村的美体现在细节,染布落地窗帘与架高的阳光屋顶形成了这里的风景。布依族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希望有晾晒稻谷和存储稻谷的地方,姚元元便在布依族杆栏屋结构的顶上特别设计了抬高架空的阳光屋顶,白天的时候阳光可以进来,便于温暖干燥储物同时兼顾经营场所需求。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改建中的洪江村房屋

“我的心愿便是让晚上的洪江村户户亮起来,将来回归的打工的村民经营自己家民宿和农家接待的时候,他们可以在阳光房上面摆放餐桌,面对美丽的稻田。他们可以在阳光房的窗户上贴上自家特色,卖豆腐豆浆的贴原种黄豆,然后卖酒的可以贴酒坊剪纸。”姚元元说道。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洪江村新貌

洪江村成了网红村。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当代艺术家李向明、中央美院艺术家崔国泰等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齐聚洪江进行艺术创作,村中先后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之2020洪江论坛暨洪江当代艺术邀请展”“写生中国走进洪江”“国际动漫走进洪江艺术展”等大型艺术活动,中央、省及州媒体平台已报道100余次,先后吸引美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国内外艺术家到访,宝马中国首席代表、瑞士人孔安德来了,每次临走,会带上一麻袋洪江花布。电影导演刘小宁来了。这位有贵州情节、拍过贵州题材电影的中青年人,一到洪江就欲罢不能。一下子认养了5栋宅子。打算分门别类打造成各类电影工作室。画家来了,诗人来了,剧作家来了。

到2021年,吸引来洪江的艺术家有108人,改造建修复老房48栋,接待游客7万人次,旅游年收入300万元,旅游带动村民就业173人,基本建成15个艺术家工作室、六十四家民宿客栈,2020年已经全部全村脱贫。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不仅如此,洪江村还入选了世界旅游联盟联合世界银行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发布的《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该书被列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配套活动之一。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中,计划展出占地三百平米的“共美·共在·共命·共兴”贵州洪江文化·美的教育主题推广。

未来

姚元元希望能够政府能够开放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出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只要他们留时间在这里,一百个,一千个团队,总会作出东西来,而作出的东西就是植根于贵州的企业与品牌。”

她还想将洪江的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方,更多的领域里,比如酒,比如茶。“茶农的生活方式便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贵州应当诠释出茶的相关文化产业。贵州很多东西很好,但没有品牌,只能作为基础原材料供应商,品牌的溢价便留不在贵州。”

“文化先行,生态打底,产业融合。我希望将案例复制出去,在贵州乡村振兴的答卷中有自己的一份答案。同时将开发出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研学产业,并由此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谈起之后的计划时,姚元元说道,“研学是在地文化内容发掘整理后的输出形式,是让人认同在地文化的方式,也是建立精神家园的途径。我希望推动整个贵州省的研学,让更多的下一代人来到贵州,体会贵州,爱上贵州。贵州乃至全国的下一代人都能来这里研学,来这里获得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姚元元:把空心村的夜晚点亮

《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洪江村篇的摘要中这样写道:贵州荔波县洪江村结合村落资源提炼出了“非遗洪江、艺术洪江、匠人洪江、生态洪江”的发展定位。围绕废旧房、闲置地.贫困户做文章,实现了废旧房变身文创房、闲置地变身生财地、贫困户变身示范户、从“空心村”向网红村的蜕变。洪江村以乡土文化为灵魂,以乡村田园为图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艺术扶贫为抓手,以旅游富民为目标,以村民闲置老房和传统村落遗存为媒介,探索出了一条艺术扶贫新路径。

这是一份赞许,也是一份阶段总结。姚元元来时,洪江的夜漆黑而寂静。今日,洪江的夜里灯火如繁星。

本网记者:龚国熹

一审:丁憐

二审:李蓓

三审:王幸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