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07處 成都完成水文化遺産資源普查

1507處 成都完成水文化遺産資源普查

江渎神銅像

記者昨日從市水務局獲悉,市水務局自今年6月開展成都市水文化遺産資源普查及相關工作,由四川省地礦局物探隊作為技術支撐,組建專業隊伍,目前已完成對全市23個區(市)縣14335平方千米的普查工作。

本次水文化遺産資源普查分為2個主類、7個亞類、21個基本類型,截至目前,共查明水文化遺産資源1507處,其中物質類水文化遺産資源1165處,非物質類水文化遺産資源342處。按照各區(市)縣分區域進行普查成果與特色分析,各地資源特征明顯,時空分布上呈現出西多東少的分布特點。

據普查組負責人介紹,普查工作成果豐碩,期間發現了許多有意義的資源。如“四渎之首”江渎廟遺址,與杭州良渚水利遺址同為史前最早水利遺址的紅橋村護岸遺址,中國最早的四座水電站之一貫子山(玉虹橋)水電站,全國唯一的水事衙門三縣衙門,飽含地方故事的東部新區海螺古橋群等,每一處都展現出成都深厚的治水傳統,講述着屬于成都的水文化故事。

圍繞資源特點,重點篩選出江渎廟、浣花遊江、文脈堰等20處具備利用潛力的特色資源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具體利用建議。同時建立智慧水務平台水文化闆塊,智慧化展示海量水文化遺産資源資料。

目前,成都市正在向省上申報《成都市水文化遺産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地方标準。(記者 白洋 李菲菲 受訪者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