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佐隻能帶3000兵,為何日本人争着當大佐也不做少将?原因很簡單

如果有喜歡看抗日劇的朋友一定會發現,在日本的軍官中“大佐”是經常出現的一個角色,而且每次出現都幾乎是扮演着部隊中最為重要的人。往往是都是騎着高頭大馬,身邊一群士兵擁護着,看起來很是威風。但是我們知道,大佐并不是日本軍中最高的官職。

大佐隻能帶3000兵,為何日本人争着當大佐也不做少将?原因很簡單

在二戰期間,日本的軍銜以此分布為:最高的是大将也就是總軍司令、然後是方面軍司令中将、方面軍司令、軍司令、師團長少将、然後才是大佐。

後邊的則是聯隊長、師團參謀長中佐、大隊長少佐、大隊長大尉、中隊長中尉、中隊長少尉、小隊長準尉、小隊副曹長、分隊長軍曹、分隊長伍長、分隊副。

大佐的排名在大将還有中将以及少将之後,在大佐下面還分布的許多的職位。可以看出來大佐應該是一個不小的官職,但也不是最大。可是為何很多日本人甯願争着當大佐也不做少将呢?

大佐隻能帶3000兵,為何日本人争着當大佐也不做少将?原因很簡單

這個就要從“大佐”這個職位的稱呼說起了,我們知道,日本的許多文化都是從中國的引用過去的。 公元603年,日本天皇第一次派遣了使者來到了中國,當時的中國正值唐朝時期。日本人來到中國後将一系列的先進文化帶回了日本。

出了文化和科學技術之外,還有一些官僚管理制度等。他們按照唐朝的制度來分封百官,其中便出現了一個極為特殊的官職“佐”,即輔佐的一個官職。在唐朝一般為副官所用,日本便沿用了這個稱謂。

大佐隻能帶3000兵,為何日本人争着當大佐也不做少将?原因很簡單

在二戰期間,大佐這個官職可以擔任的職務十分的豐富,有聯隊長、旅團參謀長、師團參謀長等等。首先在統兵上,日本大佐通常統帥的是一個連聯隊,日本的步兵聯隊人數大概在3000人左右。

這3000人的聯隊全由大佐所率領,即可以單獨的攻城掠地,又能夠配合其他的聯隊進行大會戰,可謂是遊刃有餘。是以日軍大佐是極為重要的一個軍職,需要具備極為優秀的軍事素養才能擔任。

大佐隻能帶3000兵,為何日本人争着當大佐也不做少将?原因很簡單

而且同樣是大佐,擔任不同的官職,實權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師團參謀長這個官職,便是在師團長 也就是中将身邊工作的,雖然職位是大佐但是實際權利卻要比少将還要更大,就算不是師團參謀長,少将也管不了大佐。因為日軍的聯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級作戰機關,而這些聯隊便都由大佐來管轄的。

大佐隻能帶3000兵,為何日本人争着當大佐也不做少将?原因很簡單

中國戰場上那些有名的戰鬥,大都是以聯隊為機關台兒莊戰役中,中國軍隊要對付的敵人,其實主要就兩支,一支是濑谷支隊,一支是坂本支隊,而這兩個支隊的支隊長,恰恰也都是大佐級别的。再比如說九一八事變,實際上便是關東軍進階參謀版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策劃的,而他們都是大佐的官銜。可以說大佐在日軍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日本人都争着當大佐也不願當少将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