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講好重慶英才故事丨馮明明:喜歡重慶幹事創業的氛圍,很有發展前景

他帶領團隊組建“薄膜半導體液晶顯示器件重點實驗室”,在8.6代大尺寸高端顯示面闆綠色工藝創新與內建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通過水循環利用和節約,讓用水量每天至少節約4000噸,年節約用電5780萬度電,帶領着工廠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講好重慶英才故事丨馮明明:喜歡重慶幹事創業的氛圍,很有發展前景

他就是重慶先進光電顯示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馮明明,于2019年入選了第一批重慶英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學成歸來為家鄉顯示産業貢獻力量

馮明明是半導體光電器件和雷射光學理學博士。從事的研究工作是Quantum Dot量子點半導體材料和由這種材料構成的光電件。由于其開拓性的工作,博士畢業後,他被海外研究院聘任為研究員。

學成回國投入家鄉建設

2012年,馮明明辭去海外研究院的工作,毅然選擇回到祖國,回到重慶,加入到家鄉的顯示産業建設中。

“我很喜歡這裡幹事創業的氛圍,很有發展前景!”

馮明明說,2017年他在巴南區和惠科金渝光電科技公司的邀請下,加入了重慶先進光電顯示技術研究院。

“我以前就了解過這個項目,團隊的拼勁讓人很有動力。”

擁有了研究院這個平台,馮明明如魚得水,讓專業技能得到了充分施展。

他帶領團隊組建“薄膜半導體液晶顯示器件重點實驗室”,獲得了“重慶市新型研發機構”稱号。

顯示面闆這種高端制造技術,在國内也是近10多年才大規模發展起來的,相關的配套企業在國内還不完善,重慶惠科給馮明明一個工作方向:顯示面闆供應鍊的安全和技術合作。為進一步了解國内供應鍊企業的技術實力,馮明明開始了實地考察、技術交流、産品試制的艱辛曆程。

在馮明明的帶領下,初步建立了國内供應商合作體系,技術合作也逐漸深入起來。在玻璃基闆領域,參與建設國家玻璃新材料國家創新中心,代表惠科出任董事。重慶惠科金渝光電聯合相關企業,共同申請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為供應鍊國産化和供應鍊安全做出努力。

“這裡有我的夢想”

2018年,馮明明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承擔了國家工信部8.6代大尺寸高端顯示面闆綠色關鍵工藝系統內建項目。該項目要求通過運用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整合綠色裝置,建構綠色制造工廠,以更低的能源消耗、資源消耗,生産更高性能的産品。

通過産學研聯合攻關,重慶惠科金渝光電内部研發、制造、廠務等多部門協同工作,在項目實施2年多時間裡,馮明明和團隊攻克了5大任務。循環利用生産輔助物料,可達到94%,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水循環利用和節約用水,每天至少減少4000噸;節約能耗,年節約用電5780萬度電,折合約2.3萬噸标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萬噸。重慶惠科金渝光電也是以通過國家工信部稽核,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重慶政府巴心巴腸為人才服務,讓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追逐夢想。”

近年來,重慶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積極開展人才工作創新探索,實施引育雙驅人才隊伍建設舉措,帶動科技創新不斷實作突破,有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以巴南區為例,就出台《引進緊缺人才若幹優惠政策》,幫助人才安家落戶;出台《高技能人才培養激勵暫行辦法》,營造人才培育環境;出台《科技創新扶持暫行辦法》,激勵人才積極作為……

“不想離開巴南,這裡有我的夢想。”

學成歸來已有9年,馮明明一直從事着前沿科技的研發應用。他說,在巴南,幹事創業的氛圍很濃厚,未來的前景和發展讓自己充滿了幹勁,也讓自己所學的知識得到了發揮,他想一直紮根巴南。

上遊新聞記者 王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