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71年,海盜的一份“告密信”,為何導緻奧斯曼帝國入歐失敗?

常年戰亂的中東,看起來似乎完全不是歐洲各國的對手,但在曆史中,中東地區崛起的大國,曾經不止一次威脅到了歐洲各國,歐洲各國直接被按在地闆上,隻能看中東強國的臉色。歐洲各國以及他們的信仰甚至一度被逼到絕境,差點就被完全淹沒在曆史更疊的潮流中。

1571年,海盜的一份“告密信”,為何導緻奧斯曼帝國入歐失敗?

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的奧斯曼帝國崛起之後,這個橫卧在歐洲南部的超級大國,差點将整個地中海都變成自己的内陸海。而整合了伊斯蘭教國家的奧斯曼帝國,對于信奉天主教的歐洲來說,就是一個已經提起刀時刻準備入侵的暴徒。

巅峰時期的奧斯曼帝國不僅保持了足夠強大的軍事作戰能力,其基于信仰的統治也讓奧斯曼帝國上下擰成了一股繩,而歐洲國家顯然沒有如此的凝聚力,相比于奧斯曼更像是一盤散沙。

1571年,海盜的一份“告密信”,為何導緻奧斯曼帝國入歐失敗?

是以在奧斯曼帝國吞并了拜占庭,打通了通向歐洲的“任督二脈”之後,歐洲國家對于奧斯曼帝國的恐懼心理達到了頂點,尤其是靠近奧斯曼帝國的歐洲國家,整日都生活在被入侵的恐懼中。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想要入歐的奧斯曼帝國急需一個掀起戰争理由。而位于奧斯曼帝國南部,地中海國家塞普勒斯卻在此時向奧斯曼提出了“援助”的請求,請求奧斯曼帝國出兵保護他們不受歐洲的侵害。

1571年,海盜的一份“告密信”,為何導緻奧斯曼帝國入歐失敗?

瞌睡了正好有人送枕頭,随後奧斯曼帝國就出動了幾萬名士兵進駐該國,強勢驅趕歐洲天主教國家在該國的勢力。本就恐懼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頓時亂成一團,他們認為這就是奧斯曼帝國入侵歐洲的信号。

事實上也确實如此,奧斯曼帝國在塞普勒斯部署兵力的時候,也在地中海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打算一舉擊潰可能到來的歐洲軍隊,掃清侵略歐洲的障礙。

1571年,海盜的一份“告密信”,為何導緻奧斯曼帝國入歐失敗?

1571年,在教皇的牽頭下,歐洲各國出動了軍隊組成了平息奧斯曼之亂的歐洲聯軍。聯軍擁有超過200艘的戰艦,搭載了約6萬名的士兵。收到歐洲聯軍要進攻自己的消息後,奧斯曼帝國馬上組織力量。雖然奧斯曼帝國組織了280艘戰艦,召集了8萬名左右的士兵,在兵力上占優,但是該國還是有一個緻命的問題,就是軍隊的不穩定。

當時奧斯曼帝國軍中有大量的海盜,而海盜與正規軍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沖突。沖突的積累,讓海盜養成了向奧斯曼蘇丹“打小報告”的習慣,一有看不慣的事情,就積極向蘇丹“告密”。也正是因為海盜的“告密”,奧斯曼帝國的精心設伏才全部被毀。

1571年,海盜的一份“告密信”,為何導緻奧斯曼帝國入歐失敗?

當時奧斯曼帝國的指揮官,知道自己海戰的本事不強,是以沒有打算與歐洲聯軍正面硬剛,而是選擇将軍隊藏在了勒班托海峽内,打算利用海上多變的天氣伏擊陣營大亂的歐洲聯軍。

但是海盜可看不到這種打法,一力主張正面硬剛。在被指揮官拒絕後,海盜就向蘇丹告密指揮官避戰不敢打,丢了奧斯曼帝國的臉。暴怒之下的蘇丹要求指揮官馬上出海作戰。而這份“告密信”也被歐洲獲知,得知奧斯曼海軍的藏身處,随即趕往圍剿。不擅長海戰的奧斯曼帝國最終還是沒能戰勝歐洲,徹底失去了入主歐洲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