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聽多了豐田加價銷售的消息,很難想象居然還有它賣不出去的車。這不是車知事在搞事,豐田推出的淩尚,連續幾個月來的銷量竟然隻在幾百台中徘徊。相比起那些月銷超過萬輛的“兄弟姐妹們”,淩尚活得确實太慘了。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作為豐田進軍A+級市場的全新車型,淩尚最開始亮相的陣仗搞得還是很大,它與亞洲獅組成的“雙車政策”,彼時被視為大衆速騰的有力競争對手。不過再回看當初大家寄予的“豪言壯語”,如今車知事隻替淩尚感到尴尬,搞不過别人就不說了,一個月才幾百台的銷量,真的讓人懷疑它是否是豐田車了!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衆所周知,豐田在國内還是很受歡迎的,在同級别同價位車型中,它的保值率、品質都是數一數二的,雖然在配置以及用料上不及國産車,但這也是合資車的通病了,而這些原因也并不影響豐田車的熱銷,甚至好多車型還需要加價才能買,比如當下很火的賽那。對比下來,淩尚的表現似乎就不是“親生的”,那它到底又做錯了什麼?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首先,這款中國特供車并未讓人看到新意,說它是拉長後的雷淩也不為過。不僅外觀設計與雷淩十分相似,同時在内飾設計上也相差不大,除了大量的皮革包裹增加了一些檔次感之外,毫無新鮮感的風格,讓人一度懷疑是不是設計師偷了懶。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其次,淩尚的車身尺寸也被人诟病。作為A+級車型,淩尚的空間表現一定是要比A級車更好的,而從軸距上入手的話,淩尚的優勢非常明顯,2750mm的軸距與速騰還要多出19mm。可壞就壞在軸距加長後,淩尚的車寬并無變化,和雷淩一緻保持在1780mm,這就讓人很難受了,因為後排的空間僅僅是腿部有所增加,一旦要坐三個人空間還是雞肋。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不過更重要的是,淩尚的定價可不便宜。或許是此前的各種加價銷售給了豐田足夠的信心,這樣一款A+級轎車的起售價直接達到了14.88萬元,比速騰的起售價都要多出1萬多。要知道,速騰本身在終端市場中就有不小的優惠,不到10萬的裸車價很有吸引力,而成本效益也是它能夠月月賣得這麼好的重要原因。

堪稱最尴尬的豐田車!每月銷量不過千,它到底做錯了什麼?

反觀淩尚,非但沒有在産品力上完全與雷淩區分開來,反而利用高一級别的定位直接多出幾萬塊來。而且你一個中國特供車型,本身也沒有在海外征戰的優秀曆史,沒有曆史沉澱就沒有情懷,那消費者憑什麼來買這麼貴的你?

寫在最後

說白了,淩尚之是以賣得不好,主要還是價格問題。而豐田想要割韭菜,也不是這樣逮着人薅的。如今的國人可不是傻子,隻看着一個牛頭标就樂呵呵買了,随着市場中越來越多的強勁對手出現,消費者可選擇的餘地也更豐富。而淩尚如此尴尬的境地也讓豐田明白一個道理:中國消費者的錢不好賺。

“圖檔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