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一聊太平天國的婚姻制度

婚姻,曆來都是人生之重要大事,《易經》有雲:“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肯定了婚姻對人生、社會之重要性;有了婚姻,人類社會才得以繁衍生息,經久不衰。古代中國,男性在婚姻制度中占據主導地位,“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多妾”制等婚姻制度相當流行。西漢著名學者桓寬言:“及後世,士一妾,大夫二妾,諸侯則九女,如是而已”,可知“一夫多妻”制在封建時代相當流行。太平天國運動,史上規模最大之反封建起義,從各個方面均沖擊了封建社會之統治秩序,包括婚姻制度。太平天國婚姻制度,在洪秀全、楊秀清等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中有所展現,并作詳細規定。在此,筆者就來聊一聊太平天國的婚姻制度。

聊一聊太平天國的婚姻制度

首先,婚姻生活很幸福,大夥都很向往,你能感受到什麼叫做“尊嚴”。洪秀全鬧革命時,借助西方基督教之中國版拜上帝教,并将其婚姻制度引進來,加以貫徹落實。基督教之基本精神就是追求平等、自由,在此基礎上,婚姻制度隻能是玩“一夫一妻”制,男女彼此平等,互相尊重。“一夫一妻”制,這絕對一偉大創舉,是對兩千餘年封建時代婚姻制度之巨大沖擊,它從法律上肯定了男女之間是平等的,婚姻也是平等;你不抛棄我,而我也定不負你。

“一夫一妻”制婚姻,這是男女平等之最基本表現,符合時代潮流,也符合人文主義之精神核心。基于此,太平天國對“寡婦再嫁”此種在封建時代被視為大逆不道,有違倫理綱常之事,自然是抛棄,且鼓勵寡婦再次改嫁,勇敢地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宋明理學家強調:“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在家從父,嫁夫則從夫”;更有甚者言:“嫁雞随雞,嫁狗随狗”。可知,封建時代之女性沒有追求幸福之權力,寡婦則更不敢言“幸福”,隻能逆來順受了。

聊一聊太平天國的婚姻制度

幸福,有時不隻是“一夫一妻”,也不隻是“寡婦再嫁”,而是能毫無阻礙地“結婚”,組建屬于自己的家庭。那麼,是什麼阻礙了小家庭之組建呢?答案就是财産、禮儀,以及“門當戶對”等觀念,而财産無疑是最為關鍵;沒錢、沒車、沒房,誰人敢談結婚呢?對此,洪秀全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明确規定:“天下婚姻不論财産”,即是不能以“錢”來選對象,結婚不能談“錢”。當然,結婚本身也不用花錢,因為兩司馬(官職)會“給錢一千,谷一百斤”,幫你主持婚姻大事,還一切從簡,“祭拜天父皇上帝”後,就算完成婚禮了。婚姻不看财産,因為所有婚姻活動之開支,均由“聖庫”來解決;家家戶戶如此,自然不看财産。

沒了财産負擔,這絕對是對封建時代“婚姻陋習”之挑戰與沖擊,也顯得比較人性化。當然,中國人最講究名分、忠誠,婚姻中也是如此;無名無份,彼此之間不能做到相敬如賓,還談啥夫妻呢?是以,洪秀全在《天朝田畝制度》中又做了規定:“凡婚嫁者,皆發合揮”。“合揮”是啥東西呢?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結婚證,上面登記有結婚人姓名、年齡、籍貫等項目,還加蓋鳳龍圖章,以示婚姻合法。太平天國有結婚證,這是史無前例,展現了曆史之進步性。此外,結婚之後夫妻都要互相尊重,恪守婚姻規則,不能“娼妓”,否則“不遵條規當娼者,合家剿洗,明知故犯者斬首不赦。”制度相當嚴,可不能輕易觸犯。

聊一聊太平天國的婚姻制度

再則,幸福美滿之婚姻,平等之婚姻,也許隻是一種“理想”,卻難以真正貫徹落實,況且還有一種權力,名叫“特權”。若是真正能将《天朝田畝制度》中之婚姻制度落實,且人人遵守,太平天國就是“人間天國”了,大夥都過着幸福美滿之生活。實則不然,洪秀全并未做到這一點,他在《幼學詩》中就明确規定了各種“道”,有母道、媳道、姊道、妹道、妻道、嫂道、嬸道、女道,等等,對婦女做了種種限制。洪秀全還說:“妻錯,無夫錯”,隻有妻子犯錯,丈夫是絕對不會有錯,女性依然是婚姻中的弱勢群體。又言:“男理外事,女理内事,外非所宜聞”,仍然将女性視作男性之附庸,毫無獨立性可言。洪秀全對婚姻中的這些規定,與傳統儒家倫理綱常觀念沒啥本質差別,都是“男權至上”思想之展現。

男女平等無法實作,“一夫一妻”制自然無法落實,至少在上司層中是如此,因為他們享有某些“特權”,而平民百姓則必須遵守,這叫規矩。《太平天國史料專輯》收錄有洪秀全在1861年頒布的一道聖旨:“一等王,娶王娘一人,貞人二十,随使女四十四人。降一等,減貞人二人,使女四人。一品官娶貞人一人,女使十人”,明确規定婚姻制度中之等級秩序;能娶多少“人”,就看你地位如何了。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虜時,在自述中如是說:“九歲時,娶了四位王娘”,九歲的孩子居然娶了四位夫人,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其實很容易了解,因為洪秀全對“王”可以娶妻之數量已明确規定,這是他們的特權,可以享受此待遇。可以說,太平天國所謂的婚姻平等與“一夫一妻”制,根本就無法實作;太平天國依然無法擺脫傳統倫理觀念之影響,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此種觀念。

聊一聊太平天國的婚姻制度

從上述可知,太平天國婚姻制度有雙重性,既有反對封建禮教,展現曆史進步之一面,卻又無法擺脫傳統倫理綱常之束縛,陋習未改。一方面,主張婚姻中要堅持“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不看财産”,“互相尊重”等具有近代化色彩之精神。另一方面,太平天國上司層依然奉行“一夫多妻”制,迎娶“人數”依等級而定,是封建社會婚姻陋習之延續與強化。究其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國正處在近代社會之轉型階段,洪秀全等人雖受到自由、平等、博愛等啟蒙思想之影響,可傳統倫理綱常觀念依然根深蒂固,無法摒除。

參考文獻:《太平天國史料專輯》、《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通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