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被迫投降的國軍軍長鄭洞國,竟受到了偉人的親自招待

1991年1月27日,原國軍司令鄭洞國在北京病逝,兩岸都為他舉行了悼念儀式,成為了“唯二”被兩岸同時追悼的黃埔系将領(另外一位是杜聿明)。一般情況下,國軍投靠我黨的将領在台灣國民黨中是極其不受待見的,但是鄭洞國為何在投靠共産黨之後還能受到國民黨如此高的對待?

鄭洞國早年經曆

鄭洞國小時候家境比較優渥,出生在一個小地主家中,在5個兄弟姐妹中排最小,是以童年相當受寵愛。後來家道中落,鄭洞國開始了貧窮的生活,在他上中學時,鄭洞國家中窮得連一件換季衣服都沒有。後來五四運動爆發,抱有一腔熱血的鄭洞國開始了從戎救國的道路。但是在報考黃埔軍校的時候,鄭洞國還發生了一件故事。

1948年,被迫投降的國軍軍長鄭洞國,竟受到了偉人的親自招待

1924年,還在長沙讀書的鄭洞國聽聞孫中山先生準備從廣州辦一所軍校,心潮澎湃的鄭洞國便和親戚朋友借了60塊錢前往廣東報考黃埔軍校。等趕到廣東時,他已經錯過了考試的報名,心急火燎的鄭洞國在這時找到了自己的兩個同學:王爾琢和黃鳌,經過打聽得知他倆已經在第一次考試中已經被錄取,而且黃鳌害怕一次考不過還報了兩次名。于是膽大的鄭洞國就冒名參加了黃鳌的第二次考試,還考上了,并分在了一個班。經過一段時間的煎熬,鄭洞國終于鼓起勇氣向學校坦白了自己的冒名考試行為,後來校方給予了了解,不再追究,并叫他把名字改了過來。

戎旅生涯

畢業之後的鄭洞國先後參加了北伐戰争、武漢會戰、中原戰争以及印緬戰争。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先侵占了東北三省又直逼長城,當時蔣介石迅速從中央軍中抽了3個師來組成第17軍前往北古口抵禦日軍進攻。鄭洞國那時率領着第17軍2師4旅駐守着南天門一帶。1933年4月下旬,鄭洞國在南天門一帶與日軍的第八師團展開了長達8天的激戰,在這期間,兵力和火力遠差于日軍的鄭洞國硬是擊退了日軍的多次沖鋒,守住了南天門的陣地,但是由于自己的部隊也損失慘重隻好撤回進行休整。

1948年,被迫投降的國軍軍長鄭洞國,竟受到了偉人的親自招待

在撤回的途中,鄭洞國突然聽到了前線第83師的陣地快要丢失,部隊傷亡嚴重,師長自殺未遂。心急如焚的鄭洞國這時不顧自己部隊的殘缺,硬是帶着殘部重新殺回了前線。到了前線的他才發現己方陣地已經丢失殆盡,馬上組織部隊反攻,由于兵力薄弱多次反攻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在這緊急關頭,鄭洞國直接脫下了軍裝身穿襯衫親自率領部下發起沖鋒,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士兵們紛紛不要命地拼殺,硬是将陣地奪回了大部分。後來由于中國部隊的支援不及時,前線多處潰敗而戰敗。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鄭洞國率領的第二師率先參加了保定會戰,給予了敵人重創。後來在台兒莊戰役打響的前夕,日軍迅速南下攻破了滕縣,徐州危在旦夕,如果徐州失陷,整個台兒莊的局勢将會相當被動。這時鄭洞國來不及向上級彙報,趕忙改變了作戰計劃,将炮兵營調到了運河北與日軍隔河交戰,十多門火炮齊開,才打的日軍放棄了渡河進轉而向台兒莊進攻,同時也為中國軍隊的部署争取了時間。之背景兒莊戰役爆發後,鄭洞國與第二集團軍一起在楊樓,底閣 等地擊退了日軍,殲敵4000餘人,取得了台兒莊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8年,被迫投降的國軍軍長鄭洞國,竟受到了偉人的親自招待

1943年,鄭洞國被任命為了新一軍軍長在胡康河谷和密支那等地與日軍展開了激戰,最終獲得了勝利打通了滇緬公路。後來又指揮新一軍收複了緬甸的滇西等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争打響後,鄭洞國任職東北保安代理總司令,其精湛的指揮與靈活的戰術沒少叫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吃苦頭,甚至逼迫林彪放棄了四平等解放區。後來陳誠到東北主政,東北很快就被林彪反攻淪陷。到了1948年9月,國軍高層因為嚴重的腐敗已經無法再面對勢如破竹的解放軍,在遼沈戰役打響後,被我軍圍困的鄭洞國給蔣介石寫了一封遺書來表示自己戰鬥的決心。後來由于國軍兵敗如山倒,鄭洞國直接被手下人以“突圍”的名義要挾,投降了解放軍。

1948年,被迫投降的國軍軍長鄭洞國,竟受到了偉人的親自招待

對于如此忠義有才之人,自然深得毛澤東的喜愛。解放之後,毛澤東甚至親自在家招待鄭洞國,贊揚其抗日期間的種種功績。而退居台灣的蔣氏父子也對鄭洞國的行為給予了了解。新中國建立後,鄭洞國先後被邀請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委,第五、六、七屆民革中央副主席以及黃埔同學會副會長,為國家的統一和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8年,被迫投降的國軍軍長鄭洞國,竟受到了偉人的親自招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