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2年,敵人圍剿馬鞍山:2000對陣30人,結果如何?

1942年,馬鞍山成了我軍的“小後方”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東南部有一座山,海拔618米的山,分東、西兩個峰頂,中間以狹長的山脊相連,因形似馬鞍而得名,當地人叫它馬鞍山。它氣勢雄偉、豪邁,又融秀麗、婉約與一體,山高林密,地勢險要。

自古以來馬鞍山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戰争時期,這裡是沂蒙山抗日根據地通往渤海區、膠東區的交通要道。這裡是我軍的“小後方”,是八路軍泰山軍分區療養勝地,1942年,有30名傷病員和家屬陸續被安置在山上。

一個鐵杆漢奸,急于立功,想達到升官發财的目的,向日軍指揮官彙報一個情報,他故意誇大其詞,說山上有我軍的指揮部,還有兵工廠等,引起日軍高層的重視。

1942年,敵人圍剿馬鞍山:2000對陣30人,結果如何?

險峻的馬鞍山

日寇重兵圍困馬鞍山

1942年11月9日清晨,小小的馬鞍山下,竟密布了1000多個日本鬼子和漢奸。烏雲蓋頂,敵人氣勢洶洶而來,企圖占領馬鞍山。

日軍大炮開始猛烈轟擊南天門與後崖,煙柱像一個個巨大的蘑菇雲不斷在山上升騰,碎石飛濺,彈片橫飛。敵人的輕重機槍不停地掃射,密集的子彈打在山上。進攻之前,3架敵機又抵達馬鞍山上空,俯沖掃射轟炸,頓時,馬鞍山上,硝煙四起。

王鳳麟,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甯安縣,是八路軍中第一個指揮使用炸藥包攻堅的人,他曾于1935年底,赴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工兵班學習爆破工程。此時,他擔任八路軍115師教導1旅2團副團長,因負傷截肢後在山上休養,臨時負責山上的防務工作。

1942年,敵人圍剿馬鞍山:2000對陣30人,結果如何?

日軍大舉進攻馬鞍山

居高臨下,阻擊日軍

面對數十倍于自己的敵人,王鳳麟帶領八路軍傷病員及家屬30多人。他迅速把防守重點放在南天門和後崖,戰士們搶占制高點,居高臨下,阻擊敵人。

八路軍傷員用手榴彈、石頭和僅有的幾支槍阻擊敵人,一大群鬼子就蜂擁而至。最前頭的二三十個鬼子已順着石階向南天門爬來,王鳳麟穩穩地端着步槍,瞄準了一個手拿指揮刀的軍官,一槍就把他打倒,接着又是一槍一個,一連擊斃好幾個鬼子。傷員也相繼開火,不少敵人又被撂倒。

剛消滅了前面的鬼子,後面的鬼子又爬上來,擠滿小道上。譚克平副處長,舉起一塊石頭朝領頭的鬼子砸去,鬼子慘叫一聲滾了山,鬼子兵認為八路軍沒子彈了,放肆起來,隊形密集,快攻到山頂,隐蔽在圍牆後面的譚克平人朝敵人扔出幾顆手榴彈。炸死炸傷一大片鬼子。從早晨到傍晚,擊退了日僞軍多次瘋狂進攻,敵人傷亡慘重。

夜晚,敵人休整,山上八路軍傷員加強戒備,防止敵人趁夜襲擊,同時,又準備大量石頭,彌補彈藥不足。

1942年,敵人圍剿馬鞍山:2000對陣30人,結果如何?

八路軍狠狠打擊日僞軍

彈盡糧絕,英勇跳崖

第二天,敵人為了攻下馬鞍山,又調集30多輛汽車,從博山、萊蕪、張店等地運來日僞軍1000多人和大量彈藥,加強了攻山力量,他們志在必得,戰鬥将更加殘酷。

天剛亮,敵人的大炮又開始轟擊,頓時硝煙四起,亂石迸濺,馬鞍山被戰火籠罩。幾架日軍飛機又飛抵馬鞍山,刺耳的尖嘯打破了甯靜。

鬼子也瞄上了後崖,一小隊人馬偷偷向這裡逼近。劉厥蘭帶領的戰鬥小組,密切注視着這些鬼子的動向,眼看敵人就要爬上來了,劉厥蘭喊了聲“打!”子彈射向敵人,幾塊石頭砸向敵人,鬼子遇到突然襲擊,見勢不妙,丢下幾具屍體,在機槍的掩護下狼狽逃竄。

王鳳麟抱着必死的決心,他用剩餘的幾顆子彈消滅敵人,他鼓勵戰友們堅守住馬鞍山。他瞄準了一個敵人的指揮官,一槍就把那個鬼子撂倒在山坡上。那時指揮戰鬥的日軍參謀長。日軍見指揮官陣亡,更加瘋狂,炮火更加猛烈,王鳳麟倒在血泊中,壯烈犧牲。

劉厥蘭手拿最後一顆手榴彈怒視着敵人,敵人靠近後,他猛地拉出彈弦,把手榴彈投向敵群,他最後喊了一聲:“中國萬歲!”縱身跳入深澗,日軍翻譯官高喊:“投降吧!皇軍優待你們!”

王德善、呂存生、鄒大方3人,他們甯死也不當俘虜,跳下懸崖。僥幸挂在樹枝上暈了過去,醒來後,在夜幕掩護下重返部隊。

這場激烈的戰鬥,持續2天1夜戰鬥,消滅日僞軍200多人,日軍師團參謀長山田大佐也被擊斃。八路軍傷員和家屬流盡最後一滴血,犧牲27人,隻有3個同志跳崖被樹枝挂住幸免于難。

1942年,敵人圍剿馬鞍山:2000對陣30人,結果如何?

神槍手擊斃日軍指揮官

雖然敵衆我寡,但是軍民同仇敵忾,視死如歸,堅持到最後一刻,表現中國人民英勇不屈的戰鬥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