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建窯鹧鸪斑盞
2016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一隻中國宋代的油滴盞,以約7800萬元成交,震驚業界!
創下建盞拍賣紀錄第一,至今仍未被打破,同時位列宋瓷拍賣價格第五。
它便是中國八大名瓷之一,宋朝禦用瓷盞——建盞。
宋徽宗癡迷建盞,他在《大觀茶論》裡寫道:“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這句話,一錘定音,将建盞确立為宋代第一茶盞。
建盞在手,仿佛拿到了一整片星辰大海。
水波似星光零落,光影變化間,盞中流光開始流動。
茶湯入盞,更有水波與釉面交會之美,若璀璨星空。
-點選跳轉-
被日本奉為國寶,拍賣近億天價
經典器型,盞盞精美
建窯茶盞,自古就是名貴茶器。
宋人喜點茶、鬥茶,以茶白為勝,建盞“口闊、腹深、胎厚、釉黑”,是當時茶器中的上上選。
宋徽宗《文會圖》,和大臣分茶場面
建盞胎體厚重,有幽玄靜穆之美,方寸釉面呈現流光溢彩,千變萬化。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正是建盞迷人之處。
在高溫燒制中,建盞釉面會析出奇幻瑰麗的結晶紋,例如兔毫、油滴、曜變等。
釉色在窯内變化全憑天意,成色難以預估,盞盞舉世無雙。
日本藤田美術館藏宋代曜變建盞
由于後來人們飲茶習慣改變,建盞昙花一現,此後斷燒幾百年,一盞難求。
未曾想到,當年建盞被帶到東瀛,一眼驚豔,将其奉為“國寶”代代相傳,如今成了無價稀寶。
在日本官方認定的國寶級文物中,瓷器隻有14件,有8件事中國瓷器,8件中就有4件是宋代建盞。
注: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大阪藤田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皆收藏了曜變建盞,有市無價。
非遺傳承人鄒雲源大師親制
一盞僅百元,升值可期
建盞斷燒近800年,直到1980年代才複燒成功。
2011年,建盞燒制工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但傳統工序之繁複、燒制要求之高、成色出彩之難,使得建盞精品率不足10%。
近年來,建盞的收藏熱度持續升溫。
隻要一出現市場,莫不成為衆人頭号珍藏目标。
不僅在拍賣會上“天價”頻出,當代名家的作品,也是一盞難求,具有相當可觀的收藏前景。
但一隻名家建盞市價往往上千,甚至上萬元,讓很多藏友“望價而卻步”。
建盞又分兔毫、油滴、曜變,種類衆多。
一般人想親眼領略一二都難,更别奢想能一下子見到萬彩的建盞了。
鄒雲源,從1991年開始就師從黃良輝大師學習建盞燒制,從事建盞制作研究近30年。
作為建窯建盞非遺傳承人,作品屢獲業内金獎。
鄒老師手作的精品建盞,業内估價一般都超過千元一隻!
建盞非遺傳承人鄒雲源及其部分證書
為了讓更多人親身感受名家建盞之美,我們聯合鄒雲源老師,給大家帶來大師親制精品建盞套組。
收到您的訂單後,鄒雲源老師将為您親自打造這套作品。
制作完成後,會陸續按訂單順序發貨,将作品送到您手上。
一套六盞,包括金兔毫、藍兔毫、異毫盞、藍油滴、黃油滴、彩金油滴。
盞盞精品,均由非遺大師鄒雲源老師親制。
兔毫盞、油滴盞都是建盞中“标本級作品”,這一套六色萬彩,更是十分驚豔!
鄒雲源大師為了推廣建盞文化,市場參考價1688元,現在每盞僅百元就可到手!大師親制,未來升值空間很大,堪稱收藏入門佳選。
用每盞僅百元的福利價,收一套限量的大師級精品建盞,絕高成本效益!
精品率不過10%
盞盞世間唯一,送禮上品
鄒雲源老師對油滴盞和兔毫盞的燒制造詣頗深,這套作品是其集大成之作。
可以說這是一份“标本級”建盞作品,非常适合建盞收藏入門。
燒制的每一步工序都是鄒雲源老師親力親為,水準沒有絲毫折扣,價格上卻隻保留了泥、釉和時間的成本,如此優惠機會可遇而不可得!
一隻建盞,從選土選礦到最後出窯成型,需經過十幾道工序。
對于建盞的燒制,工匠們說:“一爐生,一爐死,一爐生不如死”,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建盞大師,也有可能很久燒不出一隻精品建盞。
匠人通過控制窯溫升降促成窯變,其過程極為複雜,精品率不足10%。
此次我們隻選擇出品率不到10%的精品盞,釉色器型不佳的普品和瑕疵品都會通通砸碎。
砸碎的普品和瑕疵品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同樣,建盞在燒制過程中也不會出現兩隻完全一樣的建盞。
入窯一色,出窯萬千,你收到的盞将是世間唯一。
套組為禮盒包裝,内有大師簽章證書,收藏價值非常高。
無論送給夫妻,還是敬重的長輩,或是愛茶之人,它都是不二之選。
美器難得,此次我們也隻預定到50套,想入手建盞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這次福利!
快年底了,如此精美的茶盞,正适合送上司、長輩,器形古拙幽雅,可賞玩可飲茶,想必他們收到也會心生歡喜、愛不釋手!
原價:1688元/套
粉絲優惠價:680元/套
大師親制 僅50份
-點選小程式購買-
六盞均為束口盞,有莊重内斂之感。
杯口靠下略向内收,在杯内壁形成一道凸棱,倒茶時可以起到提醒作用,不至于茶水溢出。
現代人喝茶雖無點茶、鬥茶的習慣,但建盞仍屬上乘茶具。
将其置于茶席上,不張揚、不突兀,與使用者的安然心境相呼應。
茶湯入盞,盞内斑紋與水光交輝,帶來極為美妙的感官體驗。
建盞胎體較厚,喝茶時不燙手,且有利于茶湯的保溫。
家中備一組精緻的建盞,也友善待客時使用。
主客各執一杯,共賞佳器香茗,頗為風雅。
絲縷條達的兔毫盞
建盞以兔毫為貴,深得宋人喜愛。
不僅常伴宋徽宗左右,蘇轼當年看到南屏謙師點茶用的是兔毫盞,更當場作詩稱絕:“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從左到右,藍兔毫、金兔毫、異毫盞
藍兔毫
邃藍若黑,條紋密布如針。
迎光細看,像極了千萬流星劃破夜空,把天空照得透藍。
斑紋條達,錯落有序,且玻化感強,口沿金圈,富有宋盞氣韻。
金兔毫
黃色紋路從中心散開,密密麻麻,延至杯沿已混成一片橙黃。
像有千軍萬馬從八方湧來,形成圍城之勢,氣吞山河。
釉面溫潤素樸,整體呈現橘金色,底部厚釉處青黑漸變,如晚秋落日。
異毫盞
又名「紫氣東來盞」,盞内部有一團綻放的金光,内壁是一層帶着銀霜質感的漸變紫,呈現紫氣東來的祥瑞之色。
紋路漸漸上爬,在頂部粘合,構成“飛龍升天後,環周巨浪滔天起”的壯觀景象。
擁有它的主人,定是人中龍鳳。
斑駁絢麗的油滴盞
油滴也是代表性的建盞釉色,于釉面上呈現錯落有緻的圓斑紋。
與兔毫紋理不同,油滴釉彩斑駁,閃着金屬光澤,更具特色。
從左到右,藍油滴、黃油滴、彩金油滴
黃油滴
釉面晶潤有玻光,整體釉色呈現黃中透金。
黃油滴也為「金絲吊葫蘆」,寓意吉祥。
好像千軍萬馬後,忽降大雨時的蕭條。
漫天黃沙卷地起,天地隻見塵埃。
藍油滴
釉面成青黑色,如深幽夜幕。
銀色斑紋尤其亮眼,有鑽石般的璀璨感,整隻盞狀如星海。
油滴表面細看有銀絲紋路,邊緣顔色偏藍,在自然光下旋轉可見藍色光暈。
彩金油滴
彩金燒制在油滴盞中難度最大,斑紋緊密有層次。
紋路如蛇皮鱗紋,奇異斑斓。
借着光,赤豔萬丈,讓人不禁想起那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非遺技藝,匠人匠心
30年來,鄒雲源老師對建盞燒制的每一步工序都是親力親為。
選土
建盞的胎土,是鄒老師親自上山精選的建陽原礦黃土。
這種礦土含鐵量極高,燒成之後的盞厚實堅硬,輕叩有金屬聲。
煉泥
粉碎,陳腐,煉制,揉泥,從礦土到坯泥的制作工藝繁複,配置周期十分漫長。
為使坯體更具可塑性,泥料須經雙手反複揉捏,其中力道全憑老師經驗把握。
拉坯
束口盞的拉坯要一氣呵成,束口線要求不超過1cm,非常考驗老師的拉坯水準。
注:手工拉坯的盞大小、形狀會有細微差異。
修坯
坯體完成後,需自然陰幹一周到半個月(依天氣而定),再進行精修坯體,保證盞的厚薄均勻,減少燒制過程中的變形率。
上釉
老師要控制每一寸坯體停留在釉的時間,整隻盞的上釉要在10秒中完成,以保證釉層的厚薄适宜。
若是施釉過少,無法均勻上色;若施釉過多、釉層偏厚,燒制中易粘窯出瑕疵。
注:建窯黑釉在高溫中易流動,部分盞外壁底部會出現挂釉現象,俗稱“釉淚”。
燒窯
最後把上好釉的坯體,依次裝入窯中。
燒制建盞最關鍵的就是這燒窯的十幾個小時,老師需時刻把握窯内溫度和各種氣氛的平衡。
俗話說:“一窯生,一窯死。”錯過一分鐘或溫度差了1℃,整個窯爐的命運就改變了。
器型和大緻釉色可以提前預估,但土和火的結合、釉的流動、氣流變化……燒窯中太多不可控因素,都影響到建盞最終成品。
我們隻選品率不到10%的精品盞,釉色器型不佳的普品和瑕疵品都會通通砸碎。
大家收到的建盞均由鄒雲源老師親制,每隻盞底均有落款,禮盒内附有鄒雲源老師簽章的收藏證書1份,收藏價值極高。
此次作品老師全程親力親為,僅50份,實屬難得一遇的精品,自用或送禮皆為上佳之選,喜歡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檔位說明
鄒雲源親制建盞套組,内有金兔毫、藍兔毫、異毫盞、藍油滴、黃油滴、彩金油滴六色精品盞各1隻。
附有鄒雲源老師簽章的收藏證書1份。
市場參考價1688元,此次與老師特約合作,實力寵粉價680元一套,僅50套。
鄒雲源親制油滴套組,内含藍油滴、黃油滴、彩金油滴各一隻。
原價699元, 今天下單僅399元一套,3隻裝套組數量極少,售完即止。
鄒雲源親制兔毫套組,内含金兔毫、藍兔毫、異毫盞各一隻。
原價899元, 今天下單僅499 元一套,3隻裝套組數量極少,售完即止。
注:建盞在不同光下拍攝存在一定色差,且每隻手作建盞釉色和尺寸都有少許差異,産品請以最終收貨為準。
任何訂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