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高專權而誕生一成語,卻不料成了日本的國罵

在日語的詞彙中,很少有辱罵他人的髒詞。最為國人所知的日本髒話,便是八嘎呀路。八嘎呀路在日本國内也堪稱是國罵,也因抗日題材的影視劇而為國人熟知。八嘎呀路為日語的音譯詞彙,日文寫作為バカやろう,按詞彙意為“馬鹿野郎”。野郎本意為村夫,指缺乏教養之人,而在《三國演義》中,司徒王朗被諸葛亮罵得急火攻心之時,亦隻會用諸葛村夫“回敬”諸葛亮。假使王朗能多會些罵人的詞彙,也不至於慘死於諸葛亮的口舌之下。

趙高專權而誕生一成語,卻不料成了日本的國罵

相比“呀路”而言,“八嘎”的罵人口氣則更要重一些,也經常單獨使用。“八嘎”意為蠢蛋,而其詞彙意則為馬鹿。在日本帝國時代,海軍(薩摩藩閥勢力)與陸軍(長州藩閥勢力)不和,亦常互相責罵對方為“馬鹿”。

馬鹿一詞,其實源於我國《史記》中秦相趙高“指鹿為馬”的典故。趙高在我國的曆史上可謂是惡名昭著,被認為是敗壞大秦帝國根基的罪魁禍首。趙高深受秦始皇的寵幸,也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師。按《史記》中的記載,秦始皇病逝於沙丘之時,時任中車府令的趙高對丞相李斯威逼利誘,而使得李斯與自己合謀篡改了遺诏,改立了胡亥為帝,并逼死本該繼位公子扶蘇。

趙高專權而誕生一成語,卻不料成了日本的國罵
趙高專權而誕生一成語,卻不料成了日本的國罵

但是,趙高專擅朝政卻是确确鑿鑿。在右丞相馮去疾、将軍馮劫(馮去疾之子,為禦史大夫)及左丞相李斯先後自殺或被殺之後。趙高便得以為丞相,而專擅朝政(史載:..李斯已死,二世拜趙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辄決於高)。

趙高專權而誕生一成語,卻不料成了日本的國罵

趙高久控朝政,為測驗大臣是否完全聽命於自己,便在朝堂之上導演了“指鹿為馬”的把戲。秦朝衆多大臣懾於趙高的淫威,詭稱“鹿”為“馬”,弄得秦二世也甚是懷疑自己對“馬”與“鹿”的認知。而我國可以說是日本文化上的母國,其對我國曆史的熟知在很多方面都近乎不遜色於國人。而馬鹿(八嘎),就源於“指鹿為馬”這則著名的典故,原意指馬鹿不分的糊塗蛋。而由于該曆史典故在日本廣為所知,于是漸而成了日本的國罵。

參考資料:《史記》等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