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如果現在一個人走在路上,你問他絲綢之路大概什麼樣子,他估計會告訴你,一個駝隊背負着絲綢,瓷器等貴重物品穿越沙漠,把東方這些貴重的物品帶到西方去。真實的絲綢之路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樣,它類似于今天的菜鳥驿站,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它也不是一條線,更沒有一條真實存在的道路。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真實的絲綢之路

最早提出絲綢之路這個詞的,是德國一個地理學家叫費迪南·馮·李希霍芬,他在一次講座中提出了絲綢之路這個概念,後來出版的《中國》正式确立這個概念。他把漢朝時期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貿易路線稱之為絲綢之路,這條路線真實存在的,但是也是不确定的。絲綢之路并不是我們曆史課本裡描述的那樣,是一條直線,而是沒有方向也沒有固定路線的一張網。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絲綢之路給我們很多人誤導,覺得絲綢之路就是販運絲綢的,其實當時的貿易包括火藥、棉花、以及中國的紙張等等。很多人說中國是瓷器的開創者,我們的英文名就叫China(瓷器),其實開創地在阿拉伯,隻是中國的高嶺土制作的瓷器更好看,是以在明朝時期大量出口,是以而得名。銅的冶煉技術也是從中亞傳播過來的。你看絲綢之路不僅僅做絲綢生意,它還是其他商品的貿易通道,以及知識的傳播管道。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另外我們曆史書中習慣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及終點定為:中國的長安和歐洲的羅馬。但是絲綢之路連接配接的整個歐亞大陸,中間還有很多城市參與其中,還是如開篇介紹,成網狀分布。而且這些點起到的作用要遠大于中國的長安,歐洲的羅馬。比如印度,還有巴基斯坦,這裡是當時世界棉花的主産區,是貿易的起點。在比如波斯,我們在絲綢之路上通行的語言不是漢語,更不是古希臘語,而是波斯語,這就很容易了解歐洲文字為什麼受到波斯語言的影響了。

真實絲綢之路的推動者是遊牧民族,我們總是以中原為世界文明中心的角度去想問題,整個世界的聯通,遊牧民族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成吉思汗之是以遠征歐洲,就是因為他的貿易使者遭到了殺害,成吉思汗之是以能夠對歐洲地形熟悉,也是依靠這些遊牧的商人。是以絲綢之路的真實主人是遊牧民族。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我們打開地圖可以看到,整個歐亞大陸中部被草原、沙漠所覆寫,這是遊牧民族生活的環境。由于他們不能生産農耕文明的商品,隻能通過貿易的方式獲得。如果貿易方式不能擷取,那麼隻能以掠奪的方式進行搶劫。我們很好奇,每次突厥、蒙古搶劫來的财寶後來都去哪兒了?除了自己用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販賣到歐洲。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在唐朝的時候,玄奘之是以能夠行使西域,除了他的堅強意志力,唐朝的大力支援外,還有就是宗教的意識形态。在去印度的絲綢之路上,通行的語言是宗教,這些來往商人,會随身攜帶佛教的書籍,這讓他們去往一個陌生地方,可以獲得認同感。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上面描述了,遊牧民族的蒙古人與突厥人,是絲綢之路上的主人。絲綢之路上最早的主人是斯基泰人,公元前7世紀,他們生活在黑海以及裡海草原上,他們戰術類似于今天的遊擊戰,搶完就跑,遇到敵人也跑,是以當時的波斯帝國對他們毫無辦法。他們還熱衷于貿易,在中國以及西域附近,還能找到斯基泰人的墳墓。

蒙古人對絲綢之路的貢獻

在絲綢之路上,當有集權國家的時候,整個貿易就能夠繁榮很多,道理很簡單,雖然集權國家收稅,但是道路比較安全,如果國家分裂,那些軍閥往往依靠搶劫來生存。

公元1世紀,月氏人和其他遊牧民族組建了貴霜帝國,帝國裡有波斯、印度、希臘各種族的遊牧民族,在貴霜帝國硬币上,不但有漢字還有希臘等西方國家文字,甚至還有佛教頭像,他們供奉同一個宗教信仰-佛教,曾一度貴霜帝國的繁榮,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

在隋唐時期,突厥人充當遊牧的商人,在宋元時期,主要是蒙古人穩定着絲綢之路的秩序。蒙古人不但建立了人類曆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圖,同時他還維持了絲綢之路超穩定秩序,是以我們就看到很多類似于馬可波羅一樣西方的商人能夠旅行到北京。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也是因為《馬可·波羅遊記》這本書,開啟了歐洲的大航海時代,當時每個歐洲人都向往東方這個滿地都是黃金的國度,而此時明朝相對于元朝,控制的疆域大大縮小,而中亞的混亂局面阻斷了去往西方的道路。是以哥倫布相信地球是圓的,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尋找神秘的東方,于是發現了人類偉大新發現,美洲大陸。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蒙古人除了對絲綢之路秩序的穩定起到關鍵作用,在文化上也深深影響了整個歐亞大陸。俄羅斯打敗蒙古人後,學習蒙古人農牧相結合的生産方式,春天雨水充沛,通過放牧獲得大量奶酪,奶酪撐過秋季後,農業的栗與小麥又可以熬過冬天。後來的大清帝國,無論是文字還是宗教都與蒙古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更不用說蒙古帝國對莫卧兒王朝,伊朗的薩非王朝的影響了。

絲綢之路對文化的影響

我們現在所吃面條以及饅頭,其實都是從中東傳入中國的,漢朝的時候曾經推廣過這種小麥的種植,相對于粟,小麥産量高,産量也穩定。但是當時群眾并不喜歡種植小麥,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大家都是直接煮着吃小麥的。後來為什麼又喜歡吃了呢?還是從中亞傳來的把小麥磨成粉的技術,包括發酵制作饅頭,烙成餅等都是從中東附近傳過來的。

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路

絲綢之路上并不是販賣絲綢制成品,而是把絲線販賣到地中海地區,有當地人按照風俗編制成本地人喜歡的絲綢。我們所熟悉的青花瓷,其實是為阿拉伯人定制的,波斯的钴礦石運到景德鎮,中國工匠利用釉下彩技術制造出了青花瓷。青花瓷上畫了伊斯蘭的幾何圖案和書法藝術,都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

幾千年裡,絲綢之路從來都沒有斷過,隻是不再是販運絲綢,而是飲食、文化、藝術各方面的交流。我們的文明在幾千年裡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沒有阻隔我們的交流,我們的世界就是由這些交流塑造的。在今天絲綢之路被賦予了新的定義,無論是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在新的世界格局和貿易方式下,對歐亞大陸文明之間交流的促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