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簡概:在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初期,在歐洲範圍内爆發了一輪大規模的反法戰争,
曆史上的反法同盟戰争共爆發了四次,其中第一次反法戰争的對戰雙方分别為法國和奧地利,裡沃利戰役便是第一次反法戰争中的一部分。
法國的最高指揮者依舊是拿破侖,第一次反法同盟大戰以法國獲勝、奧地利失敗為最終結果。
1795年,眼見推翻法國革命政權無望,普魯士荷蘭西班牙相繼退出了反法聯盟,同法國簽訂了和平條約。
同年10月,法國占領比利時。到1796年,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勁敵,主要就是實力依舊雄厚的奧地利了。
法國政府決定對奧地利進行反擊。為了打敗這個強大的敵人,法軍在進行積極的準備,計劃從北線進攻擊敗奧軍占領維也納,迫使奧軍退出戰争。
這時,拿破侖再次向督政府提出進軍意大利的建議。之後,拿破侖擔任意大利軍團司令,率軍進攻意大利,開始了他的偉大計劃
,拿破侖是個野心家,他要建立一個聯合帝國,将歐洲各國都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
一、法國共和國
法國革命結束了,法國跌坐在過去的殘骸之中,發現自己灰頭土臉、名譽掃地,與所有的歐洲國家作戰。奧地利自然是領頭者,之後英國、荷蘭、西班牙,甚至葡萄牙和托斯卡納(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大的地區)都被迫加入奧地利,
他們并非被奧地利的個人感情所驅使,而是出于對自己國家的安全的警醒,他們意識到,這種革命性的運動是一場道德和政治瘟疫
,它在法國的領土上瘋狂的蔓延着,這場瘟疫必須被消滅,否則歐洲各國都将處于無政府的狀态。

法國革命期間,所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極端的,而這引起了英國的反感,而且,革命的法國對外擴張威脅到了整個歐洲互相勢均力敵的體系,
法國革命采用的極端措施令英國人無法接受,他們不希望有類似雅各賓派那樣恐怖的統治,社會秩序紊亂、肆意破壞的行動使得英國普通大衆由原來的同情轉為憎惡。
是以,英國是非常反對法國大革命的。在法國革命開始的階段,法軍在與國外的戰争中取得勝利,擴充疆土,這直接讓英國感到了威脅,是以英國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英國人很滑頭,他們非常不願意正面與法軍直接沖突,他們想着利用奧地利、俄國、普魯士等其他的同樣對法國大革命仇視的歐洲國家來制約法國,
這時的法國很難招募部隊來對抗聯軍,聯軍令革命政府窘迫不安,并最終削弱了革命政府的權利,如果歐洲國家行動一緻,新共和國的壽命将是非常短暫的,但是奧地利嫉妒普魯士,普魯士擔心奧地利和英國結盟,
俄羅斯女皇凱瑟琳則忙于算計波蘭,各懷鬼胎的聯盟國首領們以一種極為散漫無效的方式與法國作戰。
二、拿破侖·波拿巴
1795年10月5日巴黎暴動,當時在土倫戰役中剛剛嶄露頭角的年輕軍官拿破侖·波拿巴被招來平息暴動。這位年輕軍官用大炮在巴黎街頭适時奏響了準确的曆史音符。
法律與秩序被建立起來。權力小組立即答應對奧地利作戰,同時從萊茵河向維也納進發。拿破侖·波拿巴有着天才的本領,他看到了通往權力的道路。
“自由”一詞在空氣中震動。他想奪得法國,但他必須沿着政治自由的道路前行,并且解放被壓迫的人民。
他發現法國人民頭上的鎖鍊比被奧地利鐵腕把持的意大利更難堪,更違背人性。而奧地利則是對付法國的盟軍之首。
他沒有金錢或物資,隻有一支衣不裹體的軍隊,他聽從自己的靈感,大膽地計劃,使被侵略的國家支付戰争費用。他指着意大利的城市對士兵說:“這就是給你們的獎賞。它富有、豐腴,但你們必須征服它!”
就像凱撒一樣,他知道如何用簡潔的話語對他的追随者們講話,并激發他們以前少有的熱情,也知道如何用新式和意想不到的方法挫敗敵人,這些方法使所有的軍事科學和經驗都變得徒勞無用。
他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龍卷風席卷了倫巴第平原。在洛迪、阿科拉裡以及沃利的戰鬥都獲勝了,
拿破侖用了十個月的時間成為了意大利的主人。1797年10月17日,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簽訂,意大利北部被分為四個共和國,首都分别是米蘭、熱那亞、博洛尼亞和羅馬。
作為對意大利領土再配置設定的默許,奧地利收回了威尼斯。經過十四世紀的獨立,亞得裡亞海的女王威尼斯再次被套上了鎖鍊!
三、打破意大利的束縛
拿破侖并不滿足于此,他的目的是讓巴黎帶上曾經令意大利耀眼的珠寶,
意大利人民的鎖鍊被他打破,但是他們卻被要求立即交出金銀财寶以及馬匹物資,還有
有他們上等的藝術收藏品,在給權力小組一名成員的私信中,拿破侖寫道:我将給你寄一些由大師們所繪的二十幅畫作。包括柯雷吉歐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之後他又在信中說:“再加上從羅馬發出的東西,我們将擁有意大利所有美麗的事物,還有一小部分來自都靈和那不勒斯的物品。”
庇護六世沒有抗議,他交出了數百萬法郎,古代青銅器,昂貴的圖檔和珍貴的手稿。
奧地利在十四場戰役中都戰敗了,她所有的意大利财産被一起送給奇薩爾皮尼共和國!海爾維第共和國在瑞士成立,另一個共和國在法國的保護下在荷蘭成立。
換句話說,
拿破侖在意大利所完成的正是他後來要在德國所要完成的。他曾打破了中世紀精神揮之不去的痕迹,并為新秩序準備好了生存的土壤。
四、征服者
萊茵河成了法國的邊境,這樣比利時就被納入法國境内,拿破侖不僅奪取了意大利,法國本身也被他收入囊中。
興奮的權利小組開始讨論入侵英國,但是拿破侖知道,時機還未成熟,于是,他想通過威脅英國在亞洲的部分領土來削弱英國的力量,拿破侖在1798年出兵埃及,
雖然尼爾森摧毀了他的艦隊,但他依舊保持了征服者的嚣張氣焰。
沒有任何一個國王,沒有任何一名軍事上司人能給法國帶來這麼多輝煌的戰績,拿破侖就像一名手持魔杖的魔術師,揮一揮手,就将法國從屈辱的灰塵中扶起,并站在了歐洲大陸的中心。當這位年輕的軍官出兵埃及後,權力小組、立法機構以及人民全部卷入糾紛之中,法國的局勢陷入混亂,沒人可以壓制得住。
法國國内到處充斥的不滿的情緒,人們紛紛問着:為什麼那個可以可以維持紀律的矮小黝黑的男人要被派往尼羅河和金字塔,人們期盼着拿破侖回來維持法國的秩序。
拿破侖在接到在巴黎的約瑟芬彙報的情況後,他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機會到了,将部隊交給克萊伯後,自己回國了。
他知道他将要做什麼,而且他也知道他可以通過軍隊的支援,通過政治運動,以及他在戰場上熟練的戰術把權力小組剔除,拿破侖成為法國的第一顧問。
五、法國唯一的主人
曆史的鐘擺再次回到一個強有力的執行者手中,權利再次集中,從這一刻起,直到成為英國的囚犯,
拿破侖·波拿巴将是法國唯一的主人。拿破侖對文明造成了永久性的影響,在此期間有兩件事留下了永恒的痕迹:創立天才巨著《法國法典》,将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西班牙曾在1763年将這片遼闊的土地割讓給法國,
拿破侖意識到他現在還無法掌控這片土地,為免受到攻擊,1803年,他把這塊土地賣給了美國,避免落入英國之手。
一場針對于拿破侖的陰謀被識破,拿破侖懷疑與波旁家族有關,于是,缺失了憐憫與正義,孔德王子的兒子當甘公爵被殺,拿破侖此舉是為了震懾那些密謀讓他下台的人。
這一切都在警告陰謀家們死亡的命運正在等待着他們,也正是此事将拿破侖的心髒鑄造得如同鋼鐵般堅硬。
悲劇僅僅過去了幾天,萬塞納提議向第一顧問頒發法國世襲皇帝的稱号,這位新時代的君主并沒有讓教皇加冕,盡管這一傳統已經延續了800多年,在他的提議下,教皇前來為拿破侖加冕,
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帶上了法國的王冠,多麼富有戲劇性的結局啊!
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人民追求自由民主推翻了國王,為了擺脫專制統治,法國曾經血流成河,但是,此時的法國再次被專制統治,而且比路易十四更加專制。
結語
在整個歐洲戰争中,拿破侖迅速開展了自己偉大的計劃,他審時度勢,一步步走向權利的巅峰,不可否認,拿破侖是一個出色的将領,他冷靜的頭腦以及豐富的軍事經驗,在無數次的戰争中帶領法軍走向勝利,他令整個法國為之自豪。但拿破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不僅要征服,還要摧毀,不是摧毀一個國家,而是所有國家。從他帶上法國王冠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要與整個聯合的歐洲作戰。
參考文獻:
《法國曆史》
《拿破侖傳》
《法國發展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