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彭城之戰中,56萬諸侯聯軍為何會被3萬楚軍輕易擊潰?

劉邦的這五十六萬大軍并非清一色的漢軍,而是由各路反楚諸侯所組成的聯軍。其中包括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魏王曹豹、殷王司馬卯這五路諸侯兵馬最多,劉邦的漢軍不超過十萬,而且基本上都是步兵。

諸侯聯軍雖然氣勢浩大,但卻是徒有虛名,不堪一擊。由于各家有各家的上司,是以大軍之間難以形成高效的統一指揮,并且各家諸侯之間私心很重,都不願意讓自己的隊伍做炮灰打頭陣,而且一旦經受失敗,諸侯們并不會死戰到底,極有可能倒戈相向,是以,聯軍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并不強。

彭城之戰中,56萬諸侯聯軍為何會被3萬楚軍輕易擊潰?

反觀項羽的這三萬項家軍,雖然人馬不多,但卻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老兵,而且還是具有機動靈活優勢的騎兵,面對幾十萬參差不齊的步兵,項羽隻要能夠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的一點,朝一個方向殺敗聯軍,基本上聯軍就會呈現兵敗如山倒般的潰敗,是以從軍事層面來看,聯軍失敗并不足為奇。

再有,聯軍之是以能夠輕取楚都彭城,完全在于彭城的守備薄弱,甚至可以說彭城是項羽丢下的一座易攻難守的空城,而不是聯軍硬拼拿下的城池,進了城的諸侯聯軍卻是以沾沾自喜,甚至連防禦措施都沒有做好,僅僅在北面一隅布置重兵防守項羽,就在王城裡紙醉金迷的吃喝玩樂,忽略了整體軍事布局,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彭城之戰中,56萬諸侯聯軍為何會被3萬楚軍輕易擊潰?

再來看一下戰略戰術,項羽借助騎兵的優勢,迅速從齊地回援,出人意料的避開南下之道攻取彭城,而是全軍迂回到了彭城西面聯軍最薄弱的地區蕭縣,以閃電戰突襲了彭城西面的蕭縣,并一路向西目标明确緊逼劉邦的中軍大營,不惜一切代價打擊聯軍指揮中樞,令劉邦的指揮系統癱瘓,各路聯軍頓時混亂遁逃,無法形成統一排程,隻得各自逃散。

其中很一大部分聯軍并不是被楚軍殺死的,而是因為指揮不善自相踐踏和擠殺的,在泗水和睢水之上,溺水死亡的聯軍人數占比很大,都是在逃亡過程中被擠倒溺亡的無辜冤魂。

彭城之戰中,56萬諸侯聯軍為何會被3萬楚軍輕易擊潰?

是以彭城之戰的戰敗,并非隻是聯軍的戰略戰術失誤,更多的是人事指揮排程方面出了很大的問題,甚至還出現了尚未遇敵,聽到項家軍之名就臨陣脫逃自相踩踏的可笑情況,稱聯軍為一盤散沙也不為過,彭城之戰劉邦打的确實很窩囊,項羽赢的也很輕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