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抗戰時,在外征戰的将領都會把自己的家屬送往後方。大家都知道,抗戰時的大後方有兩外,一處是國民政府陪都重慶,一處就是紅都延安。是以,國軍将領的家屬一般都送往重慶,但這位國軍将領卻把自己的愛妻送到了延安,并相約延安見。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這位國軍将領就是後為我開國少将的賈陶。

在軍閥混戰時期,賈陶就與孫銘久、解方、黃冠南被譽為是張學良東北軍的“四大金剛”。

賈陶是遼甯開原人,1909年生,家境富裕,于是讀了不少年的書,1926年投筆從戎,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6期炮兵科學習,畢業後在東北軍炮連任少校連長、天津保安總隊中校教官、保安總隊第2大隊中校大隊長等職。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就在賈陶在天津任職期間,參與上司了平定日軍策劃的天津“一一·八”暴-亂事件。1931年11月8日晚,天津日軍驅動便衣隊1000餘人由日租界沖出至華界,襲擊警察局,企圖在得手後占領省府、市府和軍部,并乘亂挾持溥儀出天津。孫銘久、賈陶、解方等人分别率領保安隊進行有效地抵抗,終将敵打退。一舉平息了日軍一手制造的天津“一一·八”暴-亂。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作為東北軍将領,賈陶對于日軍在東北的暴行是深惡痛絕,特别是東北淪陷之後,在他的心裡無時不刻地有着打回東北的心願。但是由于蔣介石忙于剿共,根本無心抗日。在《何梅協定》簽字後,蔣介石下令東北軍撤離河北省和平、津兩市,河北省政府被迫從天津遷到保定。這讓賈陶憤慨不已。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将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時任張學良衛隊團副團長兼第3營營長賈陶也率部參加了西安事變,并受我黨指派,負責保衛我黨中央代表團駐地人員的安全工作。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西安事變之後,賈陶被編入國軍第51軍114師342旅任上校副旅長。全國抗戰爆發後,51軍奉命防守青島。為了表示誓死抗日的決心,賈陶把心愛的妻子閻闾送往延安,相約抗戰勝利時延安見。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文首我們就說到,抗戰時期,前線征戰的國軍将領一般都會把家屬送到大後方重慶去,那麼賈陶為什麼在把自己的愛妻送往紅都延安呢?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其實,賈陶早在1936年4月就加入了我黨。

對于賈陶認同我黨的理念和信仰,要從他剛從東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說起。

賈陶從講武堂畢業任東北軍模範隊連長時,連裡有一個叫劉伯剛的上士,他是遼甯大連人,曾在日本留學7年,因為當時在東北日本人很多,迫于工作需要,賈陶就向他學習日語。劉伯剛是我黨員,是以在教授日語的過程中,讓賈陶了解到了共産主義思想的宗旨、理念。劉伯剛是賈陶認識的第一個共産黨人,也可以說是他的共産主義思想的啟蒙老師。劉伯剛先生1985年去世,享年86歲。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此後,賈陶又結識了同為東北講武堂畢業的遼甯省黑山縣人孫東垣以及佟英翹、苗勃然等我黨人士,更是了解了我黨的宗旨和初心,為他後來尋找和參加中國共産黨奠定了基礎。1936年初,賈陶、解方當即向苗勃然提出加入中國共産黨的申請,決心在我黨的上司下,為抗日救亡而戰。

是以,抗戰目前,賈陶就決定把自己的愛妻送到了延安,因為他心向共産黨。

1939年3月,賈陶決定率部加入新四軍,但因各種原因起義失敗,6月到達了他日思夜想的延安。

此人是國軍将領,抗戰時卻把愛妻送往延安,後被授予少将

賈陶後任中央軍委四局副局長兼科長、八路軍第120師獨立1旅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炮兵旅旅長、東北軍區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員兼炮兵學校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精彩文章推薦:

團長左胸被日軍子彈擊中,賀帥下令:一定要救活他!後他授中将

他是開國上将,他的一生幾乎都任參謀長,曾輔佐了5位元帥!

此人作戰勇猛,猶如電閃雷鳴,人稱霹靂将軍,結局為何令人噓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