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前言

南昌起義時,粟裕僅僅擔任24師教導隊班長,而後的二十餘年,他從班長一路披荊斬棘,授予共和國大将,位列第一。從不愛好打牌下棋,更不會喝酒和跳舞,一生一妻,這一輩子的愛好就是看地圖和觀地形。淡泊名利但又作戰勇猛,解放後的和平年代,他依舊在就寝前把衣服鞋襪放好,若發生狀況,便可随手摸到,這樣一個"枕戈待旦"的軍人是我們熟識的粟裕。

了解土匪黑話,單刀赴會四十八村,比武稱雄又是那個鮮為人知的粟裕。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一、先遣部隊的組建

在1938年初的時候,在皖南地區重新集結整編了新四軍。

新的軍隊,面臨新的作戰地形、新的作戰環境,更有新的作戰對象。

不掌握敵區的敵情、地形、社會環境,貿然突破日軍的封鎖線容易得不償失,全軍潰敗。為了保守起見,葉挺決定,在新四軍主力進入泾縣、南陵一帶之前,先派先遣隊進行戰略偵察,并且向蘇南的群衆宣傳共産黨的抗日救國綱領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以助力順利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工作。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軍不可一日無首,先遣隊同樣如此,那麼誰可以承擔這項嚴峻而又重要的任務、拿下這塊硬骨頭、并取得開門紅呢?經過東南分局與局分會的研究,

任命粟裕為先遣部隊的司令員兼政委

,同時,安排鐘期光擔任先遣部隊的政治部主任,王豐慶擔任民運科長。除此之外,陳毅更是把副官曹鴻勝、測繪參謀王培臣、偵察參謀張铚秀這些得力幹将都送到了先遣支隊,為粟裕提供一臂之力。通過集合各支隊的久經沙場精英,這個500多人的精銳戰鬥集體已經集結完畢。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二、加強先遣部隊作戰能力

從各地集結來的精英畢竟對江南地區的環境不太适應,大家互相之間也需要熟悉磨合。

粟裕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大家互相了解,一起學習遊泳,并且掌握在這種水網地區的特點,包教包學。

其中擔任政治部主任的鐘期光不會遊泳,也不會騎馬,粟裕就親自教學,指導他應該學會哪些技巧,遇到緊急情況該怎麼處理。出發前夕,粟裕還專門為他挑選了性情溫順、走跑穩當的戰馬。除了提高大家的作戰能力,在思想宣傳方面,粟裕和鐘海制定了宣傳提綱。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了解到江南地區民不聊生、日寇當道、兵匪作亂,

提出"本軍不拉夫,不派款!"的響亮口号

,直擊痛害,振奮民心。另外粟裕還編了朗朗上口的宣傳歌:"遇了新四軍,親如一家人,無理也可說分明。"萬事俱備,外加電台台長及副台長江如枝、廖肇權的跟随,粟裕帶領着先遣支隊整裝出發了。

三、單刀赴會"四十八村"

在潛江出發,途徑石埭、青陽、南陵,勢如破竹到達長江邊上,在一路上餘忠承、朱永祥等的國民黨潰軍還有土匪們全部敗北。勇猛前進,不可阻擋的精銳部隊卻在安徽的采石矶一帶上遇到了棘手的問題。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采石矶一帶有個大莊子,名為"四十八村",是先遣支隊南下的必經之路。同時,這裡又地形複雜,土匪長期盤踞。他們組織嚴密,有首領、軍事、四名大護法等等,在這四十八村共設有四十八名堂主,另外還與地主豪紳拉幫結派,已然成為了一個外人不敢進的小王國。不去強攻,決心談判。但是誰去談?派代表?

粟裕曾和各種各樣的土匪都有過接觸,對當中的黑話也略懂一二,他決定單刀赴會,親自去和他們談一談。

與土匪談判,就要遵守一些他們的談判規則更易制勝。首先,曹鴻勝送了"拜山"的文章。第二天,為了以示尊重,讓土匪放下戒備,粟裕帶領兩個警衛員就這樣赤手空拳的進了四十八村。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同時,鐘期光根據曹鴻勝送文章時看到的四十八村的情況,精心部署軍隊,一旦談判失敗,不惜一切代價救出粟裕司令,并且強攻四十八村。

粟裕抵達土匪聚集的聚義大廳,大小頭目共有六十餘人。

有趣的是,這六十多個人的綽号均為動物或者植物的名稱外加一個兒字,例如首領的綽号叫"黑狗兒",但是沒有一個人的綽号帶有"貓兒"。另外,裡邊有個叫做"小豌豆兒"的小堂主,非常面熟。後來調查發現,這個小豌豆兒原來是浙南大刀會的小頭目,曾經被粟裕率軍所俘,被教育後釋放了,轉而投奔到"四十八村"。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作為客方的粟裕向他們對方介紹了新四軍的由來和此次拜山的緣由,隻為借路南下攻打日寇。各個大小頭目又用黑話對粟裕提出諸多問題,雖然粟裕能聽懂,也會說,但還是用通用語言進行回答。身為首領的"黑狗兒"黑了臉,質問粟裕:"我們用内行話問你,你卻用官話回答,難不成是看不起我們?"粟裕立馬機智應答:"本司令不是道上的人,此次前來并非到貴地落腳謀生,我之是以懂得内家話,是因為江南幾省都有道上的朋友,各位當家的也不會拒絕多結交我這個朋友吧。"文一關,武一關。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首席護法想領教一下粟裕那通天本領,粟裕也大方回應:"請大護法賜教。"這個比武條件呢,在各方随從頭上置一酒盅,一槍命中,不傷随從毫毛。雖然粟裕槍法如神,但距随從三丈,槍打活人頭上酒盅卻從來沒試過。

就在這兩難的情況下,他注意到了香案上懸挂關雲長畫像,下邊擺放下跪的貓頭人身像,便心生一計。

在"拜山"之前,了解到在二十五公裡外,還有一股土匪盤踞,首領外号"夜貓子"。看到這個情形,想必黑狗兒和夜貓子不和,視為敵人。他對黑狗兒拱了拱手,提出"已經多年不玩槍了,請大當家同他在比武之前先試兩槍"的請求,黑狗兒同意。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粟裕便取支手槍,順勢将那個貓頭人身像投空擊碎,内外一片喝彩,但他卻說:"隻打死一隻夜貓子,本司令認輸。"話音剛落,又響起一片喝彩。

認輸之後,粟裕拿出一張認輸表,内容為借路南下,自願送給四十八村500發子彈和10支步槍。認輸表又叫送台階,一般情況下是客方獲勝,佯裝平局,若主人手下,就是認輸了,按照客方的要求辦事兒。最後,黑狗兒還是收下了。

同日下午,先遣支隊便進入了四十八村,過夜休整後,繼續出發。第二日"大象兒"和"小豌豆兒"前來送行,将之前的認輸表中的五百發子彈和十支步槍交還,并提出三個條件。

至此,先遣部隊也就順順利利地通過"四十八村"。

粟裕曾單刀赴會四十八村,隻是擊碎貓頭人身像,部隊就順利通過了

結語

有人這樣評價粟司令: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對新鮮事物抱有極高的好奇心,到了七老八十的時候,仍然喜歡搗鼓望遠鏡、手槍、地圖等,孜孜不倦的研究新戰術打法。但是這單刀赴會鮮為人知的英勇機智的一面,也恰恰展現了他的可愛之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