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席器重的起義将領,建國後給他個兵團,訓示必須授他上将銜

在起義的國民黨将領之中,有三人在新中國被授予上将銜,分别是董其武上将、陶峙嶽上将和陳明仁上将,在這三人之中,董其武是比較特别的一位,主席曾說:“他必須是上将。”

主席器重的起義将領,建國後給他個兵團,訓示必須授他上将銜

為何主席會如此器重董其武呢?他有三個方面優點的,第一個優點就是他不同流合污,董其武是山西河津縣人,1919年,20歲的董其武前往山西太原,考進了閻錫山創辦的學兵團。

在校期間董其武為人剛正,因一件小事得罪了督軍府的人,他不肯低頭認錯,後被學兵團開除了,此後他加入過鎮嵩軍、國民黨軍,參加了北伐,當時還當過副團長這樣的職務。

遺憾的是後來甯漢合流,董其武遭到國民黨嫡系的排擠,他生性耿直不願與其同流合污,在無奈的情況下他和幾個軍官一起,投奔了時任天津警備司令的傅作義,從此長期在傅作義手下任職。

如此來說董其武與國民黨的嫡系将領是有差別的,至少他不是盲目地對蔣某人唯命是從,董其武的第二個優點就是愛國,口頭上愛國的将領很大,抗日名将也不少,可真正愛國的卻不多。

董其武到了傅作義手下,其超人的将才讓他很快從衆人中脫穎而出,“九一八”之後,董其武向傅作義請求抗戰,傅作義被他的一腔愛國之心感動了,并以實際行動支援他抗日。

主席器重的起義将領,建國後給他個兵團,訓示必須授他上将銜

董其武率部參加了長城抗戰,1936年參加了綏遠抗戰,此後他又親自率領2個團的兵力深入日軍腹地,攻克了日僞軍占據的商都城,之後參加了忻口戰役和太原戰役,發生在山西的大型抗戰他幾乎都參加了。

值得一說的是,抗戰期間他還和八路軍建立了友好的關系,雙方有過合作抗日的經曆,他與賀老總結識,向賀老總請教遊擊作戰的精髓,他曾感歎:“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董其武的愛國情懷由此可見一斑,隻要是能有利于抗戰打鬼子的,董其武都願意做,他具備這樣的思想和情懷,在解放戰争中,為了國家和平,百姓免受戰火之苦,董其武選擇了起義。

第三個優點就是謙虛,起義後董其武所部被改編為第23兵團,董其武擔任兵團司令,抗美援朝爆發,董其武率領第23兵團參戰,承擔修建機場等軍事任務,用3個月的時間修了三個機場。

1952年,董其武率領第23兵團歸國,所部被改編為第69軍,當時董其武的級别是兵團級,應該擔任大軍區副職,不過主席考慮還是讓他繼續掌兵,擔任第69軍軍長,董其武對此非常感動。

主席器重的起義将領,建國後給他個兵團,訓示必須授他上将銜

後來大授銜時,董其武得知自己會被授予上将銜,他主動寫信給主席,說自己在國民黨時就是中将,這次能授中将銜就知足了,主席回複說:“董其武必須授上将”,在主席的要求下,董其武被授予上将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