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趙武靈王是東周後期的趙國君主,在公元前326年其父趙肅侯去世之後年僅十五歲即位。而他就是後來名震華夏、号稱改革之君的趙雍。趙武靈王即位之初趙國正面臨外憂内患之際。尤其是在為趙肅侯舉辦葬禮的時候,魏、楚、秦、燕、齊五國以會葬為名俟機圖趙,這就是曆史上比較有名的“五國會葬”,而此時趙國正面臨新君年幼的危難之際。

為了能夠擺脫這種被滅國的局面,十五歲的趙武靈王在輔政之臣肥義的幫助下,決定采取強硬措施,他指令趙國全境戒嚴、趙軍也處于一級警戒狀态并随時準備應戰。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在這種内憂外患的危局之下,這位年僅十五歲的趙國君主,能夠以超人的冷靜和理性的方法去應對,這對将來他所執行的“胡服騎射”,“攻滅中山”以及“開辟三郡”都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他是一位經過政治曆練的國君,是以在趙國統治穩定之後,他才能進行銳意改革并帶領趙國成為當時的北方霸主。從曆史發展角度來講趙武靈王,為趙國繁榮強盛所做出的一些改革,其實既符合當時的趙國國情,也完全符合當時的曆史背景。尤其是“胡服騎射”不僅對趙國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中原統一提前埋好了伏筆。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一、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是趙武靈王為了能讓衰弱的趙國重新強大起來,所進行的衆多強國政策和改革之一。其實從現實主義角度來講,應該将“胡服騎射”,分為“胡服”和“騎射”兩大塊。所謂“胡服”指的是有别于中原寬衣長袖的服飾,并類似于西北戎狄胡族所穿的短衣窄袖。

這種服裝免去了穿衣戴帽時的繁冗步驟,相對兩說可以讓人更加輕松和利落。尤其是“胡服”成為趙國軍隊制式服裝之後,不僅令軍隊操練更加友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提高了趙國軍隊的戰鬥力。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騎射”從這個意義上來了解就是騎在馬上射箭。這種改革也與當時中原大國的徒步射箭完全不同,趙武靈王發現國家周邊的遊牧部族,基本上都是騎在大馬上射箭,雖然在這種運動環境中射箭的難度相對來說會高一些,但是卻可以縮短箭矢與敵人的距離,并且可以增加擊殺敵人的速度和殺傷力。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改革,不僅讓趙國的國家面貌煥然一新,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趙國軍隊的軍事素質。

據《戰國策·趙策二》記載:“今吾(趙武靈王)将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另據《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國君的思想對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有決定性,一個國家要想強大就應該不斷進行正确的改革,并且在改革的過程中國君的意志應該更加堅定。趙武靈王在趙國内大力推行“胡服騎射”,并且在改革之後趙國确實由一開的衰弱不堪,逐漸變成了當時北方的一個強國

但是“胡服騎射”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風順。在趙武靈王尚未下達“胡服騎射”改革指令時,就遭到了國内貴族的大力反對。這其中以公子成最為激烈,“易古之道,逆人之心”堅決抵制改革。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在衆多壓力之下依然沒有改變趙武靈王的決心,他奉勸反對派“德才皆備的人做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采取對策的,怎樣有利于國家的昌盛就怎樣去做。隻要對富國強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舊法。”趙武靈王通過推行“胡服”、教練“騎射”讓趙國逐漸走出困境,看到改革成效的反對派從此也無話可說。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二、改革勢在必行

趙武靈王即位之後深刻意識到國家形勢危在旦夕,如果不馬上進行行之有效地改革,恐怕趙國恐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當時趙國邊疆周圍緊臨秦、魏、燕、齊等一衆封國,中山、東胡、林胡、樓煩等周邊小國,也像趁趙國為難機制趁火打劫。尤其是位于趙國腹地的中山國,對也嚴重威脅着趙國領土完整,這更讓趙武靈王意識到隻有通過改革才才能讓趙國強大。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尤其是在趙武靈王即位九年之後聯韓、魏攻秦失敗,與齊國發生的“觀澤之戰”中亦敗,在這個節骨眼上秦國又奪取趙國中都和西陽兩座城池。這接連的打擊讓趙國如風中殘葉一般,如果不抓緊改革恐怕最後隻能覆滅。在這個關鍵時刻以托孤老臣肥義為代表的改革派挺身而出,他對趙武靈王說:“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衆”。他看到趙武靈王的改革決心後對其說:“賢者與變俱”。并且從國情、地形等方面,為趙武靈王的改革提供側面參考,這其實也堅定了趙武靈王的改革決心。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三、胡服騎射改革對趙國的影響

由于趙武靈王堅定的實行“胡服騎射”改革,這不僅讓趙國建立起來一直騎兵軍隊,而起在後期的戰争中這支騎兵軍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在“胡服騎射”改革之後的第二年,公元前305年趙國對曾經的侵略者中山國發起戰争,并把中山國趕出趙國一直打到甯葭。直到公元前296年由趙惠王滅掉中山。同時,又向西攻打胡地緻使胡族政權“辟地千裡”。至此原來的胡地受到趙國管轄,并每年為趙國提供戰馬和騎兵。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趙國在不斷打擊曾經的仇敵之時,還對林胡、樓煩等地不斷用兵,尤其是對北方匈奴侵略者開始予以還擊。經過“胡服騎射”改革趙國的國力不斷增強,并最終成為僅次于秦國的北方強國。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改革,不僅讓曾經衰弱的趙國具備了保家衛國的能力,而且在國力不斷強盛的過程中,還可以對曾經的侵略者進行有利還擊。這些其實都是“胡服騎射”改革對趙國的影響。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四、結語

在中國古代史中趙武靈王,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改革君主。他從15歲即位開始就意識到“被動就挨打”,是以在即位之後不斷通過改革,是趙國的國力、軍隊戰鬥力以及經濟水準,都逐漸達到一個北方強國的水準。他在位之時除了大力推行“胡服騎射”改革之外,還吞滅中山、大敗林胡、樓煩。這些改革和改革之後所收到的成果,其實都為趙國能夠成為強國打下了堅實而有力的基礎。為了能夠鞏固趙國邊防,趙武靈王在國力允許的前提下修築“趙長城”。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在他為趙國做完這一切之後,将王位禅于其子趙惠文王,這其實大有功成身退之意。趙武靈王禅位之後其子為其上尊号“主父”,這其實也是對趙武靈王為趙國強大,所做出的的貢獻的肯定和贊揚。

從現實主義角度來分析,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其實也是一次古代軍事史上的重大變革。通過這種改革不僅有效增加了軍隊的戰鬥力,而且還可以讓軍隊在日常操練的時候節省更多時間以及步驟。

一場勢在必行的政治改革——淺談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深遠影響

如果從民族角度來講,“胡服騎射”改革其實也是一次民族服裝融合的表現,以此為依托可以看出趙武靈王對當時民族大融合所做出的貢獻。梁啟超在發表的《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趙武靈王傳》中評價說:“七雄中實行軍國主義者,惟秦與趙。”可以看出即使在後人的眼中,趙武靈王也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君主。

參考文獻

1.王向東《胡服騎射一場深謀遠慮的改革》

2.李佳瑾《國術服裝改革之思考——以胡服騎射為視角》

3.許今朝《趙武靈王推進“胡服騎射”改革的藝術》

4.李家發《試論趙武靈王的胡服改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