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判桌上美方代表一言不發,将軍說,那就用勝利讓他們開口說話!

抗美援朝進入到1951年7月,朝、中與美、韓開始了停戰談判。

朝、中方代表是朝人民軍參謀長南日、朝人民軍副總參謀長李相朝、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志願軍參謀長解方、朝人民軍第一兵團參謀長張平山。

美、韓方代表是美國遠東軍海軍司令特納·喬埃、美遠東空軍副司令克雷奇、美第8集團軍副參謀長霍治、美巡洋艦分隊司令勃克、韓方陸軍參謀總長白善烨。

談判桌上美方代表一言不發,将軍說,那就用勝利讓他們開口說話!

停戰談判是從7月10日開始的,到8月10日已經舉行了第19次會議。談判的焦點僵持在停戰分界線上,按照美韓方面的要求,中朝軍隊必須從現在的陣地上往後撤38至68公裡,這樣美韓軍隊不費一槍一彈就可以獲得了12000平方公裡的土地。中朝方面則堅持以“三八線”作為軍事分界線,在我方陳述了理由之後,美方代表竟然就這麼枯坐在談判桌上,一言不發,時間長達兩小時十二分分鐘。

他們就是坐在那兒抽煙,打起了啞巴仗。

所謂談判嘛,就是坐在談判桌上談,大家讨價還價,一來二往用語言交鋒,最後達成共識,形成協定。在談判桌上一言不發,裝啞巴,算是哪門子的談判。

談判桌上美方代表一言不發,将軍說,那就用勝利讓他們開口說話!

美、韓方代表的這一表現,讓從未經曆過談判的鄧華将軍很生氣,說:既然談判桌上撬不開他們嘴巴,那就上戰場,用勝利撬開他們的嘴巴,讓他們開口說話!

于是,此後就進入打打談談,談談打打的階段。

1952年4月,志願軍彭德懷司令員因病回國,鄧華代理司令員兼政委。針對又陷入僵局的停戰談判,鄧華決定先下手為強,從1952年9月18日開始,志願軍和人民軍在全線發起戰術反攻,到10月31日止,先後攻擊了60個目标,占領并鞏固了17處陣地,殲敵2.7萬餘人。其中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也同時發生在這一時期。

談判桌上美方代表一言不發,将軍說,那就用勝利讓他們開口說話!

後來的情況基本上,打他們一通,他們就開口談判,不打了就又閉口,用俗話說,真是犯賤!

就這樣,日子很快就到了1953年,但是停戰談判還是沒有最終結果。

在達成戰俘遣返協定後的1953年6月18日,韓方在美國警衛部隊未加制止的情況下,從戰俘營趕走2.7萬名戰俘。對于韓方的這一挑釁行為,鄧華決定給美、韓方面進行痛擊,給朝方多占些地方。

鄧華将軍選擇了金城以南、西起金化、東至北漢江的一塊250平方公裡的地區進行占領。7月13日21時,戰鬥打響,千餘門火炮、兩個喀秋莎火箭炮師三個齊放,5個軍同時從正面發起強攻,1個小時全線突破,3天向南推進了15公裡,之後,連續打退美、韓反撲。戰到7月27日,殲敵5.3萬餘人。

談判桌上美方代表一言不發,将軍說,那就用勝利讓他們開口說話!

而就在這一天,上午10時,朝、中、美三方終于在闆門店簽署了《朝 鮮停戰協定》,從這一天起雙方正式停火。

延伸閱讀:

他是村中首富,不願做官,卻要革命,後來兒子是開國将軍

志願軍第42軍的主要上司都有誰呢?1955年都授了啥軍銜?

繼續閱讀